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圖,完成1、2題。
1.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內陸的高原、盆地
B.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2.我國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①東北 ②西南 ③東南 ④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1選B,2選A。本題組主要考查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特點。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林區、西南林區、東南林區。
3.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國土遼闊,后備耕地資源充足
B.我國耕地、林地主要集中在東部季風區
C.耕地、林地在我國土地利用中所占比例大
D.我國草地面積在不斷增加,且質地優良,有利于發展畜牧業
【解析】選B。該題考查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在土地利用中,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在地區分布上,存在著各類土地分布不均的特點:耕地、林地集中在東部季風區內,草地集中在非季風區內。在土地利用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草場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
4.對我國土地資源的質量差異,敘述錯誤的是( )
A.北方平原遼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
B.南方地形復雜,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分布,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
C.西北內陸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但干旱少雨,水資源不足,以草地、荒漠為主
D.青藏高原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土地的生產力較高
【解析】選D。青藏高原區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熱量不足,土地的生產力很低。
據新華網報道:山東省青州市在初中、小學推行課本循環使用,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全市一學期就少訂課本32萬冊,節約資金150多萬元。據此回答5、6題。
5.課本的循環使用,對哪種資源有直接的保護作用( )
A.石油資源 B.水資源
C.森林資源 D.煤炭資源
6.這種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
A.季風區,山地地區
B.季風區,平原地區
C.非季風區,高原地區
D.非季風區,沙漠地區
【解析】5選C,6選A。課本的原料來自于森林資源,該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季風區的東北、東南和西南山地地區。
讀漫畫,回答7、8題。
7.漫畫所反映的情況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變暖
C.臭氧層破壞 D.酸雨污染
8.漫畫所反映的問題主要發生于我國的( )
A.長江中下游地區 B.西北地區
C.東南沿海地區 D.東北和西南地區
【解析】7選A,8選B。第7題,圖中反映過度放牧,草場超載,草質下降,導致土地荒漠化。第8題,西北地區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草場廣布,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土地荒漠化。
9.(2010•煙臺期末)我國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基本國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B.土地資源不可再生
C.土地資源多種多樣 D.人口多,耕地破壞嚴重
【解析】選D。土地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利用恰當,能夠供人類永續利用。但目前,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作為人類的衣食之源,我們應該切實加強保護。
10.(2010•山東聊城)下列地區的農業生產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
A.在黃土高原地區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B.在珠江三角洲發展耕作業和漁業
C.在新疆地區大力發展水稻生產
D.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大力發展林業生產
【解析】選B。黃土高原地區應發展林業,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水源豐富適合耕作業和漁業的發展。新疆深居內陸,降水稀少,不適于大力種植水稻。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眾多,適于發展耕作業和漁業。
讀漫畫,完成11、12題。
11.漫畫中小鳥哭泣的原因是哪種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
A.土地資源 B.水資源
C.動物資源 D.森林資源
12.如果在山區,該資源遭到破壞將會導致( )
A.耕地面積增加 B.水土流失加劇
C.人們生活水平提高 D.動物資源增多
【解析】11選D,12選B。第11題,從漫畫中哭泣的小鳥和樹樁可以看出,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第12題,山區受地形的影響,易發生水土流失。森林破壞,將失去對水土的保持作用,使水土流失加劇。
二、綜合題
13.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和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在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中,_____所占比重最大,約為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國的_____(季風區、非季風區)。
(3)隨著人口的增長,_______(填代號)將不斷增加,人與_______(填代號)的矛盾將更加突出,為了保護我們的土地資源,國家將每年的_______定為“全國土地日”。
(4)根據上圖,簡要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了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和土地利用類型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山地,草地分布在西部內陸地區。在我國,耕地、林地比重小,分別為13.5%和16.6%,主要分布于東部季風區;可利用草地比重大,約為32.6%,主要分布于非季風區;建設用地為15.7%,隨著人口的增長,還將不斷擴大,人與耕地的矛盾將會更加突出,為了保護土地資源,國家將《土地管理法》的頒布紀念日6月25日定為“全國土地日”。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類型齊全;不足:比例分配不盡合理。
答案:(1)旱地 水田 草地 林地
(2)可利用草地 32.6% 非季風區
(3)① ④ 6月25日
(4)優:利用類型齊全。
劣:比例分配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14.(2009•貴州黔東南州)讀甲、乙兩圖,回答問題。
(1)甲圖的意思:人口增長使得______面積縮小了。
(2)乙圖的意思是:人類濫伐森林,導致_______面積逐漸擴大。
(3)我國土地資源在利用中除了圖中所示的問題,你還知道哪些問題?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了人們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甲圖是由于人口的增長,亂占耕地,導致耕地面積減少;乙圖則是由于人類的毀林開荒,導致沙漠化面積擴大。
答案:(1)耕地 (2)沙漠 (3)水土流失等。
社會調查:你所在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有哪些?存在著哪些問題?原因是什么?你認為應該怎樣解決?
【點撥】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同地區土地利用類型不一致,存在的主要問題也不同,找到存在問題的原因是提出解決措施的關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8397.html
相關閱讀:初二年第二冊地理寒假作業
八下地理寒假作業測試(附答案)
地理寒假作業答案(初二年級)
初中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檢測試題
2013年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次聯考試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