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第4章中國的主要產業單元測試卷(湘教版帶答案)
(40分鐘 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區的農業發展最能體現這一原則的是 ( )
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區,發展漁業
B.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區,發展種植業
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區,發展林業
D.在河網密布的平原地區,發展牧業
2.(2012•武漢學業考)下面的四幅圖是我國的冬小麥、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產區分布示意圖,圖序與下列排序一致的是 ( )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麥④甜菜
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麥
C.①甜菜②冬小麥③水稻④油菜
D.①冬小麥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3.不符合優質、高產、高效農業要求的是 ( )
A.大量使用化肥 B. ;~塘
C.無公害蔬菜基地 D.無土栽培
4.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普遍種植小麥和玉米,且是全國三大棉區之一。這個地區是 (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
5.我國主要牧區分布在 ( )
A.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B.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C.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和南方地區
2015年2月1日,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公布。文件強調“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明確要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據此回答6、7題。
6.下列生產活動屬于農業的是 ( )
A.曬制海鹽 B.采掘鐵礦石
C.砍伐木材 D.棉花紡織
7.“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可以發展高技術農業,下列屬于高技術農業的是 ( )
A.工廠化繁育優良林木種苗
B.旅游農業
C.生物制藥
D.外向型農業
8.我國主要工業基地的分布特點是 ( )
A.集中在西部內陸
B.集中在沿海地區
C.集中在邊境地區
D.沿海與內陸均衡發展
9.上海寶山成為我國鋼鐵工業中心的主要優勢是 ( )
A.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
B.技術力量雄厚
C.水運便利和廣大的消費市場
D.農業基礎好
10.有一位外商想在我國投資發展毛紡織工業,從接近原料產地方面考慮,下列地點最適宜建廠的是 ( )
A.蘇州 B.鄭州
C.拉薩 D.沈陽
11.長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是 ( )
A.毗鄰港澳
B.集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的區位優勢于一體
C.礦產資源豐富
D.扼長江出?,瀕臨南海
12.下列圖片內容與高新技術產業關系最不密切的是 ( )
13.環渤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的中心是 ( )
A.西安—楊凌 B.北京中關村
C.上海高新區 D.深圳高新區
14.高技術產業布局主要依賴于 ( )
A.能源和原材料 B.交通
C.勞動力 D.知識和技術
15.下列描述符合下圖中運輸方式特點的是 ( )
A.運輸數量最多 B.運輸價格最高
C.運輸速度最快 D.運輸方式靈活
16.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必須把骨髓在24小時內從臺北送到上海,需要選擇的交通工具是 ( )
A.火車 B.輪船 C.飛機 D.汽車
17.下圖中虛線是我國正在建設的貴廣高速鐵 路,該高速鐵路預計于2015年完工,項目建成后,乘火車從貴陽到廣州的時間將從原來的22個小時左右縮短至不足
4個小時。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貴廣線經過我國地勢的第一、第二級階梯
B.該鐵路連接了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廣東省
C.該鐵路所經區域的主要經濟作物是花生
D.與該鐵路相交的鐵路線是滬昆線和京九線
(2013•濰坊學業考)隨著京滬、京廣高鐵相繼通車,我國鐵路發展邁入世界先進行列。我國沿海港口眾多,海運也極為發達。讀我國東部地區鐵路、港口分布圖,回答18~20題。
18.關于鐵路運輸的特點,正確的是 ( )
A.機動靈活,適應性強
B.投資省、運費最低
C.連續性強,安全可靠
D.速度快,運費較低
19.圖中鐵路樞紐及交會的鐵路線,對應正確的是 ( )
A.①——徐州——隴海線與京滬線
B.②——蘭州——隴海線與京廣線
C.③——南昌——京九線與湘黔線
D.④——貴陽——湘黔線與京廣線
20.上海寶鋼屬于臨海型鋼鐵企業,鐵礦石從國外進口,煤炭很多來自大同,大同煤炭運往上海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 ( )
A.大同 上海
B.大同 秦皇島港 上海
C.大同 上海
D.大同 秦皇島港 上海
二、綜合題(共60分)
21.(2012•濟南學業考)學以致用
我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解決13億人的溫飽問題,是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
(1)參照圖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內容。(2分)
(2)在圖上找到并描畫出種植業與畜牧業分布區的界線,該線大致與我國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吻合。(2分)
