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山東中考地理試題中國的資源匯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5年地理會考匯編   中國的資源
一、資源概括
22.(2015•泰安)讀圖,關于風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風能是一種礦產能源 B. 風能發電綠色環保
  C. 青藏高原風能最豐富 D. 風能只分布在內陸地區
解答: 解:新能源是指在新技術的基礎上系統開發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氫能等,故A不正確;
風能發電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節約化石燃料,綠色環保,故B正確;
我國風能主要分布在長江到南澳島之間的東南沿海地區與西北地區,故C、D不正確.
故選:B.
12.(2分)有關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水資源南方少,北方多
  B. 林地集中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
  C. 水資源冬春多,夏秋少
  D. 耕地多,草地少,后備耕地充足
解答: 解:我國的水資源的地區分布特點是南方多,北方少,故A錯誤;
我國林地集中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區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草原,故B正確;
我國的水資源的時間分布特點是夏秋多,冬春少,故C錯誤;
我國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較大,后備耕地不足,故D錯誤.
故選:B.
(2014山東濟寧)1.倡導節約資源、 減少能源消費的低碳生活,建設美麗家園是我們中學生的義務。下列習慣不可取的是?
A.充分利用每一頁紙            B.上學不用私家車接送?
C.經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隨手關燈、少用空調?
答案;C
(2015•菏澤)2015年1月30日,中緬石油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油.至此我國已經有四大能源進口通道,讀圖完成9?10題
9.(1分)有關我國海上油氣進口通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沿途經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B. 該通道的油氣主要來源于西歐地區
  C. 沿途經過了交通要道直布羅陀海峽
  D. 所經過甲海域的周邊國家盛產稻米
解答: 解:讀圖可知,我國海上油氣進口通道經過印度洋和太平洋,故A錯誤.海上運輸的油氣主要來源于西亞地區,故B錯誤.沿途經過了交通要道馬六甲海峽,故C錯誤.所經過的甲海域周邊國家為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故D正確.根據題意.故選:D.
(2015煙臺)右圖是我國2009年和2015年能源消費結構柱狀圖。據圖回答23~24 題。
23.比較2009年和2015年能源消費狀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能源消費都以煤炭為主
B.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例都在減少
C.能源消費總量總體增加
D.清潔能源的消費呈現增長的趨勢
24.下列能源產業的發展最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的是
A.煤炭的開采與加工         ?B.石油的開采與加工
C.天然氣的開采與加工       ?D.太陽能的開發與應用
(2014淄博)2014 年 12 月 12 日,長 1432 千米、歷時 11 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主要對北京、天津及沿線省區供水。據圖完成 11~12 題。


 
 11.有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主要解決我國水資源年際變化大的問題    B.輸水主干河道是京杭大運河
C.主要解決我國水資源南北地區分布不均的問題    D.工程起點是長江上游的丹江口 水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 解答時應掌握的關鍵點是: 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解決我國水資源南北地區分布不均的問題。 解決我國水資源年際變化大的問題措施是興修水庫。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主干河道是京杭大運河。 工程起點是長江中游,位于漢江的丹江口水庫。
12.中線輸水線路經過的省區簡稱分別是(     )
A.魯、蘇    B.豫、冀    C.皖、豫    D.晉、冀
【參考答案】B
【解題思 路】讀圖可知南水北調中 線工程經過鄂、豫、冀等省。

二、土地資源
(2015•濱州)結合下圖,回答22~23題.
 
