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屆中考地理復習往年試題分類匯編 日本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最新最細湘教版地理分冊分章分節匯編
原創最新五年2007-2012湘教版地理分冊分章分節匯編
七下第三章走近國家 第一節日本
(2007•湖南株洲)二戰期間日本的經濟受到重創,二戰以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日本的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結合有關知識,判斷下列關于日本經濟說法正確的是( )
A.礦產資源豐富 B.經濟特點為“單一商品經濟”
C.人口眾多,產品主要供本國居民消費 D.在國際貿易中獲取的利潤高
【答案】選D。
(2007•湖南常德)讀下列材料及地圖,回答問題。
材料:?
國家.人口(億人).面積(萬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日本.1.27.37.8.

(1) 根據“2000年日本人口與面積統計”,計算出日本的人口密度,并填在表格中 相應的位置。(保留二位小數)?
(2)根據計算出來的日本人口密度,請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括日本人地關系的國情是 。
(3)根據日本工業分布示意圖,判斷日本的工業分布特點是 這樣布局的理由是 。
(4) 日本是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根據圖中板塊分布相關信息,你能解釋是什么原因嗎 。
【答案】(1) 335.98;(2) 地狹人稠(或地少人多或人多地少等意思相近即可得分);?(3) (集中)分布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區)(只要體現出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方可得分);日本礦產資源缺乏,工業沿海分布便于利用其便利的海運,進口工業原料,出口工業產品 (意思相近即可) (4)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或日本位于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或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地震比較頻繁)
(2008•江蘇淮安)地理環境影響經濟發展。日本形成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特征,與 有密切關系
A.氣候溫和濕潤 B.資源貧乏 C.勞動力不足 D.科技落后
【答案】選B。
(2008•湖南湘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某國利用當時國際市場上充足、穩定、價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對工業產品巨大的需求量,利用當時該國國內質量較高、價格較低的勞動力,以及該國有優良港灣的優勢,大力發展本國經濟。據此判斷上述材料的國家是 ( )
A.美國 B.瑞士 C.印度 D.日本
【解析】選D。日本是一個島國,“二戰”后抓住了國際市場價格便宜的燃料、原料這一機遇,充分利用本國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使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2008•山東青島).讀日本經濟結構圖,回答(1)、(2)題

(1)日本經濟結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A.工業 B.農業 C.商業 D.建筑業
(2)有關日本農業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耕地面積狹小 B.農業勞動力不足
C.農業生產水平不高 D.三大農業部門為稻米、畜產、蔬菜
【答案】(1)選A,(2)選C。
(2008•山東威海)關于日本的工業敘述正確的是 ( )
A.大量出口工業原料
B.對外依賴性強
C.原料自供自足
D.工業大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解析】選B。 日本礦產資源十分貧乏,工業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狹小的地區,經濟發達地區所生產的工業品主要傾銷到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狹小,所以對外依賴性強。
(2008•湖南常德)日本是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陽陽認為有下列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中錯誤的是( )
A.海運便利 B.礦產資源豐富
C.發達的科技 D.高素質的勞動力和高效率的管理
【答案】選B
(2008•四川成都)日本是世界上火山、地震頻發的國家,其原因是 ( )
A.位于大洋邊上的島國
B.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C.面積狹小、山地多
D.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上
【解析】選B。日本群島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地震活動頻繁。
(2008•湖北宜昌)下列關于日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
B.日本領土由四大島組成,九州島是最大的島嶼
C.日本氣候溫和、濕潤,平原占國土面積的3/4
D.日本煤、鐵、石油資源豐富,對外貿易發達
【答案】選A。
(2008•廣東東莞)小明去日本旅游回來,下面是他對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項是不真實的( )
A.享受美味生魚片 B.到熱帶雨林探險
C.游富士山,泡溫泉 D.觀賞櫻花
【解析】選B。這是一道對日本綜合考查的題目,日本人愛吃魚,由著名的北海道漁場,是世界著名的漁業大國;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活火山,櫻花是國花,由于日本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和地震,有溫泉1200多處;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馬來群島和剛果盆地,日本全部位于北溫帶,所以到熱帶雨林探險是不真實的。
(2008•湖南益陽)有關日本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近年來,太平洋地帶污染嚴重,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緊張
B.森林覆蓋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出口木材最多的國家之一
C.捕魚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漁業資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因素之一
D.加快擴大海外投資,將一些工業,包括污染較多的工業移向國外
【答案】選B。
(2009•福建漳州)讀下圖,完成(1)、(2)小題

