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及其特性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下列情況中,鐵塊的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
A.鐵塊磨掉一個角 B.鐵塊熔化成鐵水
C.鐵塊軋成薄鐵片 D.鐵塊從地球運到月球
2.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與原來一箱汽油相比較,大小變為原來一半的物理量是( 。
A.質量 B.密度 C.熱值 D.比熱容
3.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給全球的觀眾進行授課,她在聶海勝的配合下,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聶海勝把氣體注入水球中,形成了幾個氣泡并停留在水球里,氣泡并沒有上。旅媸菐孜煌瑢W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小雨認為水球在太空中失去了質量,也失去了重力 ,所以氣泡不會上浮
B.小麗認為水球在太空中沒有失去質量,氣泡不會上浮是因為氣泡內的氣體質量太小
C.小可認為若用鐵球代替氣泡,則會看到鐵球在水球中向下掉落
D.小翔認為太空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氣泡可停留在任何位置,在水球中也是一樣,不會上浮
4.同一密封袋裝食品,分別位于不同海拔處,表現出不同的外形,如圖甲和乙所示.該食品袋內一定不變的量是( )
A.質量 B.溫度 C.密度 D.體積
5.裝滿 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結冰后會使玻璃瓶破裂,由水變成冰的過程中( 。
A.質量不變,密度變小 B.密度變大,體積變大
C.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D.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6.如圖,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為全國青少 年進行太空授課,對“天宮一號”情景的描述和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授課過程中,王亞平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
B.由于物體質量不變,太空中可以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
C.被王亞平拉伸的彈簧具有彈性勢能
D.太空授課的畫面是通過電磁波傳到地面的
7.一瓶礦泉水放在冰箱冷凍室里,過一段時間,水全部結成冰.則水結冰后( 。
A.質量變小 B.密度變大 C.質量不變 D.密度不變
8.夏天來了,小梅喜歡自制冰棒,她將一杯100g的水放入冰箱,水完全結冰后,其質量( 。
A.仍是100g B.大于100 g C.小于100 g D.不能確定
9.一瓶礦泉水放入冰箱結冰后,下列物理量不發生改變的是( )
A.密度 B.質量 C.內能 D.比熱容
10.將一放飛到高空未漏氣的橡皮氫氣球從高空拽回地面的過程中,球內氣體的質量與密度的變化情況是( )
A. 質量不變,密度增大 B.質量增大,密度不變
C.質量增大,密度增大 D.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二.填空題(共7小題)
11.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3:4,乙物體的質量是16kg,則甲物體的質量是 kg,乙物體隨航天器飛行到月球上,質量會 。ㄟx填“變小”、“變大”或“不變”).
12.2015年6月18日14時14分“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若“天宮一號”將一盒純牛奶帶上月球,它的質量將 ,這是因為 ,若牛奶的密度為1.2×103 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3.填上適當的單位:
(1)一輛主戰坦克的質量約為45 ;
(2)一個成年人的質量約為70 ;
(3)一杯水的質量約為400 ;
(4)一根火柴的質量約為60 。
14.飛船正常運行期間,處于失重狀態的航天員的質量 。ㄌ睢白兞恕被颉安蛔儭保 T性(填“沒有”或“仍具有”).飛船在太空遨游,它 力的作用(填“受到”或“不受”),你判斷的依據是 。
15.把質量為30千克的物體帶到月球上,它的質量是 ,說明物體的質量不隨 的變化而變化.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 有關.食鹽水的密度是1200千克/立方米,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16.一鐵塊的質量是5千克,若把它軋成鐵板,它的質量 ;若把它帶到月球上時,它的質量 ;若把它放在熔爐里完全熔成鐵水時的質量 。ㄌ钭兇、變小或不變)
17.(2005秋•浦東新區期中)一段粗鐵絲被剪去一小截,這段鐵絲的質量 ,鐵絲的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三.解答題(共3小題)
18.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2008年9月25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七號”飛船,并且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太空行走的愿望.如圖1所示,是我國航天員翟志剛出艙時的英姿,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完成各項任務后,在返回的過程中,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將通過一段黑障區(所謂黑障區就是航天器返回艙返回大氣層時,因表面超高速摩擦形成高溫等離子區導致無線電信號衰減至中斷的飛行區段),這一段時間飛船將“燒成”一個大火球,如圖2所示,而飛船內的宇航員和設備則安然無恙,因為飛船外殼上的燒蝕層先熔化后汽化,從而吸收了大量的熱保護了飛船.
