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定律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1. 一根錳銅線的電阻為,要使這根連入電路的導線電阻變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減小導線兩端的電壓
B.增大導線中的電流
C.將導線對折后連入電路
D.將導線拉長后連入電路
2. 下列用電器中不需要用到變阻器的是( )
A.電子握力計 B.調溫電暖氣
C.普通家用白熾燈泡 D.電視機上的音量調節旋鈕
3. 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某技術質量監督部門對市場上的電線產品進行抽查,發現有一個品牌電線中的銅芯直徑明顯比電線規格上標定的直徑要小,引起電阻偏大。從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來分析,引起這種電線電阻不符合規格的主要原 因是( )
A.電線的橫截面積 B.電線的長度 C.電線的材料 D.電線的溫度
4. 幾位同學拿來一個滑動變阻器,看到銘牌上標有“20 Ω l A”的字樣。這幾位同學討論時說出了以下幾種對銘牌意義的理解,你認為正確的是( )
A.電阻的最小值是2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 A
B.電阻的最小值是20 Ω,允許通過的最小電流是1 A
C.電阻的最大值是2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 A
D.電阻的最大值是20 Ω ,允許通過的最小電流是1 A
5. 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開關閉合,燈正常發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的示數變大,燈變亮
B.電壓表的示數變小,燈變暗
C.電流表的示數變大,燈變暗
D.電流表的示數變小,燈變亮
6. 在一段電阻不變的導體兩端加20 V的電壓時,通過的電流為l A;現在把該導體兩端的電壓變為5 V,則此時通過該導體的電流和它的電阻分別為( )
A.0.25 A,20 Ω B.1 A,20 Ω C.0.4 A,10 Ω D.l A,10 Ω
7. 如圖2所示,某同學在做“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的實驗時,誤將電流表和電壓表調換了位置。閉合開關S后,下列現象中會發生的是( )
A.電壓表被燒壞 B.小燈泡不亮
C.小燈泡被燒壞 D.電流表被燒壞
8. 某同學做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現電壓表的示數均為零,而電流表的指針指在滿量程之外,這時( )
A.一定是電壓表已損壞,應立即斷開開關
B.可能是電流表與電源兩極直接相連,應立即斷開開關
C.可能是電壓表發生了故障,而電流表既未接錯也未損壞
D.可能是電流 表與電壓表接成了串聯電路
9.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電子身高測量儀。圖3所示四個電路中,是定值電阻,是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不變,滑片會隨身高上下平移。能夠實現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越大的電路是( )
圖3
10. 如圖4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1、S2都閉合,電流表的示數為0.5 A,電壓表的示數為12 V;斷開電路后,將電壓表、電流表的位置互換,S1斷開、S2閉合,電流表的示數為0.3 A。則( )
A.R1=16 Ω B.R1=40 Ω C.R2=16 Ω D.R2=24 Ω
圖4 圖5 圖6
11. 如圖5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中點時,連入電路中的 阻值為R,只閉合S1時,R兩端電壓與R1兩端電壓之比為1∶2,只閉合S2時,R兩端電壓與R2兩端電壓之比為1∶4,當滑片P移動到b端,則( )
A.只閉合S1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與R1兩端的電壓之比為1?1
B.只閉合S2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與R2兩端的電壓之比為1?1
C.當S1、S2閉合時,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為1∶2
D.當S1、S2閉合時,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為1∶1
12. 如圖6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6 V且保持不變,定值電阻阻值為10 Ω,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10 Ω,當開關閉合,滑片由b端向a端滑動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滑片移動到a端時,電流表示數為0.2 A
B.電流表示數變小
C.當滑片移到中點時,電壓表的示數為4 V
D.電壓表示數變小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7分)
13. 教室里的照明燈之間是____聯的。教室中的燈越多,總電阻越_________。
14. 如圖7為旋轉式變阻器的結構圖,為變阻器的三個接線柱,為旋鈕觸片。將該變阻器接入電路中 調節燈泡的亮度,當順時針旋轉旋鈕觸片時,燈泡變亮,則應該連接接線柱______(選填“”“”或“”)和燈泡______聯后接入電路中。
15. 燈泡燈絲斷了以后再搭上,電阻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接入原電路后將變亮。
16. 小剛學習了“歐姆定律”之后,為了了解鉛筆芯電阻的大小,他在一支鉛筆芯兩端加了6 V電壓,測出通過鉛筆芯的電流是300 mA。則該鉛筆芯電阻為_______Ω;若加在這支鉛筆芯兩端的電壓增加到12 V時,通過它的電流是________mA。
17. 現有 兩個用電器,銘牌上分別標有“10 Ω 1 A”和“l5 Ω 0.6 A”字樣,把它們串聯起來接入電路時,為保證用電器不被損壞,電路兩端的總電壓不得超過_______V。
