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英才學校2012-201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生物期中考試練兵試題
一、(每題答案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的序號填在下 表中。每小題1分,共60分)
1.在觀察鯽魚的鰭擺動時,如果剪掉鯽魚的胸鰭或腹鰭,魚體將
A.不能游動 B.不能保持前進方向
C.不能保持身體平衡 D.不能前進
2.魚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從鰓孔排水的意義是:
A.進行呼吸 B.攝取食物
C.進行體內外的水分交換 D.排出廢物
3. 李東將鯽魚的背鰭剪掉,再把鯽魚放入水中觀察,發現鯽魚仍可游泳,但魚體不斷由于橫向水流的沖擊而發生側翻,說明背鰭的作用主要是
A. 保持身體平衡 B. 產生前進動力
C. 控制運動方向D. 控制 魚體沉浮
4.下列動物中屬于魚類的是
A. 章魚 B. 鱷魚C. 鯊魚D. 鯨魚
5.下列有關魚類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 魚類都有脊柱B.魚的體型都是長梭型
C.魚類能靠游泳覓食和躲避敵害
D. 魚能用鰓在水中呼吸
6.蚯蚓的體表是有黏液的,這有利于蚯蚓:
A.吸收營養 B.保持水分
C.進行呼吸 D.克服在土壤中運動中的摩擦力
7.與蚯蚓的運動方式無關的結構是
A. 縱肌 B. 環肌 C. 剛毛 D. 關節
8.將蚯蚓放在干燥的環境中,不久就會死去,這是因為
A. 蚯 蚓是穴居動物怕光 B. 神經系統受到刺激
C. 體表水分散失,無法呼吸 D. 蚯蚓剛毛不能協調運動
9.與陸生動物防止水分丟失無關的結構是
A.蛇的體表有鱗
B.人的腎臟內有能重吸收水分的腎小管
C.蝎子的體表有外骨骼 D. 鳥的肺連有氣囊
10.虎是一種體表被毛胎生的動物.它屬于
A.哺乳動物 B.無脊椎動物
C.爬行動物 D.節肢動物
11.南極大陸冰岸上的企鵝是鳥類中最適應嚴寒水域生活的。企鵝屬于
A.變溫動物 B.恒溫動物
C.冷血動物 D.低溫動物
12.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經常用濕棉球擦拭其體表,以保證它正常的
A.運動 B.消化 C.呼吸 D.生殖
13.蚯蚓等環節動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B.身體里有脊柱
C.體表包著堅韌的外骨骼D.足觸角等分節14.家鴿排便頻繁的原因是
A.食量大B.消化功能差C.吸收功能差 D.直腸短,不能長時間儲存糞便
15. 狼的牙齒與家兔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 具門齒,適于切斷食物
B. 具犬齒,適于撕裂食物
C. 具臼齒,適于磨碎食物
D. 具牙齒,適于消化食物
16.人體伸肘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所處的狀態分別是
A.收 縮、 收縮 B.收縮、舒張
C.舒張、舒張 D.舒張、收縮
17.與青蛙的趾間有蹼相適應的運動是
A.游泳 B.飛行 C.爬行 D.跳躍
18.用下列動物或其產品制成中藥材時,不能獲得許可證的是
A.蜈蚣 B.虎骨 C.蟾蜍 D.雞內金
19.搜救犬發現廢墟下有人時,會爪咬、扒地、搖尾巴,然后連聲吠叫。這種行為是
A.學習行為 B.先天性行為
C.取食行為 D.防御行為
20.家兔適于草 食生活的特點中,不正確的是:A.消化管很長 B.盲腸發達
C.臼齒發達 D.犬齒發達
21.下列幾種動物行為中,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A.野鴨的遷徙 B.蜘蛛結網
C.蜜蜂采蜜 D.雀偷吃牛奶
22 .不屬于動物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是
A.大雁飛翔時不斷變換飛行“方陣”
B.蜜蜂的各種舞蹈
C.蚊子飛行時發出的“嗡嗡”聲
D.狒狒面部的各種復雜表情
23.下列哪項不是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食物
C.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D.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24.科學家們利用一些細菌清除石油泄漏的洋面和有汽油泄漏的土壤,以便于凈化環境。這些能凈化環境的細菌屬于: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
25. 關于鳥類體溫恒定的原因,下面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鳥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為細胞旺盛的呼吸作用提供足夠有機物 B.體表被有羽毛
C.鳥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結構完善,為細胞提供足夠的氧氣 D.有遷徙的習性
26. 下列動物中屬于哺乳動物的是
A. 企鵝 B. 蜥蜴 C. 海豚 D. 大鯢
27.不參與完成屈肘動作的是
A.肱三頭肌 B.肘關節 C.肱二頭肌D.掌骨
28. 下表,根據表中數據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動物心臟占體重
比例(%)每分鐘
心跳次數
蛙0.5722
人0.4272
鴿1.72135—244
A.鴿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環迅速,有利于飛行
B.鴿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比其他兩種動物高,因此增加了飛行的負擔