(1)航天員在太空上的質量與在地球上相比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和力可以改變 物體的 。
(3)航天器返回艙返回大氣層時,飛船將“燒成”一個大火球,是將機械能轉化為 .
19.跟地球一樣,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體也會由于星球對它的吸引而受到指向該星球球心的力.如果我們把這些力也叫重力的話,那么,物體在某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僅跟物體本身的質量有關,還跟該星球的質量、半徑等因素有關.由于不同的星球質量和半徑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下表列出的是質量為1kg的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重力/N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同一個物體放在不同星球上,質量 ,重力 ;(填“改變”、“不改變”)
(2)由上表可知,同一物體放在 星受到的重力最大,海王星上g=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3)一宇航員質量為72kg,這個宇航員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100kg的物體,若宇航員到達火星上,那么他在火星上最多能舉起多大質量的物體?
20.物體的質量真的會不變嗎?
在現有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同學們會肯定地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會隨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的,物體的質量是常數.這個認識并沒有錯,但這是對靜止的物體的質量而言.如果對運動的物體而氧物體的質量是否還是始終不變呢?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隨它的運動速度而改變,他的理論是:設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為m0(又稱為靜質量),當它以速度v運動時的質量為m(又稱為動質量),則動質量與靜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以下規律:m= (其中c為光速),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一個靜質量m0=1kg的物體,當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運動時,其動質量分別為:m1=1.0000000000005kg m2=1.15kg,由此可知,物體的動質量比靜質量大,且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其動質量越大.從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對光速而言)范圍內,物體的動質量與靜質量相關甚微,其差值可以忽 略不計,因此在低速范圍內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變的,是常數.但在微觀世界里,由于電子、質子等基本粒子的靜質量都很小,而其運動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這時它們的質量隨速度的改變就不可忽視,關于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將來有機會學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力學知識時,就會進一步深入理解.請根據剛才的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會隨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其質量是指物體的 ,而 會隨物體的運動速度而改變.
(2)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物體兩種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的規律是:m= (其中c為光速),其中m是指 ,m0是指 ,c= 。
(3)在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由于v c,故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不變,是常數.
(4)設m0=100kg,當它以2.4×108m/s的速度運動時,求其動質量,并分析結果,你可得到一個什么結論?
質量及其特性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下列情況中,鐵塊的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
A.鐵塊磨掉一個角 B.鐵塊熔化成鐵水
C.鐵塊軋成薄鐵片 D.鐵塊從地球運到月球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
分析: 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以及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解答: 解:A、把鐵塊切割掉一部分,鐵塊的質量會變小,故A正確;
B、鐵塊熔化成鐵水是改變了鐵的狀態,鐵塊的質量不會變化,故B錯誤;
C、鐵塊軋成薄鐵片是改變了鐵的形狀,鐵塊的質量不會變化,故C錯誤;
D、鐵塊從地球運到月球是改變了鐵塊的位置,鐵塊的質量不會變化,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質量的大小與外界條件無關,只取決于物體本身所含物質的多少.
2.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與原來一箱汽油相比較,大小變為原來一半的物理量是( 。
A.質量 B.密度 C.熱值 D.比熱容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比熱容的概念;燃料的熱值.
專題: 比熱容、熱機、熱值;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
分析: 要解答本題需掌握:①密度和比熱容都是物質的特性,熱值是燃料的特性,只要物質確定,這些性質是不變的;
②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它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
解答: 解:
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所含的汽油減少,所以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但是熱值、密度和比熱容是不會改變的,因為物質確定后,物質的這些特性與質量無關.故B、C、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物質的一些屬性的特點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熱點.
3.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給全球的觀眾進行授課,她在聶海勝的配合下,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聶海勝把氣體注入水球中,形成了幾個氣泡并停留在水球里,氣泡并沒有上。旅媸菐孜煌瑢W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小雨認為水球在太空中失去了質量,也失去了重力,所以氣泡不會上浮
B.小 麗認為水球在太空中沒有失去質量,氣泡不會上浮是因為氣泡內的氣體質量太小
C.小可認為若用鐵球代替氣泡,則會看到鐵球在水球中向下掉落
D.小翔認為太空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氣泡可停留在任何位置,在水球中也是一樣,不會上浮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重力.
