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食品貯存
1.右圖是一種簡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敗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對食物加熱的目的是殺死 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為了阻止空氣中微生物的進 入
D .該保存方法和冰箱貯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2.在購買罐裝食品時,要注意看其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原因是超過保質期的
食品其質量不能得到保證,根本原因是( )
A.細菌會通過罐體進入罐內 B.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殺死
C.食品的營養成分發生變化 D.食品中有未徹底殺滅的細菌芽孢
3.適合保存鮮牛奶的方法是( )
A.腌制法 B.脫水法 C.巴氏消毒法 D.熏制法
4 .袋裝肉腸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
A.脫水法 B.真空包裝法 C.罐藏法 D.滲透保存法
5.下列食品中,不是通過減少食品中含水量來抑制細菌和真菌生長 和繁殖的是
A.果脯 B.臘肉 C.魚干 D.罐頭
6.大量細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爛,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時間不腐爛,是因為冰箱中
A.細菌很少 B.細菌繁殖很慢 C.沒有細 菌 D.細菌都凍死了
7.請把下列防腐方法與防腐原理用線 連接起來。
咸魚 脫水法
肉腸 腌制法(用鹽溶液除去魚中的水分)
臘肉類熟食 真空包裝法( 破壞需氧環境)
果脯 巴氏消毒法(高溫滅菌)
肉類罐頭 罐藏法(高溫消毒、防止與細菌接觸)
干蘑 滲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水分)
袋裝牛奶 曬制法、煙熏法
8.下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接著,將保鮮那瓶的 瓶頸打斷(如乙圖),數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請回答:
(1)甲圖中肉湯仍保鮮的是______瓶,而將其瓶頸打斷后,變質的原因是空氣中的_______進入瓶內。
(2)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 多少
乙圖中控制改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改變量的方法則是_________。
(3)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是否要經過重復多次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__________
(4)“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 菌產生的。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脫水法
參考答案
1.C 2.D 3.C 4.B 5.D 6.B 7.略
8.(1)A 細菌 (2)B A瓶煮沸,B瓶不做處理 (3)是 (4)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0688.html
相關閱讀:寒假大竄聯: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練習題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期中試題(泰州海陵附答案)
2012年八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試卷(有答案)
初二生物上冊第1章訓練題:《動物的主要類群》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生物寒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