C.人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低,可以減輕體重,有利于陸地的奔跑
D.蛙每分鐘心跳次數最低,可以減少代謝對氧氣的需求,更適于兩棲生活
29. 燕子身體最發達的肌肉是
A. 胸肌 B. 后肢肌肉
C. 兩翼上的肌肉 D. 頸部肌肉
30. 蜘蛛、蜈蚣、蝦、蟹的共同點是
A. 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 B. 體表有外骨骼
C. 足和觸角分節 D. 以上答案都正確
31. 成年青蛙的呼 吸器官是
A.鰓 B.肺 C.肺和皮膚 D.氣管
32.動物和植物的營養方式不同,其根本差別在于細胞的什么結構?
A. 細胞壁 B. 葉綠體 C. 細胞膜 D. 液泡
33.在緊急情況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動斷落,斷落部分還能做屈曲運動。蜥蜴的這種行為是
A. 攻擊行為 B. 繁殖行為
C. 社會行為 D. 防御行為
34.動物的學習行為是由什么決定的?
A.環境 B. 同種動物中其他個體的行為
C.遺傳物質D.環境和遺傳物質共同決定
35. 螞蟻之間主要用哪種方式進行信息交流?
A.動作 B.氣味 C.聲音 D.表情
36. 蜜蜂、白蟻、狒狒等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的重要特征是
A. 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B. 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
C. 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D. A、B、C都對
37.動物行為的產生是復雜的生理過程,對其起調控作用的主要是
A.激素 B.神經系統 C.運動器官 D.感覺器官
38.某地松林中松毛蟲大量繁殖,嚴重破壞松林。為了殺滅害蟲,下列做法中最好的是
A. 噴灑殺蟲劑 B. 引入灰喜鵲 C.人工捕捉
D.不必殺蟲,松林破壞后,害蟲自然會減少
39.下列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A.烏賊 B.海蜇 C.? D.毛毛蟲
40.蟾蜍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它的呼吸方式是
A.肺呼吸 B.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C.鰓和肺雙重呼吸D.鰓呼吸、肺輔助呼吸
41.狼的牙齒結構與家兔不同,狼具有犬齒,犬齒的作用是
A.切斷食物 B.磨碎食物
C.撕裂食物 D.擠壓食物
42.不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是
A.鯽魚 B.象 C.白蟻 D.金絲猴
43.患關節炎時,可能引起積液或膿液,液體所在的部位是
A.關節囊 B.關節腔 C.關節窩 D.關節面
44.雁南飛、燕歸屬于
A.遷徙行為 B.取食行為
C.繁殖行為 D.防御行為
45.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大雀偷飲牛奶 B.母雞帶領小雞覓食
C.獼猴做花樣表演 D.蚯蚓走迷宮
46.下面對骨胳肌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兩端的肌腱固著在一塊骨上
B.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構成
C.受到刺激后能收縮
D.骨骼肌收縮牽引骨繞關節運動
47.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動物的行為都是后天性行為
B.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就有的
C. 小袋鼠能爬到母袋鼠的育兒袋內屬于本能
D. 小狗能“算算術”是后天學習的結果
48.蝶類是用哪種“語言”進行交流的
A.舞蹈 B.氣味 C.聲音 D.表情
49.工蜂外出覓食,發現蜜后,會跳8字舞或圓圈舞, 告知同伴,這種行為是
A.防御行為 B.社會行為
C.攻擊行為 D.繁殖行為
50.鳥類飛行時進行的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A.完全呼吸 B.雙重呼吸
C.肺呼吸 D.持續呼吸
51.利用動物作生物反應器,必須改造動物的
A.脾 B.心臟 C.肝臟 D.遺傳基因
52.雷達研制所依據的仿生學原理是
A.蜘蛛的結網 B.昆蟲的復眼視覺
C.海豚的大腦活動 D.蝙蝠的回聲定位
53.利用“生物反應器”進行生產不正確敘述是
A.只能是藥品 B.可以減少生產程序
C.可以節省費用 D.可以減少環境污染
54.某晚報報道了一篇新聞,“重慶遇罕見蝗災,古老城緊急呼救,急需5000條蛇,2萬只麻雀,20萬只青蛙”。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A.人類不能隨意滅殺某種動物
B.蝗蟲的數量不能無限增多,但青蛙和麻雀的數量可以無限增加 C.動物作為消費者,在生物圈中可以調節生態平衡 D.各種生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中,形成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55.下列詞語體現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原理的是 A.大雁南飛 B.狡兔三窟
C.老馬識途 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56.“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句詩體現了野生生物資的
A.藥用價值 B.經濟價值
C.美學價值 D.學習價值
57. 下面哪一項不是昆蟲外骨骼的功能?
