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理中考復習二輪專項練習-中國的經濟發展
一、選擇題
1.武漢周邊地區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水電站,盛產棉花,由此可推導出以武漢為中心的工業帶是我國( )工業的重要基地。
A.鋼鐵、煤炭 B.鋼鐵、輕紡
C.火電、冶金 D.石化、汽油
2.某省不但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而且還是我國甜菜種植基地,該省是( )
A.黑龍江 B.河北 C.新疆 D.廣東
3.以下不能反映地理與生產建設關系的是( )
A.華北平原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小麥
B.在內蒙古建設牛奶加工廠
C.海南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D.西班牙的斗牛比賽
4.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 )
A.遼中南地區 B.珠江三角洲地區
C.京津唐地區 D.長江三角洲地區
5.中國硅谷是( )
A.上海浦東 B.北京中關村
C.陜西楊凌 D.廣東深圳
6.有10萬噸東北大米從沈陽運往廈門,選擇下列哪一種交通方式比較合適( )
A.公路 B.海運 C.空運 D.鐵路
7.暑假期間,乘船從天津到海南島旅游。關于沿途的所見所聞不可信的是( )
A.渤海沿岸鹽場較多
B.在渤海中開采海底石油
C.黃河注入黃海中,導致海水大面積泛黃
D.華南沿海地區一些工廠把生產污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海洋環境污染
8.下列地區中高新產業聚集現象不明顯的地區是( )
A.長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中朝邊貿地區 D.環渤海地區
9.具有知識產權和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是( )
①石油化學工業、電力工業 ②電子和信息類、生物技術類
③電力信息業、旅游業 ④新材料、新能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國下列各地區的作物生產,灌溉水源條件是其主要影響因素的是( )
A.江南丘陵的的茶園 B.遼東丘陵的蘋果生產
C.寧夏平原的水稻生產 D.海南島的天然橡膠生產
11.我因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顯差異,主要是由于( )
A.土地條件的顯著差異 B.氣候條件的顯著差異
C.種植習慣的顯著差異 D.技術條件的顯著差異
12.下列鐵路干線,既有一般鐵路線路,又有高速鐵路的是( )
A.隴海線 B.京包—包蘭線
C.包成一成昆線 D.京廣線
13.在日照做海鮮生意的張先生,經常往臨沂運輸很多的海鮮,他可能選擇的運輸工具是( )
①輪船 ②飛機 ③鐵路帶有冷藏的火車 ④公路冷藏汽車
A.④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4.第41屆世界園藝博覽會于2011年4月28日在陜西西安開幕,于10月22日結束。山東德州的小明想坐火車參觀游覽,最合適的路線是( )
A.京廣線—隴海線 B.京滬線—京包線—包蘭線
C.京滬線—隴海線 D.京滬線—滬杭線—浙贛線
15.讀我國四個重要的鐵路樞紐示意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①鐵路是包蘭線
B.②鐵路是京九線
C.③鐵路既是鐵路樞紐,又是省會城市
D.④城市是我國最大城市,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
16.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龍頭”產業是( )
A.鋼鐵,航天設備 B.電子信息類
C.生物技術,紡織 D.計算機軟件,汽車制造
17.環渤海高新科技生產業密集區的中心是( )
A.北京中關村科技園 B.上海高新區
C.深圳高新區 D.西安—楊凌高新區
18.若以接近原料產地方面考慮,呼和浩特紡織工業應為( )
A.棉紡織工業 B.毛紡織工業
C.麻紡織工業 D.絲紡織工業
19.關于我國能源工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北方以水電為主,南方以火電為主
B.煤碳是我國第一大能源,江西省的煤炭產量最大
C.黑龍江省的大慶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油工業基地
D.三峽水電站的電能主要用于大西北的開發
二、填空題
20.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鐵路干線名稱: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2)工業基地: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3)圖中,航線A—B可能運輸的貨物為_________。
A.急救藥品 B.柑橘 C.天然氣 D.煤炭
(4)①-⑥中,均全線開通高速鐵路的是_________ (多選題)。
21.讀我國耕地類型圖,完成下列各題。
區域A為 (耕地類型),區域B為 (耕地類型),兩區域大致以 一線為界,這條地理界線與我國 mm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貴州省位于此線以 (填南或北)糧食作物主要是 。
22.根據下表中的信息,回答問題。
商品糧基地類型 A B C D
占全國比重(%) 耕地面積 40.17 6.82 23.43 29.58
農業人口 19.91 4.7 28.5 46.89
糧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積溫(℃) 2500~2800 2000~2500 4200~4500 4500~800
年降水量(mm) 400~500 ?250 850~1000 1000~1900
(1)表中四個字母分別表示我國四類商品糧基地,它們是西北干旱區、黃淮平原區、東北低產區和南方高產區,判斷:A屬______區,B屬______區,C屬______區,D屬______區。
(2)D地與A地相比,D地熱量條件較________,因為________;D地的年降水量______于A地,D地的糧食商品率_____于A地,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
(3)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的商品糧基地屬于上述四類商品糧基地中的哪一類?________。這類地區農業生產自然條件方面的決定性因素是_________。