18. 如圖8所示的實物電路中,AB部分為金屬電阻絲。當電路接通后,用酒精燈給電阻絲緩慢加熱,可觀察到電流表的示數________(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上述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
圖8 圖9 圖10
19. 如圖9所示的電路,電阻R1=R2=4 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75 A,此時電路是______聯電路,電路的總電阻是_____Ω;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路的總電阻是_______Ω,電流表的示數是_______A。
20. 如圖10所示,閉合開關S后,要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燈泡變暗,應把F點與滑動變阻器的______點用導線連接起來。
21. 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正確連接電路并閉合開關后,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1所示,則流過小燈泡的電流為_______A,小燈泡的電阻為_______Ω。
三、實驗探究題(22、 23題每題6分,24題10分,共22分)
22. 為測量電阻的阻值,老師提供了以下實驗器材:待測電阻、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一個、電壓不變但電壓值未知的電源一個、電流表一只、開關兩個、導線若干。從中選擇器材按下述要求完成實驗。
(1)將所設計的電路圖畫在下面;
(2)寫出實驗步驟;
(3)利用測得的數據寫出待測電阻的表達式:。
23. 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有如下數據 :
用電阻R=10 Ω實驗時的記錄 用電阻R=20 Ω實驗時的記錄
電壓/V 2 4 6 電壓/V 2 4 6
電流/A 0.2 0.4 0.6 電流/A 0.1 0.2 0.3
試回答,由表中數據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24. 小明做用伏安法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小燈泡的正常工作電壓為2.5 V,已經連接如圖12所示的電路。
(1)同組的小琴又給他補接了兩根導線使電路完整,請你將這兩根導線畫出來。
(2)閉合開關之前,應將滑片滑到滑動變阻器的______端(填“A”或“B”),目的是保護電路 。
(3)小明利用上面的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已經記錄三組數據如下表,請你幫小明將表中的空白格中的內容補上。
實驗序號 1 2 3
電壓/V 2.5 2.0 1.5
電流/A 0.3 0.27 0.23
電阻/Ω 7.4 6.5
燈泡亮度 亮 較亮 暗
(4)小明處理完數據后發現,三次測得的燈絲電阻相差較大,與其他同學交流也是同樣的情 況,你認為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25題11分,26題1 2分,共23分)
25. 在圖13所示的電路中,Rl=10 Ω,R2=20 Ω,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3 A。
(1)電阻R1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2)通過R2的電流是多少?
26. 如圖14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在甲圖中,閉合 開關S,電壓表示數為4 V,電流表示數為0.4 A;乙圖中,閉合開關S,電壓表示數為6 V,求:
(1)R1、R2的阻值;
(2)乙圖中電流表示數。
甲 乙
圖14
第十四章 歐姆定律 檢測題參考答案
1. C 解析:導體電阻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導體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將導線對折后,導線在長度減小的同時橫截面積增大,所以導線的電阻變小,故C選項正確。
2. C 解析:家用白熾燈泡中不需要用變阻器。
3. A 解析:電線中的銅芯直徑明顯比電線規格上標定的直徑小,說明引起電線電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電線的橫截面積。
4. C 解析:銘牌上所標示的“20 Ω 1 A”字樣是表示該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2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 A。
5. B 解析:由題圖可看出,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由歐姆定律公式可知,電壓一定時,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流會變小,燈會變暗 ,燈兩端的電壓減小,因此電壓表的示數變小,B選項正確。
6. A 解析:該導體的電阻為20 Ω,該導體兩端的電壓為5 V時,通過該導體的電流為0.25 A。
7. B 解析:電壓表和電流表調換位 置后,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電路相當于斷路,小燈泡不亮。
8. B 解析:A選項中,若只是電壓表損壞,電路仍是一個通路,電流表有示數且隨變阻器 的滑片移動而變化,故A錯誤;B選項中,若電流表與電源兩極直接相連,會導致電路短路(因電流表內阻非常。娐分须娏鬟^大,超過電流表最大值,且會損壞電流表,故應立即斷開開關,B正確;C選項中,若是電壓表發生了故障,而電流表既未接錯也未損壞,電路仍是一個通路,電流表有示數且隨變阻器的滑片移動而變化,故C錯誤;D選項中,若 電流表與電壓表接成了串聯電路,會導致電壓表示數為電源電壓,電流表無示數,故D錯誤;故選B。
9. B 解析:A選項中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測的是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身高越高,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越小,根據串聯電路分壓關系可知,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越小,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選項中電壓表與定值電阻并聯,測的是電阻兩端的電壓,身高越高,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越小,根據串聯電路分壓關系可知,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越大,故B選項符合題意;C選項和D選項中電壓表測的都是電源電壓,電壓表示數不變,電壓表示數與身高無關,故C、D選項均不符合題意。