A. 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B.為肌肉提供附著位點
C. 保護、支持體內柔軟器官 D. 呼吸
58. 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征是
A. 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體溫恒定 D. 具有四肢
59.用一種寄生蜂可以防治美國白蛾,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可消滅所有林業害蟲 B.可減少施用農藥
C.可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 D.可減少每畝林木和果木的經濟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60. 哺乳類與鳥類在以下哪方面有較大的區別
A.血液循環路線 B.生殖方式
C. 體溫是否恒定 D.心臟結構
二、非(每空1分,共40分)
61 .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 和 ,將攝取的 變成為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動物體內經過分解,釋放 ,同時也產生 、尿液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 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 、 等物質?梢,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 。
62.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員之間有明確的 ,有的群體(如狒狒群體)中還形成 ,這是社會行為的重要特征。
63.生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讓章魚越過障礙物捕捉食物,多次碰撞后,才能學會繞道捕食;在做狗越過障礙取食的實驗時,看到狗較快的學會繞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學會繞道而捕獲食物。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在上述實驗中,章魚、狗、猴子越過障礙而獲取食物,都屬于 行為。這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獲得的行為。
上述實驗證明:某些 動物也可以形成 此行為,動物越高等, 行為越復雜,也就越能利用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增強了動物 的能力。
64.家兔用 呼吸,心臟分為四個腔: 、 、 、 。血液循環包括 和 ,輸送 的能力強,有利于有機物的 ,為身體提供足夠的 。它和鳥類一樣屬于 動物。
65.鹿是林中常見的動物,也是林中的弱者。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環境中,鹿的尾巴總是不停地擺動;當鹿發現“敵人”時,鹿的尾巴垂直不動,周圍的鹿見此信號時,立即警覺起,向四周眺望;一旦狼了,鹿拔腿就地,尾巴向上豎起,顯示出自己肛門后盾,其它鹿見到肛門后盾的信號后立即跟著選跑。
(1)上述過程屬于鹿的 行為,這種行為是鹿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從行為獲得的途徑看,這種行為屬于 ,它是由鹿體內的 控制的 。
(2)鹿的行為是 系統和激素協調作用的結果。在進化過程中,為逃避狼的追捕,鹿的奔跑速度越越快,這是長期 的結果。
66. 下圖為肌肉與骨和關節的關系模式圖,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的屈肘和伸肘是由圖中兩組肌肉牽動尺骨和橈骨繞 轉動而完成。
(2)人體屈肘時,肱二頭肌 ,肱三頭肌 。
(3)兩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 ,肱三頭肌 。
(4)兩臂拎起重物是,肱二頭肌 ,肱三頭肌 。
(5)圖中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受到 的控制。
(6)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 和
組成的。
67.某生物小組準備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甲、乙、丙、丁四個同學一人一個意見,
甲說:剪掉魚鰭的方法太殘忍了,可以制作魚的模型,拿模型做實驗。
乙說:直接觀察!只要你仔細看各種鰭的動作保證能看出每個鰭的作用。