22.(2分)由甲到丙反映出該地區耕地逐漸減少的原因是( 。
 A.城鎮建設擠占 B. 水土流失嚴重 C. 風沙危害加劇 D. 土地污染嚴重
 解答: 解:土地供需矛盾尖銳,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隨著經濟發展和進一步改革開放,建設用地還要不斷增加,每年尚需占用相當數量耕地,加之人口增長,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斷減少,讀圖可得,城鎮規模不斷擴大,亂占濫用耕地,浪費土地的問題不斷發生.
故選:A.
23.(2分)解決該問題的措施是( 。
  A. 平整山地,增加建設用地 B. 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耕地
  C. 毀林開荒,增加耕地面積 D. 遷出該地人口,恢復耕地
解答: 解:圖中所示的問題是耕地面積減少,建筑面積擴大,解決該問題的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建筑面積對耕地的占用,保護耕地,選項ACD做法不合理,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
 (2015山東德州)12.據2011年統計數字,我國耕地總面積為12173萬公頃。讀下面兩幅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 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
C.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小,為解決糧食問題可以把草地開墾為耕地
D. 我國耕地總量大,但人均面積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答案:C
1.(2015•阜陽)讀圖,回答:
 
(1)用圖A中的圖例數字填空,表示以水田為主的耕地類型是      ,表示以旱地為主的耕地類型是     。
(2)圖B反映了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由      向      遞減.
(3)根據圖C判斷,阜陽地區所屬的溫度帶處于      帶向      帶的過渡地帶,整體上農作物熟制接近     。

考點: 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
分析: 中國各類土地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區域差異明顯.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緩丘陵地區,西部耕地較少,而且分布零散.
解答: 解:(1)中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生產力高,集中了全國92%的耕地和林地.其中,①南方多丘陵、山地;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②南方氣候濕熱多雨,以水田為主;北方降水偏少,氣溫略低,以旱地為主.
(2)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3)阜陽地區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處于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整體上農作物熟制接近一年兩熟.
故答案為:(1)①;②;(2)東南沿海;西北內陸;暖溫;亞熱;一年兩熟.
點評: 考查我國耕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理解記憶.
(2015山東濟寧)22.我國某 地新農村建設發展迅速,如下圖所示。十年來,在生態環境、經濟等方面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5分)?

十年前                           現在

(1)該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
(2)圖中甲、乙兩地河流流速較快的是         。?
(3)十年前該地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         業。?
(4)目前 ,許多企業到該地投資建廠,這主要得益于該地         條件的改善。?
(5)近十年來,該地植 被的變化對河流有什么影響?                           。
答案;⑴北方(3分)
⑵甲(3分)
⑶農(種植)(3分)
⑷交通(3分)(“環境”也可)
⑸泥沙含量不斷減少(3分)(“水量增加”也可)
27.(2015•萊蕪)2015年5月26日,習近平對耕地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實行最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閱讀我國耕地有關資料,回答問題.
 
讀圖分析:
(1)結合材料,歸納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特點.
(2)簡述2009~2015年我國耕地數量的變化趨勢,并結合實際分析原因.
(3)從氣候和地形類型兩個方面概括我國耕地分布特點.
歸納總結:
(4)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發展農業過程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發揮當地的自然條件優勢;為確保糧食安全,我國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嚴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
拓展應用:
 
(5)在如圖中找到并描繪出我國種植業與畜牧業分布區的界線.
(6)參照如圖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內容.
解答: 解:(1)結合圖可知,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耕地少,難利用的土地多,后備耕地不足;優等耕地少,耕地質量較差.
(2)結合統計圖可知,耕地面積總的趨勢減少.原因是建設用地、災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鹽堿化等)、生態耕地、農業結構調整等.
(3)從氣候方面: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濕潤和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從地形區上看:我國耕地主要集中在東部的平原、丘陵盆地.
(4)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的后備土地資源少.因此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5)我國種植業與畜牧業分布區界線大體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
(6)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生產力高,集中了全國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到三熟.
故答案為:(1)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耕地少,難利用的土地多,后備耕地不足;優等耕地少,耕地質量較差.
(2)耕地面積總的趨勢減少.建設用地、災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鹽堿化等)、生態耕地、農業結構調整等.
(3)氣候:東部濕潤和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地形區:主要集中在東部的平原、丘陵盆地.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5)我國種植業與畜牧業分布區的界線大體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
(6)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到三熟;適宜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經濟作物是油菜、棉花.