四、填表題
23.打對勾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選擇的運輸方式(6分)
貨物類別數 起點到終點 公路 河運 海運 航空 管道 鐵路
兩箱急救藥 北京-拉薩
五十噸鋼材 天津-上海
十萬噸大米 武漢-上海
一噸活魚 密云水庫-北京
一萬噸海鹽 上海-濟南
仟萬噸石油 遼陽—大連
五、判斷題
24.六盤水市在工業發展方面有著自然資源上的優勢。 ( )
25.西部地區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
26.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是公路運輸。
27.讀右圖,回答問題:(每空1分,共9分)
(1)圖中A市所屬溫度帶是 ,B市所在的干濕地區是 。
(2)夏季B、D兩市溫度較高的是 ,原因是 ;晝夜溫差較大的是 ,該市所在地區特色農作物是 。
(3)C所在地理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特點是 ,該地區的農業特色是 ,影響該農業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28.東南丘陵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地勢相對較高的地區,適合竹筍生長。 ( )
六、綜合題
2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城市: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___。
特別行政區:③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⑦是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解析】
試題分析:
武漢周邊地區有鐵礦資源、水電站,我們可以利用其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和水能資源發展鋼鐵,該地棉花產量大,我們可以利用棉花可以發展棉紡織業,故本題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2.A
【解析】
試題分析: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東北的省份,其地表結構呈山環水繞、平原居中的特點。松嫩平原是居有全國意義的小麥、玉米、大豆、甜菜生產基地,故本題選A。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3.D
【解析】
試題分析:
華北平原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小麥,海南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反映的是地理與糧食生產的關系,在內蒙古建設牛奶加工廠,反映的是地理與畜牧業的關系,西班牙的斗牛比賽是一種傳統體育運動,是一種文化,并不能反映地理與生產之間的關系,故本題選D。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地理與生產的關系。
4.D
【解析】
試題分析:我國在沿海地區自北向南分布著四大工業基地,分別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北方因有豐富的能源及其他資源,所以大都以重工業為主,而南方兩個工業基地缺乏能源及其他資源,分布著許多輕工業,而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擁有廣闊的市場,交通十分便利,腹地面積廣,所以成為了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
5.B
【解析】
試題分析:硅谷意思是高科技公司密集的地方,最早是稱美國的加利福尼亞高科技公司密集的地方,后來引用到全世界,我國的硅谷,就是北京中關村,因為在中關村,擁有全國一人流的高等院校,擁有高科技人才,所以分布了許多的高科技公司,被稱為中國的“硅谷”,故選B。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硅谷。
6.B
【解析】
試題分析:選擇交通運輸方式,要考慮貨物的大小,重量、成本等方面因素,大米不易腐爛,可以長途運輸,且10萬噸數量巨大,所有運輸方式中海運是運輸量最大的,而沈陽沒有靠海,可以通過鐵路先運到大連,再從大連到廈門,這樣的話成本低,運輸量大,故選B。
考點:本題考查貨物的運輸方式。
7.C
【解析】
試題分析:渤海灘涂面積廣大,鹽場分布較多,長蘆鹽場就在渤海,A對,渤海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B對,黃河注入渤海,C錯,華南地區工業發達,有可能直接將污水排入海洋之中,故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主要的海洋。
8.C
【解析】
試題分析:
高新產業一般指研究與開發在生產或服務中起關鍵作用的產業部門。當前,從地區布局上看,我國已初步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環渤海地區等各具特色的高技術產業帶,故本題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9.C
【解析】
試題分析:
高新技術產業包括: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新材料及應用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海洋工程技術;核應用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新技術10.現代農業技術;其他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其中具有知識產權和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是電子和信息類、生物技術類;新材料、新能源,故本題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10.C
【解析】
試題分析:
農業的發展既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西北地區沙漠廣布,降水短缺,灌溉水源條件是其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因素,故本題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11.B