丙說:直接觀察不行!好幾個鰭同時擺動,你怎么能看出每個鰭的作用?要想知道哪個鰭的作用,只有把那個鰭剪掉,看魚有什么失常表現。丁說:用模型能說明問題嗎?我看可以用細線或木板分別捆扎魚鰭的方法,就能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請你分析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
(1)甲提出的方法在科學研究中叫做 。
(2)丙的觀點說明每組對照實驗應探究___ 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
(3)丁的實驗方案中,如果分別捆扎胸鰭和腹鰭,則探究___ 和 _在游泳中的作用。
(4)假設魚主要靠尾鰭控制運動方向。請你設計一組對照實驗驗證:將魚分成兩組,實驗組的處理:__ __,對照組的處理:__ __。預計實驗結果是:__ __組的魚不能正常轉彎。
68. 20世紀50年代,婆羅洲許多人身患瘧疾,世衛組織采取了在當地用飛機噴射DDT的解決方法,大量蚊子被殺死,瘧疾也得到了控制?墒,由于DDT還殺死了吃屋頂茅草的毛蟲的天敵——小黃蜂,導致人們的房屋紛紛倒塌。與此同時,DDT進入食物鏈,使貓數量減少,老鼠大量繁殖起,導致當地隨時可能大規模爆發斑疹傷寒和森林鼠疫,世衛組織只得被迫向婆羅洲空投14000只活貓,英國皇家空軍執行了這一次奇特的任務。
(1)蚊子屬于昆蟲,請說出至少二項昆蟲的身體特點: 、 。
(2)蚊子、小黃蜂、貓、老鼠都是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請任選其中一種說出它適應陸地生活的一項特點,如 ,它適應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是 。
(3)從資料中可以看出:食物網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可見動物在維持 中起重要作用。
(4)在婆羅洲噴射DDT會導致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
(5)請根據你了解的關于瘧疾的知識,提出一項有利于控制瘧疾且環保的措施 。
69.現有(A)草履蟲、(B)鯽魚、(C)家鴿、(D)蝗蟲四種動物,請依據四種動物的特征回答下列問題。
請將這四 種動物分成兩大類,你的分類依據是 ,其中一類包括 ,另一類包括 (填字母代號)。這四種動物中,最低等的一種是 ,最高等的一種是 (填字母代號)。
70.在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的葉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綠色的菜青蟲,它是菜粉蝶的幼蟲,長大后先變為蛹后羽化為菜粉蝶。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蘿卜、油菜等植物的花,每一朵都由4片花瓣組成,十字形,這些植物都屬于十字花科。菜青蟲是危害十字花科的重要害蟲。這一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嗎?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你作出的假設是 。
(2)你制定實驗計劃時,首先要考慮選用的菜青蟲是成蟲、幼蟲還是即將孵化的菜青蟲卵進行隔離飼養?應選 。原因是:
。
(3)準備材料:甲組幼蟲是將某種十字花科植物的葉分別榨取汁液抹在濾紙上,作為
組;乙組則將非十字花科植物的葉榨取汁液也涂抹在大小與甲相同的另一張濾紙上,作為 組。
(4)將饑餓2天的10只菜青蟲放在濾紙周圍,觀察菜青蟲爬向哪塊濾紙的數量較多。實驗中,要將菜青蟲進行饑餓處理的目的是 。
(5)實驗結果:菜青蟲將更多地爬向 組。
(6)實驗結論: 。
71.我國河北省北部地區,曾經在麥收時節,據統計,每公頃麥田約有750—1500只青蛙,一只青蛙一天可食20—200只害蟲。因此,依靠這種天然的“除蟲劑”,基本上可以控制害蟲,保證小麥的收成。近年,由于有些人大肆捕捉和食用青蛙,該地區青蛙幾乎瀕于絕滅。結果害蟲大肆繁殖,造成小麥等農作物減產。后使用農藥,產量獲得一些恢復,但隨后繼續大量減產。
通過對以上資料的分析,你認為人類能否隨意滅殺某種動物? 。其原因是在生態系統中,某種動物與其他生物有著 關系,當某種動物被滅殺后,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 ,以致影響該動物所生存的 。由此說明動物在 中 起著重要作用。
常用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 、 、
。
72、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渤海灣的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下面繪制的是渤海灣的某食物網簡圖,請回答有關問題:
(1)該食物網中,帶魚和?魚的關系是 ;若?魚的數量大量減少,則 的數量減少最多。