(3)據圖中信息,描述我國東、西部農產品主產區分布形狀的差異,并簡析西部農產品主產區分布的形成原因。(6分)
(4)依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試對C地區進行農業規劃,并說明理由。(6分)
22.讀“中國工業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14分)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工業分布呈現出沿 、沿 、
沿 分布的特點。(6分)
(2)我國的沿海工業地帶集中了我國幾個最發達的工業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沈陽、大連為中心的 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中心的 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 工業基地;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的 工業基地。(8分)
23.2015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發生里氏7.0級地震,全國人民和全世界都伸出了援助之手,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國際主義精神。讀“各種運輸方式運費與距離的相關統計圖”,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運輸距離在80千米內,最廉價的運輸方式是 。(2分)
(2)運輸距離在80~550千米,最廉價的運輸方式是 。(2分)
(3)根據該統計圖,為下面的情景選擇最合理的運輸方式:(6分)
①如果來自俄羅斯、新加坡、韓國和日本的搜救隊要從他們的國家趕到四川雅安。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 ;
②從祖國各地運送到成都的救災物資,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 ;
③援助給四川重災區的4 000頂帳篷,從成都火車站運往成都市區某安置點,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 。
24.讀“武(漢)廣(州)高鐵線路圖”“北京-廣州客運簡明時刻表(新)”和“我國鐵路分布圖”(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0分)
(1)我國鐵路分布圖(部分)中最東邊一條縱向鐵路線是 線,它與隴海線相交的鐵路樞紐是 。(4分)
(2)某游客從北京乘火車經過武漢到昆明旅游沿途依次經過 線、
線、 線,其間經過的省會城市有 個。(8分)
(3)如果乘火車從廣州到鄭州,希望天亮后到達,應該乘 次列車,途中需要的時間是 。(4分)
(4)武廣高鐵經過的地形區是 和 。(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我國農業的部門,貫徹“因地制宜”的方針。山區多為山地丘陵,坡度大,農業發展應側重于林業,平原主要發展種植業,在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主要發展畜牧業。
2.【解析】選C。本題考查有關我國農業的知識 點。①顯示甜菜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和新疆;②顯示的是華北地區,應是冬小麥產區;③顯示的是長江以南的南方地區,普遍種植水稻;④顯示的是長江流域,形成長江油菜帶。
3.【解析】選A。本題考查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選項A大量使用化肥會引起土壤鹽化、酸化,土壤結構遭受破壞,不符合優質、高產、高效農業要求。桑基魚塘是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態農業的典型代表。無公害蔬菜基地生產的蔬菜中有害物質( 如農藥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的含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允許范圍內,人們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是優質蔬菜。無土栽培使得農業生產有可能徹底擺脫 自然條件的制約,按照人的愿望,向著自動化、機械化和工廠化的生產方式發展。
4.【解析】選B。本題考查我國農作物的產區。我國的三大產棉區是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新疆地區。其中黃河中下游的華北平原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普遍種植小麥和玉米。
5.【解析】選B。本題考查我國牧區的分布。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和西藏牧區,許多地方水草肥美,氣候適宜,具有悠久的畜牧業生產歷史, 所以我國的牧區主要在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6、7.【解析】6選C,7選A。本題組考查農業的相關知識。廣義的農業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砍伐木材屬于林業生產,屬于農業范疇。旅游農業、外向型農業屬于新型農業,但不屬于高技術農業;生物制藥屬于高技術制造業;工廠化繁育優良林木種苗屬于高技術農業。
8.【解析】選B。本題考查我國主要工業基地的分布特點。我國主要工業基地集中在沿海地區。
9. 【解析】選C。本題考查寶山鋼鐵工業中心發展的優勢。上海地處長江入海處,可以江海聯運,又地處全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市場需求巨大。
10.【解析】選C。本題考查因地制宜的原則。工業布局應綜合考慮原料、燃料、勞動力、交通、市場等因素,毛紡織工業建廠應接近原料產地,拉薩地處西藏牧區,發展毛紡織工業的原料豐富;蘇州主要產絲,適宜發展絲紡織工業;鄭州位于黃河中下游棉區,適宜發展棉紡織工業;沈陽靠近遼河油田,適宜發展化纖紡織工業。
11.【解析】選B。本題考查我國主要工業區的發展條件。毗鄰港澳是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優勢,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缺乏,位于長江出?,瀕臨東海。