(1)根據三類產業比例構成的情況判斷,該國家最有可能是( )
A.蒙古 B.日本 C.緬甸 D.印度
(2)關于該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低,多平原,耕地面積廣
B.礦產資源豐富,經濟發展迅速
C.海岸曲折,多島嶼,多優良港灣
D.多火山地震,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答案】(1)選B,(2)選C。
(2009•山東煙臺)近年來,日本加大海外投資,不斷地把工廠遷移到國外。據此回答(1)~(3)小題:
(1)對遷入國來說,其好處是( )
①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②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 ③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④提供豐富的資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在日本的外遷企業中,大多是( )
①耗用大量資源的企業 ②需用大量勞動力的企業 ③高新技術企業 ④污染較重的企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國家中,對日本投資建廠最具有吸引力的是( )
A.英國 B.澳大利 C.中國 D.美國
【解析】(1)選A,(2)選B,(3)選C。本題考查了世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聯系與經濟差異,兩者相比較發達國家具有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而發展中國家具備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二者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但發展中國家在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可能要犧牲環境效益。近幾年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海外投資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6.(2009•廣東東莞)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為處于( )
A.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B.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C.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D.美洲板塊和亞歐陸板塊的交界處
【答案】選B。
(2009•山東東營)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 )
A.本國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資源豐富
B.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大
C.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大量出口工業產品
【答案】選D。
(2009•湖南邵陽)日本最大的島嶼是( )
A.北海道 B.四國 C.九州 D.本州
【答案】選D。
9.(2009•山東棗莊)下列對日本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B. 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C.工業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D.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
【解析】選A。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是美國,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二位;該國礦產資源非常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狹長地帶;在日本,火山眾多,地震頻繁,大約每隔3年就要發生一次危害較大的地震,主要是因為日本群島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故A項正確。
(2009•湖南常德)趙悅將平時地理考試中做錯了的試題,用一個筆記本記錄下來,做成了一本錯題集,在他的錯題集中有一道“下列關于日本的說法,正確的是”(選項如下),趙悅更正后的答案是( )
A.日本領土有四大島組成,北海道是最大的島嶼
B.日本氣候溫和濕潤,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C.日本經濟發達主要是因為礦產資源豐富,科技發達,海運便利
D.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答案】選D。
(2010•山東泰安)右圖為“日本略圖”,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日本領土由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大島組成
B.圖中⑤是日本的首都東京,位于瀨戶內海沿岸
C.日本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A大洋沿岸
D.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B海域沿岸
【解析】選C。日本領土除四大島外還包括附近的島嶼;東京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東京灣;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2010•福建龍巖)某班進行地理知識擂臺賽,根據下列 四位同學的敘述,你認為最先被淘汰出局是( )
A. 甲說:“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 ”
B. 乙說:“法國巴黎是世界藝術之都”
C. 丙說:“澳大利亞是個‘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
D. 丁說:“埃及是個沙漠之國,大部份居民是黑種人 ”
【答案】選D
(2010•河北承德).讀日本略圖,回答(1)~(2)題。

 

 

 

 

 

(1).圖中a為( )
A.北海道島 B.本州島 C.四國島 D.九州島
(2).圖中B、C、D、E分別為( )
A.B----中國 B.C----韓國 C.D----朝鮮 D.E----俄羅斯
【答案】(1)A (2)D
(2010•山東菏澤) 讀日本和澳大利亞圖,回答下列問題。

(1)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悉尼位于東京的 方向。(1分)
(2)在礦產資源方面,兩國的主要區別是 。
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礦產主要有 、 。(3分)
(3)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積為0.05公頃,而澳大利亞人均耕地面積近3公頃。請從地形、人口和國土面積的角度分析日本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原因。(3分)
【答案】(1)東南 (2)日本礦產資源缺乏,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 鐵礦石 鋁土礦
(3)日本的國土面積狹小,山地多,平原少;人口眾多;人均耕地較少。
(2010•湖南長沙)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日本略圖
材料二: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地狹人稠,經濟發達。該國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缺乏,絕大多數依賴進口。日本利用便利的海運、發達的科技、高素質的勞動力和高效的管理,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質量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
(1)日本領土由北海道、 、四國、九州及其附近的島嶼組成。
(2)日本主要工業城市大阪、神戶位于 內海沿岸。
(3)日本最高山峰 山是一座著名活火山。
(4)根據材料二提供的信息,提出一個地理問題并作答。
地理問題:
答案:
【解析】該題考查日本的領土組成、工業分布、最高山及對材料的分析整合能力。
【答案】⑴本州 ⑵瀨戶 ⑶富士 ⑷日本經濟發展模式 進口—加工—出口
2012安微巢湖市
10、關于日本的自然條件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以平原為主 B.多火山地震 C.礦產資源貧乏D.森林覆蓋率較高
2012福建晉江
38.根據圖文信息比較日本和新西蘭。(8分)