(2)鲅魚、帶魚和梭子蟹是我們喜食的海鮮,具有豐富的營養。在該食物網中,這些生物體內的物質最終于 。如果這類生物因某種原因數量急劇減少,將直接導致海洋生物 多樣性的減少。
(3)食物鏈越長,能量消耗越多。若食物資豐富,帶魚產量最高的一條食物鏈是 。
(4)2011年渤海灣發生溢油事故,對渤海灣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溢油產生的大量有害物質會沿著 不斷積累,最終危害人類健康。溢油導致渤海灣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這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該事件已經過去一年,渤海灣的生態環境至今沒有得到完全恢復,說明生態系統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
73.蚯蚓為常見的一種陸生環節動物,生活在土壤中,晝伏夜出,喜溫,喜透氣,以畜禽糞便和有機廢物垃圾為食,連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濕潤的土壤呢?李凡同學就這個問題設計一組對照實驗進行探究,他將20條蚯蚓放在干土與濕潤土之間,每隔2分鐘記錄干土和濕潤土中蚯蚓數量,其統計結果如下表。
統計次數濕潤土中蚯蚓
數量(條)干土中蚯蚓
數量(條)
144
254
373
493
5102
6122
7161
8181
919 0
1020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可以證明蚯蚓適宜生活
在 土壤環境中。x k b 1 . c o
(2)該對照實驗設置的變量因素是 。
(3)除了土壤濕度影響蚯蚓外,還有許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響蚯蚓生活,請你說出其中二個: 。
(4)蚯蚓是生態系統的 者,它能把有機廢物分解為無機物,供給綠色植物再利用。
參考答案
12345678910
CAACBCDCDA
11121314151617181920
BCADBDABAD
21222324252627282930
DCBCDCDAAD
31323334353637383940
CBDDBDBBAB
41424344454647484950
CABABAABBB
51525354555657585960
DDABDCDBAB
61.消化 吸收 有機物 能量 二氧化碳 分解者 二氧化碳 含氮的無機鹽 物質循環
62.組織 分工 等級
63.學習 生活經驗 學習 低等 學習 學習 適應環境(或生存)
64.肺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體循環 肺循環 氧 分解 能量 恒溫
65.(1)防御行為 先天性行為、遺傳物質(2)神經系統(3)自然選擇
66. (1)肘關節 (2)收縮 舒張(3)舒張舒張 (4)收縮 收縮(5)神經系統(神經)(6)骨骼 肌肉
67.①模擬實驗法②一③胸鰭、腹鰭④將尾鰭捆扎,不做任何處理 實驗
68.(1)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膀三對足;有外骨骼;用氣管呼吸等(任何一項合理特征均可)
(2)適應陸生生物的任何一項合理特征均可)
(3)生態平衡 (4)減少 (5)適當引入蚊子的天敵;開發防治瘧疾的藥物;發放驅蚊和避蚊的物品等合理答案均可
69.根據脊椎的有無 AD BC A C
70.(1)菜青蟲吃十字花科植物的葉是先天性行為(或菜青蟲吃十字花科植物的葉不是先天性行為)(2)將孵化的菜青蟲卵 原因是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才可能說明觀察或檢驗菜青蟲的某些行為究竟是本能,還是后天習得的行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3)對照 實驗(4)使菜青蟲有較高食欲(5)甲 (6)菜青蟲總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這一行為是先天性行為
71.不能 直接或間接的 其他生物 整個生態系統 維持生態平衡 以菌治蟲 以鳥治蟲 以蟲治蟲
72.(1)捕食 鲅魚 (2)浮游植物 物種(基因)
(3)浮游植物→中國毛蝦→帶魚 (4)食物鏈 環境的變化會影響生物的生存 自動調節
73.(1)濕潤 (2)土壤濕度 (3)光 空氣 溫度 (4)分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4764.html
相關閱讀:北師大版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
2012年八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期中試題(泰州海陵附答案)
初二生物上冊第1章訓練題:《動物的主要類群》
寒假大竄聯: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