12.【解析】選C。本題考查高新技術產業產品的特點。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含量高,A、B、D都與高新技術產業關系密切,而鋼鐵冶煉屬于傳統工業。
13.【解析】選B。本題考查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的中心。選項A、B、C、D分別是沿亞歐大陸橋、環渤海、沿長江、東南沿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的中心。
14.【解析】選D。本題考查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條件。高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影響它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識和技術。
15.【解析】選D。本題考查交通運輸方式的工具及特點。圖中所示的運輸方式為公路運輸,公路運輸具有“從門口到門口”的靈活性。
16.【解析】選C。本題考查運輸方式的選擇。此運輸物品急需,而且路途遙遠,需選擇飛機。
17.【解析】選B。本題綜合考查貴廣高鐵所在地區的地勢、農業、鐵路線。讀圖可知,貴廣線經過我國地勢的第二、第三級階梯;圖示區域主要位于亞熱帶,花生主要分布于溫帶的華北地區;與貴廣鐵路相交的鐵路線是滬昆線和京廣線。
18~20.【解析】18選D,19選A,20選D。本題組考查鐵路運輸方式的特點和分布,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第18題,機動靈活,適應性強是指公路運輸;投資省,運費最低是指水運;連續性強,安全可靠是指管道運輸。第19題,②為鄭州,③為南昌,在浙贛線與京九線的交點,④為株洲。第20題,煤炭運輸應用運量大、運費低的運輸方式,故采用海陸聯運。
21.【解析】本題考查我國農業的分布及因地制宜的原則。第(1)題,分析A框描述內容,主要包括耕地類型、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作物熟制,據此,結合圖例描述B框內容: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或三熟。第(2)題,圖中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是種植業和畜牧業分布區的界線。第(3)題,我國西部農業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以及河水,因此農產品分布區呈條 帶狀分布;東部農業主要分布在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的平原和四川盆地,因此農產品分布區呈閉合狀區域。第(4)題,C地區位于青藏高原,由于高寒,發展了河谷農業;這里屬于高寒牧場,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答案:(1)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或三熟。
(2)描圖略!400
(3)西部農產品主產區分布呈條 帶狀,東部農產品主產區分布呈閉合狀區域。西部農業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以及河水,因此農產品主產區分布呈條帶狀。
(4)C地區位于青藏地區,屬于高寒牧場,適宜發展畜牧業;由于高寒,所以在海拔低的地區發展河谷農業。
22.【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工業分布規律、主要工業區的名稱、位置及中心。第(1)題,從圖上可以看出,我國工業的空間分布呈現沿京廣、京滬、京哈等鐵路沿線分布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黃河流域能源工業帶;長江沿線經濟發達帶;沿海四大工業基地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第(2)題,我國的沿海工業地帶四大主要工業基地分別是以沈陽、大連為中心的遼中南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中心的京津唐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滬寧杭工業基地;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答案:(1)!〗印¤F路
(2)遼中南 京津唐 滬寧杭 珠江三角洲
23.【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及選擇。第(1)題,運輸距離在80千米內,最廉價的運輸方式是公路;第(2)題,運輸距離在80~550千米,最廉價的運輸方式是鐵路;第(3)題,來自俄羅斯、新加坡、韓國和日本的搜救隊要從他們的國家趕到四川雅安,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航空運輸,速度快,時間短;從祖國各地運送到成都的救災物資,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鐵路,運量大;援助給四川重災區的4 000頂帳篷,從成都火車站運往成都市區某安置點,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公路,機動靈活。
答案:(1)公路 (2)鐵路
(3)①航空運輸 ②鐵路運輸、酃愤\輸
24.【解析】本題考查我國重要的鐵路干線、高鐵。第(1)題,根據我國鐵路分布圖,圖中最東邊一條縱向鐵路線是京滬線,它與隴海線相交的鐵路樞紐是徐州。第(2)題,游客從北京乘火車經過武漢到昆明旅 游沿途依次經過京廣線、湘黔線、貴昆線,其間經過的省會城市有石家莊、鄭 州、武漢、長沙、貴陽5個。第(3)題,根據列車時刻表進行分析判斷:如果乘火車從廣州到鄭州,希望天亮后到達,應該乘T16次列車。出發時間是17:25,到鄭州的時間是08:17,用時14小時52分。第(4)題,根據圖示判斷,武廣高鐵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答案:(1)京滬 徐州
(2)京廣 湘黔 貴昆 5
(3)T16 14小時52分
(4)長江中下游平原 東南丘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256568.html
相關閱讀:美國同步訓練(含答案)
最新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測試
初二下冊地理暑假作業
14年初二地理暑假作業
最新初二年級第二冊地理暑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