專題: 應用題;質量及其測量;重力、彈力、摩擦力.
分析: ①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物體位置、形狀、狀態而變化;
②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物體在太空在不受重力作用;
解答: 解:
A、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在太空中質量不變,故A錯誤;
B、氣泡是否上浮取決于所受重力與浮力的大小關系,不B錯誤;
C、物體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所以鐵球也不會下落,故C錯誤;
D、太空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物體不會受浮力作用,氣泡可停留在任何位置,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熟練掌握質量是屬性,牛頓第一定律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4.同一密封袋裝食品,分別位于不同海拔處,表現出不同的外形,如圖甲和乙所示.該食品袋內一定不變的量是( )
A.質量 B.溫度 C.密度 D.體積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
分析: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所含物質多少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無關;
(2)一定質量的氣體,密度與體積成反比;氣體質量一定,密度變化引起體積變化.
解答: 解:A、同一密封的袋裝食品,不管它處于什么地方,其質量與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溫度無關,因此袋內的氣體質量不變,該選項符合題意;
B、同一地點,高度變化,溫度也可能變化,食品袋內的溫度也可能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乙圖食品袋的體積在變大,在質量不變時,體積變大,密度會變小,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見,包裝袋的體積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氣體密度、壓強與體積的關系以及質量的特點,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5.裝滿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結冰后會使玻璃瓶破裂,由水變成冰的過程中( )
A.質量不變,密度變小 B.密度變大,體積變大
C.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D.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內能的概念.
專題: 應用題;分子熱運動、內能;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
分析: 水在0~4℃之間具有熱縮冷脹的特點,所以一定質量的水結冰體積膨脹,密度變。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都無關.
解答: 解: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狀態變化,裝滿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結冰后質量不變,體積變大,由ρ= 可知,密度變小,故會使玻璃瓶破裂,
故選:A.
點評: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6.如圖,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為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對“天宮一號”情景的描述和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授課過程中,王亞平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
B.由于物體質量不變,太空中可以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
C.被王亞平拉伸的彈簧具有彈性勢能
D.太空授課的畫面是通過電磁波傳到地面的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電磁波的傳播;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專題: 社會熱點綜合題.
分析: (1)在判斷物體的運動還是靜止的時候,可以選擇任意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只不過這個物體一旦被選擇為參照物,就被假定為靜止了.
(2)質量與物體的位置、狀態等無關;物體在天空中要失重;
(3)拉長的彈簧具有彈性勢能;
(4)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解答: 解:A、授課過程中,王亞平相對于地球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是運動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天平是利用物體對它托盤的壓力來測量的,而這個力來自物體本身的重力,物體在太空要失重,所以在天空不能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故B錯誤,符合題意;
C、被王亞平拉伸的彈簧具有彈性勢能,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太空授課的畫面是通過電磁波傳到地面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7.一瓶礦泉水放在冰箱冷凍室里,過一段時間,水全部結成冰.則水結冰后( 。
A.質量變小 B.密度變大 C.質量不變 D.密度不變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密度與溫度.
專題: 應用題;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
分析: ①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和位置無關;
②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與質量、體積無關,與物質種類和狀態、溫度有關.
解答: 解:
水結冰的過程中,狀態發生變化,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體積膨脹,密度減。
故選:C.
點評: 此題考查學生對質量、密度、比熱容影響因素的掌握情況,知道質量與狀態無關,密度、比熱容與狀態有關,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8.夏天來了,小梅喜歡自制冰棒,她將一杯100g的水放入冰箱,水完全結冰后,其質量( )
A.仍是10 0g B.大于100 g C.小于100 g D.不能確定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專題: 應用題;質量及其測量.
分析: 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物體由物質組成,物質是組成物體的材料,只與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溫度無關.
解答: 解: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物體由物質組成,物質是組成物體的材料,只與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溫度無關,故將一杯10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結冰后,其質量仍然是100g.
故選A.
點評: 抓住物理量的概念,深入理解并能運用物理知識進行判斷其是否變化.質量是屬性,只與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溫度無關.
