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試題(模擬)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分數
本試卷共8頁,6道大題,29道小題。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
得分 批卷人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
說明: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所選答案的代號填入括號內。
1.鯽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下列各項不屬于鯽魚適于水中生活特點的是 ( )
A. 用鰓呼吸 B.身體呈梭形
C.用鰭協調游泳 D.以有機碎屑為食
2.蘑菇經常出現在森林中,但它卻不是植物,原因是 ( )
A.蘑菇細胞中沒有細胞壁 B.蘑菇細胞中沒有細胞核
C.蘑菇細胞中沒有細胞膜 D.蘑菇細胞中沒有葉綠體
3.下列節肢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 )
A.蜘蛛 B.蜜蜂 C.蜈蚣 D.蝎子
4.青霉素的發現和使用,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最早發現青霉素的科學家是 ( )
A.弗萊明 B.巴斯德 C.林奈 D.施萊登
5.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的關鍵是在野生水稻中發現了雄性不育株。這是利用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 )
A.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B.基因的多樣性
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D.生態環境的多樣性
6.下面描述的生物現象中,屬于社會行為的是 ( )
A.成群的螞蟻結成“圓球”過河
B.黑猩猩從洞穴中釣取白蟻作為食物
C.養雞廠內成群的母雞在“咯咯”地叫
D.烏賊受到威脅時會釋放墨汁
7.完成“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這一實驗后,小明驚奇地發現決定魚運動的方向和產生前進動力的主要是 ( )
A.胸鰭 B.腹鰭 C.背鰭 D.尾鰭
8.到了冬季,生活在北方的青蛙要冬眠,而狼不需要冬眠。原因是 ( )
A.青蛙體形小,抗寒能力差
B.狼體形大,抗寒能力強
C.青蛙是變溫動物,狼是恒溫動物
D.狼善于奔跑,體溫升高快
9.俗話說:“人有人言,獸有獸語!蔽浵伿怯媚姆N“語言”進行交流的? ( )
A.舞蹈 B.氣味 C.聲音 D.表情
10.在營養豐富、水分充足、溫度適宜的黑暗密閉系統中培養乳酸菌、草履蟲、蚯蚓、苔蘚幾種生物,存活時間最長的是 ( )
A.乳酸菌 B.草履蟲 C.蚯蚓 D.苔蘚
11.小明的鋼琴彈得非常好,老師夸他很有音樂天賦。小明彈鋼琴這一行為是 ( )
A.先天性行為 B.學習行為 C.社會行為 D.本能行為
12.在生物分類上,人屬于哺乳動物。主要依據是 ( )
A.人用肺呼吸 B.人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C.人體溫恒定 D.人能夠直立行走
13.生活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沒有人為其施肥,但長勢也很好,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根能從土壤中吸收豐富的無機鹽。土壤中的無機鹽主要來自 ( )
A.植物體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雨水中含有的 D.細菌和真菌分解動植物遺體產生的
14.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原理,科學家發明了雷達。下列哪項發明不是依據仿生物學原理( )
A.活字印刷術 B.潛水艇 C.飛機 D.冷光燈
15.下列動物中,學習能力最強的是 ( )
A.龜 B.蝗蟲 C.海豚 D.珊瑚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16.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魚的口和鰓蓋后緣始終是一張一合,交替進行,這實際上是魚在進行 ,所以經鰓流出的水流與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 含量減少,
含量增加。
17.炎熱的夏季,洗凈晾干的鞋一般不會長霉,而臟鞋就容易長霉,此外真空包裝的食品也能夠保存較長的時間。由此可以推測,細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的條件有 、
水、 和空氣等。
18.從20世紀50~60年代的“剿滅麻雀”運動,到現在專家紛紛發出保護麻雀的呼吁,說明人們已經認識到,在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野生動物在維持 ,促進生態系統的 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9.現今常用的生物學分類的等級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 、目、 、屬、 。
三、匹配題(本題共2小題,共10分)
20.(5分)請將左側所列水生動物與其所屬的類別用線連接起來
海蜇 腔腸動物
章魚 軟體動物
海豹 甲殼動物
蝦 魚 類
鯽魚 哺乳動物
21.(5分)請將左側所列動物與其運動方式用線連接起來
帶魚 行走和飛翔
沙蠶 跳躍
袋鼠 游動
鴿子 蠕動
獵豹 行走和奔跑
四、識圖作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23分)
22.(8分)圖1為細菌的結構示意圖,請認真看圖并回答。
⑴ 一個細菌也是一個細胞,與真菌的細胞相比,細菌的結構中沒有 。與植物細胞相比,相同之處是都有[2]細胞壁、[3] 細胞膜和[ ] ,但沒有 ,所以多數細菌的營養方式是異養型。
⑵ 圖1中[ 1 ]是 ,對細菌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夠使細菌在水中游動是[ ] 。
⑶ 大多數細菌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者,參與自然界的 循環。細菌對人類也有有益的一面,試舉出一個例子: 。
23.(7分) 從圖形、數據中提取各種“信息”,對學習、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都相當重要。圖2是伸肘動作的產生模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
⑴ 一塊骨骼肌由兩部分組成:
[1]是 ,[2]是 。
⑵ 圖2中顯示的骨與骨之間的連接都是關節。主要由關節頭、 、關節軟骨、關節腔和關節囊組成。
⑶ 伸肘時肱二頭肌處于 狀態,
[3] 處于 狀態。可見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肌群在 系統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24.(8分)圖3是幾種植物的圖片,請認真看圖并回答。
君子蘭 葫蘆蘚 銀杏
腎蕨 油菜 海帶
⑴ 生物學家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等方面的特征。請你試著做一個“小生物學家”,將圖3中6種植物先分成兩組,它們分別是什么植物?每組里有哪些植物?然后將每組里的植物再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哪幾類?每類中有哪些植物?(用表解方式或文字表述都可)
⑵ 請將圖3中6種植物的所屬類群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列起來。
⑶ 圖3中屬于珍稀植物的是 。
五、分析說明題(本題共4小題,共20分)
25.(7分)暑假的一個星期三,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小明買了爸爸和媽媽喜歡吃的桃子、梨等水果,并洗好裝在干凈的塑料袋里,放在廚柜里,準備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上海邊玩的時候吃,沒想到周末拿出來一看,好多水果都爛了,還散發出一股酒味。請分析回答:
⑴ 請你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幫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水果腐爛的原因是什么?