【解析】
試題分析:
我國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顯差異,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氣候條件存在顯著差異,故本題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12.D
【解析】
試題分析:
京廣鐵路是中國一條從北京市通往廣東省廣州市的鐵路,由1957年通車的武漢長江大橋連接原京漢鐵路(北京至漢口)和原粵漢鐵路(武昌至廣州)而成;京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簡稱“京廣高鐵”)是以客運為主的高速鐵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廣州,經過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6省(直轄市),全程2298公里,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故本題選D。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13.C
【解析】
試題分析:
日照做海鮮生意的張先生,經常往臨沂運輸較多的海鮮,由于貨物屬于容易變質的鮮貨,他適宜選擇的運輸工具是公路冷藏汽車或鐵路帶有冷藏的火車,故本題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14.C
【解析】
試題分析:經過德州的南北鐵路線是京滬線,故從德州到西安首先向南,走的是京滬線,然后轉乘隴海線的火車到達西安,故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主要的鐵路運輸網。
15.C
【解析】
試題分析:①鐵路線是蘭新線,A錯,②鐵路線是京廣線,B錯,③城市是成都,四川省的省會,C對,④城市是上海,我國最大的城市,但不以煤炭為主,D錯,故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主要的鐵路運輸網。
16.B
【解析】
試題分析:A選項中的鋼鐵屬于第二產業,不屬于高新技術產業,A錯,紡織也不屬于高新技術產業,C錯,汽車也屬于第二產業,D錯,故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三大產業的不同。
17.A
【解析】
試題分析: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位于環渤海地區,上海高新區位于滬寧杭地區,深圳高新區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西安—楊凌高新區位于陜西省,故選A。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高新技術分布。
18.B
【解析】
試題分析:內蒙古牧區是我國四大牧區之一,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省會城市,故從靠近原料產地考慮,呼和浩特的工業應靠近毛紡織工業產地。故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影響工業分布的條件。
19.C
【解析】
試題分析:我國北方煤炭資源豐富,尤其是山西省煤炭儲量很大,南方水力資源豐富,故北方以火電為主,南方以水電為主,A和B錯,三峽水電站位于我國西南地區,主要是滿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用電需求,C錯,大慶是我國最大的油田,C對,故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主要資源的分布。
20.
(1)京九線 焦柳線 京廣線 京滬線 京包-包蘭線 隴海線
(2)京津唐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
(3)D
(4)③④
【解析】
試題分析:
(1)我國鐵路網已基本形成,鐵路干線縱貫南北,橫穿東西。據圖可知:①為京九線、②為焦柳線、③為京廣線、④為京滬線、⑤為京包-包蘭線、⑥為隴海線。
(2)我國有四大工業基地: A京津唐工業基地為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B遼中南重工業基地為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C滬寧杭工業基地為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加工基地。
(3)鐵路運輸載運量大,連續性強,行駛速度較高,運費較低,運行一般不受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適合于中長途客貨運輸;公路運輸雖載運量較小,運輸成本較高,但機動靈活性較大,連續性較強,適合于中、短途客運和高檔工農業產品的運輸;水運(包括內河和海上運輸)具有載運量大、運輸成本低、投資省、運行速度較慢、靈活性和連續性較差等特點,適于大宗、低值和多種散裝貨物的運輸;航空運輸具有速度快、投資少、不受地方地形條件限制、能進行長距離運輸等優點,也存在載運量小、運輸成本高、易受氣候條件影響等缺點,適合于遠程客運及高檔、外貿貨物與急需貨物的運輸;管道運輸具有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靈活性較差等特點,適合于輸送量大、貨源比較穩定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和其他液態、氣態物資,所以圖中,航線A—B可能運輸的貨物為煤炭,故本題選D。
(4)據圖可知:圖中①-⑥交通運輸線中,③為京廣線,④為京滬線,此兩條線均全線開通高速鐵路。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21.
水田 旱地 秦嶺、淮河 800 南 水稻
【解析】
試題分析:
讀圖可得,區域A為水田,區域B為旱地,兩區域大致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這條地理界線與我國1月平均氣溫的0℃等溫線和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因此,從氣候上說,我國的水田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及濕潤地區,而旱地主要分布在暖溫帶、中溫帶及半濕潤地區,貴州省位于秦嶺—淮河以南,以種植水稻為主.