9.一瓶礦泉水放入冰箱結冰后,下列物理量不發生改變的是( 。
A.密度 B.質量 C.內能 D.比熱容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
分析: 一瓶礦泉水放入冰箱結冰后,密度變小,體積變大,比熱容和內能也會變化,只有質量是不變的.
解答: 解:
礦泉水結冰后,溫度降低,內能減小,密度變小,比熱容變小.質量是不變的,因為質量是物質的屬性,不隨狀態變化.
故選B.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密度、質量、內能和比熱容的特點,應該熟悉它們發生變化所需要的條件.
10.將一放飛到高空未漏氣的橡皮氫氣球從高空拽回地面的過程中,球內氣體的質量與密度的變化情況是( )
A.質量不變,密度增大 B.質量增大,密度不變
C.質量增大,密度增大 D.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專題: 密度及其應用.
分析: ①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位置、狀態、形狀、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②氣體的質量一定時,體積越大,密度越小;
③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
解答: 解:氣球下降過程中,只是位置的改變,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氣球下降過程中,氣球外的氣壓增大,為保證內外壓強相等,所以球的體積減小來增大球內壓強,氣體的質量不變,體積變小,所以密度變大.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而變化、質量一定時,體積越大,壓強越小,密度越小等知識點.
二.填空題(共7小題)
11.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3:4,乙物體的質量是16kg,則甲物體的質量是 12 kg,乙物體隨航天器飛行到月球上,質量會 不變。ㄟx填“變小”、“變大”或“不變”).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分析: 根據甲乙物體質量之比可直接求出甲物體的質量,然后根據質量及其特性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 解:設甲物體的質量為x,則3:4=x:16,
4x=3×16,x=12(kg).
乙物體隨航天器飛行到月球上,位置發生了變化,
但它所含物質的多少沒有變化,所以其質量會不變.
故分別填:12;不變.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把握質量的本質,質量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它與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的變化沒有關系.
12.2015年6月18日14時14分“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若“天宮一號”將一盒純牛奶帶上月球,它的質量將 不變 ,這是因為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若牛奶的密度為1.2×103 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將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
分析: (1)質量是指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它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質量、體積的變化一般不會引起密度的變化,只有氣體在膨脹和被壓縮時,密度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解答: 解:(1)“天宮一號”將一盒純牛奶帶上月球,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但是含有物質的多少沒有變,所以質量不變,因為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由于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所以喝掉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不變.
點評: 熟知質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類題的基礎,同時還要準確分析題目中所舉的實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變化,是位置、形狀、狀態、體積、溫度等等,再進一步分析這種變化是否會引起質量和密度的改變.
13.填上適當的單位:
(1)一輛主戰坦克的質量約為45 t ;
(2)一個成年人的質量約為70 kg;
(3)一杯水的質量約為400 g ;
(4)一根火柴的質量約為60 mg。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
分析: 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質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質量單位的認識,必要時進行適當的計算,填上符合實際的單位.
解答: 解:
(1)坦克的質量非常大,在45t左右;
(2)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成年人的質量比中學生大一些,在70kg左右;
(3)一杯水的體積在400cm3左右,質量為m=ρV=1.0g/cm3×400cm3=400g;
(4)一元硬幣的質量在6g左右,一盒火柴約100根,質量與一元硬幣差不多,所以一根火柴的質量大約為 =0.0 6g=60mg.
故答案為:(1)t;(2)kg;(3)g;(4)mg.
點評: 質量的估測,需要我們熟悉常見物體的質量大小,以它們為標準對研究對象的質量作出判斷.如:一個雞蛋的質量在60g左右,一個蘋果的質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質量在0.5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質量在5t左右, 等等.
14.飛船正常運行期間,處于失重狀態的航天員的質量 不變。ㄌ睢白兞恕被颉安蛔儭保∪跃哂小T性(填“沒有”或“仍具有”).飛船在太空遨游,它 受到 力的作用(填“受到”或“不受”),你判斷的依據是 飛船的運動狀態時刻在改變。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
專題: 應用題;質量及其測量;運動和力.