⑵圖4中能使腐爛的水果散發出酒味的微生物是 ( )
⑶ 腐爛的水果往往散發出酒味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果中含有酒精,腐爛后酒精流了出來
B.有人不小心將酒精灑在了水果上
C.細菌吃了水果,死亡后變成了酒精
。模湍妇顾l酵,將水果中的成分轉化成酒精
⑷ 小明若想使水果保存較長的時間不腐爛,比較好的方法是 ( )
A.放入冰箱中 B.用保鮮膜包好并放入冰箱中
C.放在餐桌上 D.用保鮮膜包好并放在餐桌上
⑸ 請你再為小明介紹兩種常用的食品保鮮方法: 、 。
26.(5分)廣場上一個小朋友仰望著天空中翱翔的鴿子,羨慕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鴿子能飛,我卻不能飛?”媽媽說:“鴿子有翅膀!”“那么如果我有翅膀也能飛嗎?”“當然可以!”
你認為媽媽的回答是否科學?請說明理由。
27.(5分)蚯蚓是人類的好朋友。它不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葉、家畜糞便、生活垃圾等為食,所以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同時蚯蚓還可用作水產養殖業的飼料以及很好的中藥材。
請分析回答:
⑴ 如果讓你去挖蚯蚓,應該選擇的環境是 ( )
A.清澈的小河 B.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
C.濕潤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
⑵ 區別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據是蚯蚓的 ( )
A、體節 B、環節 C、環帶 D、剛毛
⑶ 在觀察蚯蚓的過程中,應經常用浸水的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濕潤。原因是:
。
⑷ 蚯蚓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 )
A.生產者 。拢M者 。茫纸庹摺 。模叨际
⑸ 實驗完成后,應將蚯蚓 。
28.(3分)白頭葉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如圖5所示)。最早對白頭葉猴進行系統科學研究的是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潘文石教授,他發現由于棲息地的減少及偷獵者的雙重打擊,白頭葉猴在野外只剩下約700只。因此,開展保護行動是當務之急。
請分析回答:
⑴ 針對造成白頭葉猴數量減少的原因,應該采取的保護措施是:
。(答出兩條即可)
⑵ 除了白頭葉猴,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還有哪些?
(至少答出三種)
六、探究實驗題(7分)
29.請閱讀下文,并分析回答:
據新華社電:蟲子也可以吃塑料而且還能消化。西安市第八中學高三學生陳重光的這一發現,作為科技成果在省市和全國連續獲得大獎。
陳重光家里為飼喂小鳥而養著黃粉蟲。她無意間發現鋪在養黃粉蟲的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細小的噬咬痕跡,是黃粉蟲在吃塑料嗎?陳重光在當生物教師的父親支持下,把黃粉蟲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喂麥麩和菜葉,實驗組逐漸加喂泡沫塑料餐盒片。她發現蟲子確實在吃塑料餐盒,通過稱量還證明蟲子體重在增加。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實驗,她得出這樣的結論:黃粉蟲可以噬食有機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
⑴ 陳重光同學通過觀察提出的問題是: 。
、 請在文中找出有關實驗設計的句子,并在句子下面畫線。
⑶ 運用陳重光同學的實驗結果,請你對環保部門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⑷ 有同學提出這樣的疑問:黃粉蟲吃塑料這一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嗎? 針對這個問題,請你簡要設計一個實驗計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69664.html
相關閱讀:寒假大竄聯: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練習題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期中試題(泰州海陵附答案)
初二生物上冊第1章訓練題:《動物的主要類群》
2012年八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試卷(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