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年江西省中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8年江西省中考地理試卷

一、選擇題
讀加拿大略圖,完成1-4題.
1.加拿大位于(  )
      A.東半球、北半球B.東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 考 點 】 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和任意地點的位置.
【 專 題 】 經緯網圖;地球儀與經緯網.

【 分 析 】
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 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故選:C.
【 解 答 】
解: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 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 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讀圖分析可知,依據加拿大的經緯度范圍,可判定,加拿大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 點 評 】 本題考查經緯網的判讀,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影響加拿大城市、鐵路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河流C.海陸位置D.緯度位置
【 考 點 】 加拿大的人口、城市和語言.
【 專 題 】 城市及其區位分析;美洲地區與國家.
【 分 析 】加拿大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部和西北部與美國相鄰,該國家地廣人;加拿大分布最廣的植被類型為亞寒帶針葉林,俄羅斯是世界上亞寒帶針葉林分布最廣的國家,加拿大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加拿大中北部緯度較高,氣候寒冷,不適合人類的居。
【 解 答 】
解: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東南部地區.其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該地區緯度相對低,氣候溫和,影響加拿大鐵路和城市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
故選:D.
【 點 評 】 本題考查影響加拿大人口分布的因素,理解記憶即可.

3.下列區域,城市、鐵路線的分布特點與加拿大相似的是( 。
      A.美國本土部分B.俄羅斯亞洲部分
      C.澳大利亞大陸D.撒哈拉以南非洲
【 考 點 】 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概況.
【 專 題 】 分布圖;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與國際合作.
【 分 析 】 讀圖可得,加拿大的鐵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該地區緯度較低,氣溫相對較高.
【 解 答 】解:俄羅斯的北部被北極圈穿過,緯度較高,氣溫較低,俄羅斯的南部緯度較低,氣溫相對較高,俄羅斯亞洲部分的鐵路分布在南部.
故選:B.
【 點 評 】 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國家的鐵路分布,讀圖解答即可.

4.下列日期,加拿大白晝最長的是(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 考 點 】 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 專 題 】 分布圖;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 分 析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為3月21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當太陽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
【 解 答 】
解:北半球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位于北半球,在夏至日時白晝最長;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 點 評 】 本題考查了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結合圖示記憶解答.

讀亞洲略圖,完成5-7題.
5.甲是( 。
      A.大分水嶺   B.阿爾卑斯山脈
      C.烏拉爾山脈 D.大高加索山脈
【 考 點 】 洲界線.
【 專 題 】 示意圖;世界的海陸分布.
【 分 析 】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七大洲之間有的相連,有的被運河或海峽分割.
【 解 答 】
解: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讀圖可知,圖中甲是烏拉爾山脈,位于東歐平原與西西伯利亞平原之間;亞洲與歐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故選:C.
【 點 評 】 本題考查各大洲之間的界線,牢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

6.乙河流( 。
      A.結冰期長不   B.全流域氣候干旱
      C.屬太平洋水系 D.由西北流向東南
【 考 點 】 亞洲的河湖.
【 專 題 】 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 分 析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 解 答 】
解:讀圖可知,乙河流在低緯度的南亞地區,無結冰期,全流域氣候濕潤,屬印度洋水系,由西北流向東南.
故選:D.
【 點 評 】 本題考查亞洲的河流及流向,牢記即可.

7.丙地區盛產( 。
      A.天然橡膠B.青稞C.蘋果、葡萄D.羊毛、牛肉
【 考 點 】 東南亞是熱帶經濟作物和稻米的重要產區.
【 專 題 】 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 分 析 】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其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稻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的出口產品.礦產以錫和石油最著名,其中馬來西亞是世界上錫產量最多的國家.
【 解 答 】
解:讀圖可知,丙地區為東南亞;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稻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的出口產品;青稞是青藏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蘋果、葡萄是溫帶水果,東南亞畜牧業不發達,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 點 評 】 本題考查東南亞的物產,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
我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圓環形外表、蝶形結構和高架設計.讀圖完成8-9題.
8.泰山站的房屋設計,主要是為了( 。
      A.避免動物侵擾B.防御洪水災害
      C.防止風雪掩埋D.適應崎嶇地形
【 考 點 】 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 專 題 】 示意圖;大洋洲與南北極地區.
【 分 析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無論南極洲還是北冰洋,
都是一望無際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
兩極地區.
【 解 答 】
解:南極內陸冬季經常刮起8至10級大風,風吹起的積雪遇阻后會堆積,有可能將整個建筑掩埋.為了防止建筑的迎風面的飛雪堆積,泰山站采用架空離地的方式.
故選:C.
【 點 評 】 本題主要考查極地的自然環境特點,要理解記憶.