分析: (1)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的改變而改變,一切物體具有慣性;
(2)飛船在太空遨游時,它的運動狀態時刻在改變,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解答: 解:
(1)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當物體的位置發生改變時,物體的質量不發生變化;慣性是一切物體所固有的一種屬性,物體只要有質量,就會有慣性.而任何物體都是有質量的.所以任何物體都有慣性,故飛船仍具有慣性;
(2)從題意中可以知道,飛船在太空遨游時,它的運動狀態在不斷的改變,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故答案為:(1)不變;仍具有;(2)受到;飛船的運動狀態時刻在改變.
點評: 題是一道質量、力的綜合性的題目,把握好質量的屬性、力與運動的關系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5.把質量為30千克的物體帶到月球上,它的質量是 30kg ,說明物體的質量不隨 位置 的變化而變化.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 種類 有關.食鹽水的密度是1200千克/立方米,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1m3鹽水的質量是1200kg .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
分析: ①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無關;
②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解答: 解:
①把質量為30千克的物體帶到月球上,物體的位置發生變化,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仍然是30kg;
②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③食鹽水的密度是1200kg/m3,意義是:1m3鹽水的質量是1200kg.
故答案為:30kg;位置;種類;1m3鹽水的質量是1200kg.
點評: 此題考查了質量和密度的特點,把握影響因素,剔除無關因素,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16.一鐵塊的質量是5千克,若把它軋成鐵板,它的質量 不變。蝗舭阉鼛У皆虑蛏蠒r,它的質量 不變 ;若把它放在熔爐里完全熔成鐵水時的質量 不變。ㄌ钭兇、變小或不變)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分析: 質量是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物質質量的大小與外界條件無關,只取決于物體本身所含物質的多少.
解答: 解: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無關只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
故答案為:不變,不變,不變.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性質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17.(2005秋•浦東新區期中)一段粗鐵絲被剪去一小截,這段鐵絲的質量 變小 ,鐵絲的密度 不變。ㄟx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
分析: 判斷一個物體質量是否發生變化,關鍵是抓住“物質的多少”是否改變;把握密度的本質,鐵這種物質沒變,其密度就不會改變.
解答: 解:一段粗鐵絲被剪去一小截后,所含物質的變少了,但單位體積的鐵絲所含鐵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說其質量變小,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變小;不變.
點評: 質量和密度都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是今后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要求正確把握,深入理解.
三.解答題(共3小題)
18.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2008年9月25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七號”飛船,并且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太空行走的愿望.如圖1所示,是我國航天員翟志剛出艙時的英姿,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完成各項任務后,在返回的過程中,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將通過一段黑障區(所謂黑障區就是航天器返回艙返回大氣層時,因表面超高速摩擦形成高溫等離子區導致無線電信號衰減至中斷的飛行區段),這一段時間飛船將“燒成”一個大火球,如圖2所示,而飛船內的宇航員和設備則安然無恙,因為飛船外殼上的燒蝕層先熔化后汽化,從而吸收了大量的熱保護了飛船.
(1)航天員在太空上的質量與在地球上相比 不變。ㄟx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3)航天器返回艙返回大氣層時,飛船將“燒成”一個大火球,是將機械能轉化為 內能 .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專題: 分子熱運動、內能;質量及其測量;運動和力.
分析: (1)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決定于物質的多少,與物體位置沒有關系;
(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
力的作用效果有二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物體的形狀;
(3)改變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外界對物體做功,改變內能的本質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解答: 解:
(1)航天員從地球到達太空,位置發生變化,但其質量與位置無關,所以不變;
(2)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拉動繩子對繩子產生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繩子對航天員產生反作用力,從而可以返回軌道艙;在力的作用下,航天員的狀態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航天器返回艙返回大氣層時,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飛船將“燒成”一個大火球,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故答案為:(1)不變;(2)相互;運動狀態;(3)內能.
點評: 此題以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為素材,考查了質量的特點、力的作用相互性及作用效果、機械能與內能的轉化,體現了物理規律與科技前沿的密切聯系.
19.跟地球一樣,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體也會由于星球對它的吸引而受到指向該星球球心的力.如果我們把這些力也叫重力的話,那么,物體在某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僅跟物體本身的質量有關,還跟該星球的質量、半徑等因素有關.由于不同的星球質量和半徑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下表列出的是質量為1kg的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重力/N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同一個物體放在不同星球上,質量 不改變 ,重力 改變 ;(填“改變”、“不改變”)
(2)由上表可知,同一物體放在 木 星受到的重力最大,海王星上g= 11N/kg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1.0N。
(3)一宇航員質量為72kg,這個宇航員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100kg的物體,若宇航員到達火星上,那么他在火星上最多能舉起多大質量的物體?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重力.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重力、彈力、摩擦力.