三、水資源
(2015•菏澤)2015年12月12日,歷時11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疏送95億立方米的水量,相當于 條黃河,讀圖,完成17?18題.
 
17.(1分)已建成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途徑了兩個省,兩省的簡稱是( 。
①晉②冀③魯④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答: 解:圖中所示已建成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途徑河南省和河北省,其簡稱依次是豫和冀.
故選:D.
18.(1分)該工程( 。
  A. 從根本上解決了受水地區的缺水問題
  B. 緩解了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C. 緩和了華北地區的洪澇災害
  D. 消除了京津地區水污染問題
解答: 解:中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有必要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把水資源較豐富流域的水調至水資源緊缺的流域,以彌補缺水地區的用水不足.近幾十年來,中國進行了多項跨流域調水工程.目前正在興建的南水北調工程,屬于中國最大規模的跨流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將把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以緩解當地的缺水問題.
故選:B.
19.(2015•聊城)我國黃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緊張,其主要原因是( 。
  A. 不重視修建水庫蓄水
  B. 流域面積小,河流稀少
  C. 耕地面積較大,且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但水資源不足
  D. 水資源浪費嚴重,人們的節水意識淡薄
解答: 解:我國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其徑流量卻占全國總徑流量的80%以上;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但不足全國總徑流量的20%.特別是黃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而水資源約占全國的6%,用水十分緊張,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
故選:C.
(2015•臨沂)讀“我國主要大型水電站分布示意圖”,完成16?17題.
 
16.(2分)我國大型水電的分布特點是( 。
  A. 主要分布在地勢的第一階梯上
  B. 主要分布在地勢的第二階梯上
  C. 主要分布在地勢的第三階梯上
  D. 主要分布在地勢階梯交界地帶
解答: 解: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狀分布,許多河流在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大型水電的分布在階梯交界地帶.   
故選:D.
(2015•青島)讀圖南水北調工程示意圖,完成19?20題.
 
19.(1分)從丹江口水庫到北京沿線依次經過省市的簡稱是( 。
  A. 鄂、豫、冀、京 B. 鄂、冀、豫、京 C. 鄂、豫、京、冀 D. 豫、鄂、冀、京
解答: 解:湖北省的簡稱是鄂,河南省的簡稱是豫,河北省的簡稱是冀,北京市的簡稱是京,故A符合題意.故選:A.
20.(1分)北京所在的干濕地區( 。
  A. 濕潤地區 B. 半濕潤地區 C. 干旱地區 D. 半干旱地區
解答: 解:北京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季風區,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故選:B.
 21.(1分)南水北調工程能夠反映出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 。
  A. 地區分布不均衡 B. 季節分配不均衡
  C. 年際變化大 D. 總量大,人均少
解答: 解:由于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平衡,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如引黃濟青工程,將黃河水調進青島市,以解決青島市供水不足的問題.目前規劃上馬的南水北調工程,將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
故選:A.
(2015威海)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于2015年12月12日正式提閘通水,結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示意圖”(圖6),完成15, 16題.
   
 15.南水北調從長江流域調水,是因為
    A.土地資源南方多,北方少    B.人口分布北方多,南方少
    C.水資源夏秋多,冬春少      D.水資源南方多,北方少
16.下列對南水北調中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目前從長江三峽引水北上     B.主要位于我國第二級階梯.
    C.沿京廣鐵路線西側向北輸水  D.經過鄂、魯、.冀、津、京五省市
答案:15.D  16.C
29.(2015•濱州)讀下圖,回答問題.
甲圖:我國東部地區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線分布圖.
乙圖:我國北部水資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國總量百分比圖.
 
