這篇關于蘇教版初中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是地理網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下列風俗習慣或文化傳統中,體現傣族人文特色的是
A.長鼓舞 B.潑水節 C.摔跤 D.集體舞
12.關于我國地形、地勢基本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B.地表形態比較單一
C.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D.平原面積比重最大
13.我國四大高原中,呈溝壑縱橫景觀特征的是
A.內蒙古高原 B.黃土高原 C.云貴高原 D.青藏高原
14.世界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 長的地區,主要是因為我國
A.氣候復雜多樣 B.夏季普遍高溫 C.季風氣候顯著 D.季風區內雨熱同期
15.與我國東部地區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A.南嶺 B.0℃等溫線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閱讀對話,聯系所學 內容,回答16~22題。
黃河:大哥,幫幫忙啊,我已經入不敷出了。
長江:弟弟別急,我來了!
16.該組對話體現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征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南方多,北方少 C.夏秋少,冬春多 D.南方少,北方多
17.下列解決黃河入不敷出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南水北調 B.修建水庫 C.退耕還林 D.退田還湖
18.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理的根本在于
A.加固下游兩岸大堤 B.在上游修建水庫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解決凌汛帶來的影響
19.長江被譽為我國的水能寶庫,其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20.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的主要原因是
A.峽谷多,水流急 B.瀑布多,河道深 C.洼地多,降水少 D.形成地上河,支流少
21.長江與黃河均發源于下列哪一地形區
A.云貴高原 B.黃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內蒙古高原
22.下列為長江上游與黃河中上游河段共同特點的是
A.有凌汛現象 B.有結冰期 C.含沙量小 D.水能資源豐富
23.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是
A.總量、人均占有量都很豐富 B.總量、人均占有量都很不足
C.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D.總量不足、人均豐富
24.下列自然資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的是
A.礦產資源 B.水資源 C.土地資源 D.森林資源
25.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的有利條件是
A.人與耕地的矛盾 突出 B.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 D.土地資源總量豐富,類型齊全
26.下列關于我國東部地區水、土資源的分布狀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北方地多水多 B.北方地少水少 C.南方地少水多 D.南方地多水少
27.能有效解決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庫 B.大量開采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跨流域調水
28.將一噸活螃蟹從姜堰水產品批發市場運往上海,最合理的運輸工具是
A.飛機 B.火車 C.汽 車 D.輪船
29.支撐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是
A.農業 B.工業 C.旅游業 D.高新技術產業
30.下列不屬于我國三大棉區的是
A.新疆南部 B.黃河流域 C.東南丘陵 D.長江流域
31.泰州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熱資源豐富,應大力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A.種植業 和畜牧業 B.種植業和漁業 C.林業和漁業 D.林業和畜牧業
32.下列發展農業生產的做法中,不符合因地制宜發展理念的是
A.在地形陡峭的山區發展林業
B.在 內蒙古草原地區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C.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力發展淡水養殖業
D.在上海郊區發展肉、乳、禽、蛋生產
33.下列區域的工業分布中,以能源開發為重點的是
A.鐵路沿線 B.黃河流域 C.長江沿線 D.沿海地區
34.發展和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最重要的條件是
A.自然資源豐富 B.勞動力充足 C.地理位置優越 D.科技力量雄厚
35.下列關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及分布 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從業人員中,管理人員所占的比重最大
B.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高
C.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點
D.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慢
完成了小學階段的學習,進入緊張的初中階段。這篇是地理網特地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004562.html
相關閱讀:初二下冊地理暑假作業
14年初二地理暑假作業
最新初二年級第二冊地理暑假作業
最新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測試
美國同步訓練(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