分析: (1)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與物體所處的位置無關;物體由于受到星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是重力,隨星球吸引力的不同,物體受到的重力不同;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物體在哪個星球上受到的重力最大;根據對g物理量意義的掌握分析答題;
(3)宇航員的最大舉力是不變的,根據宇航員在地球上舉起的物體,求出宇航員的舉力,然后求出他 在火星上能舉起的物體質量.
解答: 解:(1)質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隨物體所處位置的改變而變化,同一個物體放在不同星球上,質量不改變;由表中數據可知,物體在不同的星球上受到的重力改變;
(3)由表中數據 可知,同一物體在木星上受到的重力最大;
海王星上g=11.0N/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1.0N;
(3)在地球上100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100kg×9.80N/kg=980N,舉起重物時,
宇航員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物體重力,則該宇航員的最大舉力F=980N;
它在火星上能舉起的最大物體質量m= = = ≈260.6kg.
故答案為:(1)不改變;改變;
(2)木;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1.0N;
(3)該宇航員在火星上最多能舉起260.6kg的物體.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知道物體質量與重力間的關系、認真分析表中數據,即可正確解題.
20.物體的質量真的會不變嗎?
在現有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同學們會肯定地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會隨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的,物體的質量是常數.這個認識并沒有錯,但這是對靜止的物體的質量而言.如果對運動的物體而氧物體的質量是否還是始終不變呢?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隨它的運動速度而改變,他的理論是:設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為m0(又稱為靜質量),當它以速度v運動時的質量為m(又稱為動質量),則動質量與靜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以下規律:m= (其中c為光速),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一個靜質量m0=1kg的物體,當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運動時,其動質量分別為:m1=1.0000000000005kg m2=1.15kg,由此可知,物體的動質量比靜質量大,且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其動質量越大.從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對光速而言)范圍內,物體的動質量與靜質量相關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低速范圍內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變的,是常數.但在微觀世界里,由于電子、質子等基本粒子的靜質量都很小,而其運動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這時它們的質量隨速度的改變就不可忽視,關于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將來有機會學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力學知識時,就會進一步深入理解.請根據剛才的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會隨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其質量是指物體的 靜質量 ,而 動質量 會隨物體的運動速度而改變.
(2)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物體兩種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的規律是:m= (其中c為光速),其中m是指 動質量 ,m0是指 靜質量 ,c= 3×108m/s。
(3)在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由于v 遠小于 c,故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不變,是常數.
(4)設m0=100kg,當它以2.4×108m/s的速度運動時,求其動質量,并分析結果,你可得到一個什么結論?
考點: 質量及其特性.
專題: 質量及其測量.
分析: (1)靜質量指物體靜止時的質量,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2)動質量指物體運動時的質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會隨著物體的速度變化而變化.
(3)根據題干中提供的信息,確定公式m= 中各個符合所代表的物理量.
(4)根據公式m= ,就可以計算出物體的動質量.
解答: 解:(1)我們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會隨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其質量是指物體的靜質量,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隨它的運動速度而改變;
(2)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設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為m0(又稱為靜質量),當它以速度v運動時的質量為m(又稱為動質量),則動質量與靜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以下規律:m= (其中c為光速,c=3×108m/s);
(3)在低速(相對光速而言)范圍內,物體的動質量與靜質量相差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低速范圍內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變的,是常數.
(4)將m0=100kg,V=2.4×108m/s代入公式m= 得,m=167kg;由計算結果可知:當物體速度接近光速時,其動質量顯著大于靜質量,其質量隨速度而改變就不可忽視了.
故答案為:(1)靜質量、動質量;
(2)動質量、靜質量;3×108m/s;
(3)遠小于;
(4)動質量為167kg;當物體速度接近光速時,其動質量顯著大于靜質量,其質量隨速度而改變就不可忽視了.
點評: 對于信息給予題,一般提供的都是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重點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融匯貫通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11696.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初三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平谷區)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測試題(教科版有答案)
2018年秋九年級理綜上冊期中調研試題(含答案)
蘇科版初三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3秋初三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測試卷(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