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節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一、
1.熱帶雨林降水豐富,與其關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生長作用
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
A.葉片 B.樹皮 C.花瓣 D.根尖
3.在植樹過程中,為了提高樹苗成活率,王大爺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①帶土移栽 ②去掉部分葉片移栽 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4.炎炎夏日,植物的葉片沒有被灼傷,能降低植物體的溫度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 B.蒸騰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發作用
5.棗莊市新城區環境優美,種植了大量的綠色植物。在移栽過程中園林工人截去了樹的大部分枝葉,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 止新陳代謝 B.降低蒸騰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6.某生物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后,得出了如下結論,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
B.根、莖、葉的導管是連通的
C.導管中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根→莖→葉”
D.篩管是運輸水和無機鹽的附屬結構
7.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散失的門戶依次是( )
A.氣孔、根毛 B.根毛、導管 C.根毛、氣孔 D.生長點、葉肉
8.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這說明植物生長需要( )
A.水和無機鹽 B.有機物 C.維生素 D.適宜的溫度
9. “山上多植物,勝似修水庫。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這句諺語形象地說明了( )
A.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B.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庫
C.治山要治水 D.根的特性
10.移苗時,根部帶土是為了( )
A.保留水分和無機鹽 B.避免傷害生長點
C.避免傷害根冠 D.避免傷害根毛和幼根
11.小麥生長的后期(灌漿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產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長和發育,該期間小麥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騰作用
C、果實的生長發育 D 、秸桿的生長發育
12.如圖所示,天平兩端托盤上的盛水燒杯內各插有1根樹枝,且兩根樹枝的樹葉一多一少,開始時天平兩端平衡,F將此裝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發現天平左側上升。產生此現象 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分解作用
二、非
13.你認真做“觀 察葉片的結構”實驗沒有?請結合圖2“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1)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 ”和氣體交換的“窗口” 是 。
(2)請你在右下框中畫出一對保衛細胞張開狀態的示意簡圖。
14.植物吸收水分,除很少一部分用于植物的 等生理活動外,絕大部分以—— 的狀態通過葉片的 散發到大氣中去了。所以說 是植物體主要的蒸騰器官。
15.蒸騰作用能夠提高 ,增加 。熱帶雨林降水頻繁,其中有不少雨水是由 植物 散失的水分冷凝而成的。
第 1節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2.D3.B 4.B5.B6.D7.C8.A9.C10.D 11.B12.C
二、非選擇題
13.略
14. 光合作用 氣體 氣孔 葉片
15.大氣濕度 降水 蒸騰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6839.html
相關閱讀:初二生物上冊第1章訓練題:《動物的主要類群》
2012年八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期中試題(泰州海陵附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
寒假大竄聯: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