考點:本題考查秦嶺與淮河的地理區域和地理界線;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
【答案】
(1)東北低產區 西北干旱區 黃淮平原區 南方高產區
(2)好 D 地緯度低、熱量多 大 低 D地人口稠密,人均占有耕地少
(3)B類 灌溉水源
【解析】
(1)解題過程中,應根據積溫和年降水量數據的大小,與題目中四類商品糧基地的地理位置進行對比,就能較快地判斷出四地分別所屬的類型!
(2)兩地間熱量條件的優劣,主要根據其緯度位置高低進行判別。兩地間商品率高低的原因分析,應利用表中農業人口的數量進行判別。
(3)農業生產決定性因素判斷應結合當地具體的自然條件進行分析。
23.3、打對勾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選擇的運輸方式(6分)
貨物類別數 起點到終點 公路 河運 海運 航空 管道 鐵路
兩箱急救藥 北京-拉薩 √
五十噸鋼材 天津-上海 √
十萬噸大米 武漢-上海 √
一噸活魚 密云水庫-北京 √
一萬噸海鹽 上海-濟南 √
千萬噸石油 遼陽—大連 √
【解析】
試題分析:兩箱急救藥從北京到拉薩,時間緊急且較為貴重,應選擇航空,五十噸鋼材從天津至上海,兩地都位于沿海地區,應選擇海運,十萬噸大米從武漢到上海,兩地都位于長江沿岸,應選擇河運,一噸活魚從郊區密云水庫運往北京應選擇公路運輸,一萬噸海鹽從上海至濟南,位于京滬線沿岸,應選擇鐵路,千萬噸石油應選擇管道運輸。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交通運輸的知識。
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交通運輸樞紐;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選擇交通方式的依據:①要了解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速度、運輸價格、運輸量等特點。②要跟據出行(運輸)的目的、貨物的性質、數量、運輸距離、價格、時間效益等情況,選擇不同的運輸方式。
24.√
【解析】
試題分析:六盤水礦產資源豐富.以煤、鐵、鉛、鋅儲量為多.煤儲量居全省之首.六盤水煤田可靠儲量711億噸(2000米以內),探明儲量164億噸(普、詳、精查),垂深1000米以內可靠儲量413億噸,煤種齊全,煤質優良,埋藏淺.因此素有“西南煤!薄ⅰ敖厦憾肌敝u.
考點:本題考查貴州。
25.√
【解析】
試題分析:西部地區干旱區面積廣大,沙漠、戈壁等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生態環境脆弱,因此,西部地區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協調人地關系,注重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考點:該題考查西北地區主要農業區和主要農作物的分布。
26.×
【解析】
試題分析:目前,縱橫交錯的鐵路線分布在全國各地,通向礦山、工廠和城市,并與海港、公路、河道運輸相銜接,構成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且鐵路運輸速度較快,運量也較大,因此鐵路運輸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考點:該題考查各種主要運輸方式的特點。
27.
(1)暖溫帶 濕潤區
(2)B B地海拔低氣溫高,D地海拔很高氣溫低 D 青稞
(3)干旱 綠洲農業 水源
【解析】
試題分析:
(1)從圖中看出,A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北,位于暖溫帶;B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屬于亞熱帶,降水豐富,是濕潤地區.
(2)從圖中看出,B地海拔低,氣溫高,D地海拔很高,氣溫低,且晝夜溫差較大,該地的特色農作物是青稞.
(3)從圖中看出,C地深居內陸,降水稀少,其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影響該農業分布的主導因素是水源,其農業屬于綠洲農業.
考點:本題考查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我國干濕地區的分布.
28.對
【解析】
試題分析:東南丘陵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又有大量的低山丘陵,地勢相對較高的地區,適合竹筍生長。
考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29.
(1)①廣州;②珠海;④深圳;③澳門;⑤香港
(2)珠江。
【解析】
試題分析:
(1)此圖是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上這些城市位于珠江入?,香港毗鄰深圳,位于珠江口的東側,而澳門毗鄰珠海,位于珠江口的西側。
(2)珠江在廣東省入海,因其地勢平坦,河道眾多,形成了珠江三角洲。
考點:本題考查珠江三角洲的城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297112.html
相關閱讀:2012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地理試題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15年初中質檢地理試卷(附答案)
2012年贛州市中考地理試題(附答案)
2018年初中地理畢業質量檢測試題(光澤縣附答案)
地理寒假作業答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