(1)據甲圖分析,我國南、北方地區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小的是     。戏交虮狈剑┑貐^.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戏交虮狈剑┑貐^.
(2)甲圖中A地降水季節分配特點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時容易造成      災害.
(3)乙圖中水資源總量最少的地區是     。
(4)乙圖中水資源最緊張的地區是      地區,人為原因是     。
(5)為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狀況而修建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是     。
考點: 降水量的地區分布特點與成因;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分析: (1)我國水資源在時間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一般來說,夏半年連續4個月的徑流量要占年徑流量的60%~80%.
(2)我國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具體表現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點.
解答: 解:(1)據甲圖分析,我國南、北方地區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小的是北方地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北方地區.
(2)圖中A地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溫多雨.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5%左右,所以旱澇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非常不利.
(3)乙圖中水資源總量最少的地區是西北地區,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4.8%.
(4)乙圖中黃河、海河、 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而水資源約占全國的7%左右,用水十分緊張,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
(5)由于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平衡,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如引黃濟青工程,將黃河水調進青島市,以解決青島市供水不足的問題.目前規劃上馬的南水北調工程,將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入缺水 的華北、西北地區.
故答案為: (1)北方;北方;(2)旱澇;(3)西北地區;(4)黃淮海;耕地多,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5)南水北調.
33.水是生命之源,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嚴重的國家。讀“中國徑流帶分布”圖和“中國各省級行政區人均水資源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
(2)人均水資源非常缺乏的省區大部分位于          帶(徑流帶)內,這些省區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至少兩點,2分)。
(3)青藏高原地區人均水資源屬于                    的省區,是因為                                           。
考點: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特點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際變化大.
解答: 解:(1)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2)圖中所示人均水資源非常缺乏的省區大部分位于缺水帶內,這些省區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量大;
(3)青藏高原地區人均水資源屬于非常豐富的省區,是因為該地區地廣人稀,青藏地區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
故答案為:
(1)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2)缺水;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量大;
(3)非常豐富;該地區地廣人稀.
27.(2015•臨沂)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_ 2015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緩解了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困難.
材料二“南水北調工程中線路線圖”(圖1)、“南水北調中線地形剖面示意圖”(圖2)和“我國南北方水土組合狀況比較圖”(圖3).
 
(1)圖中所示的鐵路線是      .
(2)從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及生產生活用水現狀等方面,談一談南水北調的必要性.
(3)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相比,中線工程的一大特點是全線基本實現自流輸水,輸水成本低.中線能自流輸水的原因是     。
(4)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區是      該地形區突出的生志環境間題是     。
(5)為緩解北方地區用水緊張,除南水北調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環利用
③積極發展節水農業,修建水庫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進鉆探技術,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
⑤加強宣傳,提高節水意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解答: 解:讀圖分析可知:
(1)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中國鐵路運輸的地位尤為突出.縱橫交錯的鐵路分布全國各地,并與公路、河道、航空港相連,構成了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從圖中可以看出,所示的鐵路線是京廣線,與隴海線交匯于鄭州,與長江交匯于武漢.
(2)我國水資源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我國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其徑流量卻占全國總徑流量的80%以上;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但不足全國總徑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區缺水尤為嚴重.華北地區的耕地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而水資源約占全國的6%,用水十分緊張,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因此,南水北調很必要.
(3)南水北調中線方案自丹江口水庫引水通過鄭州市石家莊市直達北京、天津,由于地勢南高北低的原因水可以直流.
(4)太行山以東為華北平原,以西為黃土高原,據歷史考證,黃土高原這里曾是塬面廣闊,溝壑稀少,植被豐茂的地區,由于黃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氣候等特點,以及長期的不合理的生產方式,使得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現象嚴重.
(5)為緩解北方地區用水緊張,除南水北調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興修水庫,同時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等.
故答案為:(1)京廣線;(2)我國水資源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我國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其徑流量卻占全國總徑流量的80%以上;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但不足全國總徑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區缺水尤為嚴重;華北地區的耕地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而水資源約占全國的6%,用水十分緊張,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3)地勢南高北低;(4)黃土高原;水土流失;(5)B.
四、海洋資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287015.html

相關閱讀:地理寒假作業答案人教版
2018年初中地理畢業質量檢測試題(光澤縣附答案)
2015年初中質檢地理試卷(附答案)
2012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地理試題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12年贛州市中考地理試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