9.下列科學研究,不屬于南極科考隊員科考項目的是( 。
      A.雨林調查B.冰川考察C.氣象監測D.天文觀測
【 考 點 】 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 專 題 】 示意圖;大洋洲與南北極地區.
【 分 析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
【 解 答 】
解:極地地區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該地區無雨林,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 點 評 】 本題考查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理解解答即可.

2018年我國春運期間最擁擠的十大火車站依次是:上海虹橋站、廣州南站、上海南站、上海站、北京站、杭州東站、深圳北站、蘇州站、北京南站、蘇州園區站.據此完成10-11題.
10.材料中十大火車站所在的城市,分布在( 。
①東北平原 ②華北平原 ③長江三角洲 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點】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位置和特點.
【專題】 城市及其區位分析;中國的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
【分析】 依據我國各個城市的分布地區作答即可.
【解答】解:我國最大的城市群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的城市有南京、上海、杭州、蘇州、無錫等,其中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北京位于華北平原;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故②③④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該題考查我國重要城市的分布地區.

11.下列旅客,春運期間出入十大火車站人數最多的是( 。
      A.海外僑胞B.務工人員C.臺灣游客D.中小學生
【考點】 人口分布狀況與人口增長的變化.
【專題】 人口問題;中國的人口與民族.
【分析】2011 年,中國城鎮人口6.9億,占全國總人口的51.3%,與1990 年相比,全國城鎮人口增加了3.9億.在全國人口中,仍有約6.57億人居住在農村.今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農村人口將進入城鎮,中國的城鎮人口會繼續增加.
【解答】
解:春運期間務工人員返鄉過年,成為春運的主要客源.
故選:B.
【點評】 考查知識簡單,要理解記憶.

讀我國西北某區域圖,完成12-13題.
 
12.下列詩句,反映該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是(  )
      A.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B.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D.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 考 點 】 x疆維吾爾自治區.
【 專 題 】 分布圖;中國的疆域與行政區劃.
【 分 析 】圖中x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高山環繞,海洋水汽不易到達,干旱少雨,氣溫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x疆的盆地內部因蒸發強烈,地表水難以保存,沙漠、戈壁廣布.
【 解 答 】
解:“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這幾句大意是:九月之夜,輪臺狂風怒吼,一川酒斗大的碎石,被狂風吹得滿地亂滾.到過x疆戈壁風區的人,對此會有深切的感受.三言兩語就把環境的險惡、行軍的艱苦勾勒了出來,烘托出將士不畏艱苦的精神.
故選:D.
【 點 評 】 考查x疆的自然環境特點,要理解記憶.

13.通過該區域能源通道向江西省提供的能源是( 。
      A.煤炭B.火電C.水電D.天然氣
【 考 點 】 x疆維吾爾自治區.
【 專 題 】 分布圖;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
【 分 析 】20世紀90年代,x疆準噶爾、塔里木、吐哈盆地的大型油氣田相繼被發現.三大盆地的石油資源量就達192億噸,天然氣達10多萬億立方米.專家預測,未來10年內,x疆將成為我國石油生產的“龍頭”.
【 解 答 】
解:x疆蘊藏著10多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每年可向東部地區輸氣120億立方米,并可穩定供氣30年,天然氣是向江西提供的主要能源.
故選:D.
【 點 評 】 考查x疆豐富的能源,要理解記憶.

318國道指從上海到x藏樟木的公路.讀318國道示意圖,完成14-15題.
 