10. C 解析:當開關S1、S2都閉合,兩電阻并聯,電阻R1的阻值R1==24 Ω,將電壓表、電流表的位置互換,S1斷開、S2閉合,兩電阻串聯,電路 總電阻R==40 Ω,所以電阻R2的阻值R2=R-R1=40 Ω-24 Ω=16 Ω。
11. A 解析:當滑片P在中點時,只閉合S1時,R與R1串聯,只閉合S2時,R與R2串聯;則根據U=IR和UR∶U1=1∶2,UR∶U2=1∶4可得:R1∶R=U1∶UR=2∶1,R2∶R=U2∶UR=4∶1,即R1=2R,R2=4R;當滑片P移動到b端時,滑動變阻器此時的阻值Rb=2R,閉合S1時,滑動變阻器Rb與R1串聯,電壓之比為Ub∶U1′=Rb∶R1=2R∶2R=1∶1,閉合S2時,滑動變阻器Rb與R2串聯,電壓之比為Ub∶U2′=Rb∶R2=2R∶4R=1∶2;當S1、S2均閉合時,R1、R2并聯,所以U1″=U2″,根據I=可知I1∶I2=R2∶R1=4R∶2R=2∶1。
12. C 解析:當滑片移到a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0,根據歐 姆定律可知,電流表示數為0.6 A,故選項A錯誤。滑片由b端向a端滑動的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 電路的電阻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所以選項B、D錯誤。當滑片移到中點時,滑動變阻器 接入電路的電阻為5 Ω,根據歐姆定律可知I==0.4 A,則電壓表示數為:UR=IR=0.4 A×10 Ω=4 V,選項C正確。
13. 并 小
14. 串 解析:旋轉式變阻器是一種變形的滑動變阻器,在使用時應串聯接入電路中;當把接入電路時,相當于在電路中接入了一個定值電阻;當把接入電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是變阻器的“”部分,滑片順時針轉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電流將變。划敯呀尤腚娐窌r,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是 “”部分,滑片順時針轉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將變大;可見,要使順時針旋轉旋鈕觸片時,燈泡變亮,則應該連接接線柱 “”與燈泡串聯接入電路。
15. 變小 解析:燈絲搭上后,燈絲總長度變短,電阻變小。
16. 20 600
17. 15 解析:為保證用電器不被 損壞,通過兩用電器的最大電流為0.6 A,由Um=ImR可算出用電器兩端的最大電壓。
18. 變小 金屬導體溫度升高,電阻增大
19. 并 2 4 0.75
20. A 解析:滑片向右移動時燈泡變暗,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大,即連入電路的電阻絲變長,F點應該接滑動變阻器的A點。
21. 0.5 5 解析:由題圖可知,電壓表選擇的量程是0~3 V,每小格(分度值)為0.1 V,電壓表 讀數為2.5 V,電流表選擇的量程為0~0.6 A,每小格(分度值)為0.02 A,電流表讀數為0.5 A,小燈泡的電阻。
22. 方法一:
(1)電路圖如圖15所示
(2)實驗步驟:
①按電路 圖連接電路。
②閉合開關,斷開開關,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③閉合開關,斷開開關,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④根據所測數據計算得出的阻值。
(3)
方法二:
(1)電路圖如圖16所示
(2)實驗步驟: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②閉合開關、,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③閉合開關,斷開開關,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④根據所測數據計算得出的阻值。
(3)
其他方案只要合理、可行均可得分。
解析:這是一道測量電阻的實驗探究題。由于實驗器材中沒有提供電壓表,但是提供了一只阻值已知 的定值電阻,因此,可以考慮將測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轉換為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從而間接測得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
23. 當導體的電阻保持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 的電壓成正比;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4. (1)如圖17所示。
(2) (3)8.3 (4)燈絲的電阻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電阻越大
25. 解:(1)由得U1=I1R1=0.3 A×10 Ω=3 V
(2)因為R1、R2并聯,所以U2=U1=3 V
。
26. 解:(1)因為電源電壓不變,所以由題圖乙得U=6 V。在題圖甲中,兩電阻串聯,電流相等,根據歐姆定律可得:R1=,
U2=U-U1=6 V-4 V=2 V
(2)在題圖乙中,兩電阻并聯,電壓相等,通過各電阻的電流:
所以電流表的示數為:I′=I1+I2=0.6 A+1.2 A=1.8 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62563.html
相關閱讀:蘇科版初三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8年秋九年級理綜上冊期中調研試題(含答案)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測試題(教科版有答案)
2013秋初三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測試卷(人教版)
2013年初三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平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