14.圖中318國道①路線比②路段沿線地區(  )
      A.平均海拔高B.年均溫高C.年降水量多D.聚落規模大
【 考 點 】 人民生活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 專 題 】 示意圖;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
【 分 析 】讀圖可得,圖中318國道穿過的省區有x藏自治區、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該路線經過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 解 答 】
解:讀圖可知,圖中318國道①路線經過我國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②路段經過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 點 評 】 本題考查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分布,理解答題即可.

15.在成都以西路段,沿途生活的少數民族主要是( 。
      A.高山族B.藏族C.蒙古族D.傣族
【 考 點 】 民族的分布特點.
【 專 題 】 示意圖;中國的人口與民族.
【 分 析 】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
【 解 答 】
解:青藏高原包括x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x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云南的一部分,該高原上主要居住的少數民族是藏族.
故選:B.
【 點 評 】 考查我國的民族分布,要理解記憶.

二、綜合題
16.讀我國某區域略圖(圖1)和延安氣候資料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
 
(1)甲是         (河流),乙是          (山脈).
(2)描述延安的冬季氣候特征.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原因是         
(4)水稻喜高溫、需水量大,單位面積產量高.為提高糧食產量,有人建議在延安農村大規模修梯田種植水稻,專家表示反對.請你說明反對的理由.
【 考 點 】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氣溫的變化及其變化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及其應用;主要河流的分布.
【 專 題 】 氣候圖;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 分 析 】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沉積區,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面積約50萬千米2.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覆蓋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過200米.
【 解 答 】
解:(1)圖中甲是黃河,乙是秦嶺山脈.(2)延安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年平均氣溫10~1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3)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由于長期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表形態.(4)水稻喜高溫、需水量大,而延安年降水量較少,大面積種植會加劇水資源的供應.
故答案為:(1)黃河;秦嶺;(2)寒冷干燥;(3)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夏季多暴雨;(4)水稻喜高溫、需水量大,而延安年降水量較少,大面積種植會加劇水資源的供應.
【 點 評 】 考查黃土高原的概況,要理解記憶.

17.日本陸地面積37.7萬平方千米,其中山地、丘陵占75%.人口約1.27億(2018年),其這農業人口約200萬.日本農業規模較小,2010年以來糧食自給率連續6年為39%,糧食大量進口.讀日本位置圖(圖1)和2010年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對外依賴程度圖(圖2)、日本主要產品出口量占其總產量的比重圖(圖3),完成下列問題.
 
(1)從海陸位置看,日本位于              .
(2)日本季風氣候顯著,夏季盛行偏               (南、北)風;海洋性特征明顯,與亞洲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季氣溫較               (高、低).
(3)日本糧食自給率低,原因是               .
(4)圖2和圖3反映日本工業生產的特點是               ,原因是              .
【考點】 日本的溫濕氣候;日本工業布局的特點和地理意義.
【專題】 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解答】
解:(1)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
(2)夏季盛行偏南 風;冬季氣溫較高.
(3)日本地形以山地為主,耕地少.
(4)圖2和圖3反映日本工業生產的特點是對外依賴性強,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原因是日本工業原料(或礦產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

18.地理探究:我省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圖1(我國各省區人口密度分布圖)和圖2(江西省山河分布示意圖)是該學習小組探究過程中查閱到的部分資料.
讀圖,完成下列探究.
(1)該學習小組在探究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時,需要查閱哪些方面的地圖資料?
(2)結合圖2資料,請你推斷江西省人口的分布特點.
 
【考點】 人口分布狀況與人口增長的變化;江西省.
【專題】 人口問題;中國的人口與民族.
【解答】
 (1)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水資源(河流徑流量)分布圖,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農業(工業、商業)分布圖,中國城市分布圖.
(2)中部和北部(平地)人口稠密;東、西、南部(山區)人口稀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6506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地理下冊第六章單元測試(附答案)
地理寒假作業答案參考[1]
初中地理寒假作業基礎知識習題
2016中考地理一輪復習練習試題(帶答案)
九年級地理水循環和洋流測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