材料1:北京時間2月22日中午12時51分,新西蘭克萊斯特徹奇發生里氏6.3級地震。
材料2:東京時間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近海發生里氏9.0級特大地震,地震及海嘯導致了福島核電站多臺反應堆機組出現故障。
(1)以上兩圖圖幅大小相等,面積更大的國家是 ,由此推算出 地圖的比例尺更大。
(2)下列有關日本和新西蘭的地理位置描述錯誤的是(   )
A.領土大部分位于溫帶地區B.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蘭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領土位于中緯度D.同處東半球
(3)新西蘭與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國家,它們都位于 火山地震帶。日本位于甲 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新西蘭位于乙 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4)日本發生強震時,下列國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時間收看電視新聞報道的是(    )
A.新加坡B.中國C.新西蘭D.美國
(5)日本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核泄露事故,根據圖中風向,你認為,此時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響到下列哪個地區(    )
A.日本海 B.日本西南部 C.中國  D.日本以東太平洋洋面上
38. (8分,每小格1分)
(1)日本 新西蘭 。2)D 。3)環太平洋 亞歐 印度洋 (4)D  (5)D
2012雞西市

28.讀材料及日本示意圖,回答問題(4分)
2012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
9級地震,震中位于宮城縣以東130千米處,震源
深度為20千米。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中國向日本提供了1萬噸汽油和1萬噸柴油等物資。
(1)此次地震震中的經緯度是 。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3)我國向日本援助的這批物資是通過    
(運輸方式)方式運輸的。
(4)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應采取哪些正確的自我
保護措施?(寫出一點即可)

28.(1) 38.10N、 142.60E ( 或北緯38.10 東經142.60)(順序可變)
(2)日本處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或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3)海運(或水運)
(4)如果在教室內,就迅速躲到桌子底下;如果在室外,就迅速到空曠的地方去等等(只要合理即可)

2012安溪縣
27.讀材料及圖2.2、圖2.3完成下列問題。(9分)
   材料:北京時間2012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附近海域發生9.0級強烈地震,引發約10米高的海嘯,并引發核電站爆炸,導致核泄露。

⑴寫出此次地震震中A點的經緯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本著名工業區B__________工業區和C京濱工業區分布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地震發生時這兩大工業區震感強烈。
⑶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救援隊于3月19日前后陸續結束搜救工作回國,來自圖中D______________(國家)的救援隊回國時,該國的季節為_________季。
⑷中國應日本政府要求,無償援助日本地震災區的2萬噸燃油通過(    )運輸方式于2012年4月1日運抵日本。  A.海運  B.管道  C.航空  D.鐵路
⑸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因為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帶。
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2.2所示地區大部分位于東半球 B.圖中E馬六甲海峽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
C.日本工業大部分位于日本海沿岸,受此次地震影響很小  D.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27.(9分)
  。ǎ保38.1°N, 142.6°E(或北緯38.1°,東經142.6°)
  。ǎ玻|戶內   臨海        。ǎ常┌拇罄麃啞  ∏
  。ǎ矗痢    。ǎ担┉h太平洋    (6)C
2012濰坊市
27、(11分)日本和法國都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讀下列圖表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日本主要城市分布圖和法國農業分布圖

 

 

 


材料二 日本幾座城市櫻花開花時間順序表
城市東京筑波仙臺秋田
櫻花開花時間3月31日4月3日4月10日4月15日
(1)填出圖11和圖12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島 B 市 C 海 D 河
(2)對比兩國地理特征的差異,完成下表內容。
主要氣候類型地形特征糧食作物主要工業區
日本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稻
法國平原和丘陵為主巴黎盆地
(3)日本東京、筑波、仙臺和秋田四地,櫻花開花早晚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4)法國和日本農業現代化程度都很高。法國是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而日本則為世界主要糧食進口國。日本大量進口糧食的原因是什么?
27(1)九州 橫濱 地中 塞納(每空1分,共4分)
(2)(每空1分,共2分)
主要氣候類型地形特征糧食作物主要工業區
日本山地、丘陵為主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法國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小麥
(3)緯度差異造成的(或者熱量差異造成的)(1分)
(4)日本人口較多,消費量大(1分) 日本國土面積小,平原少,耕地較少
2012邵陽市
32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2012年3月11日,日本發生里氏9.0級地震,震中位于東京東北方海域。
材料二 日本圖
(1)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最大島嶼— 島的東面的 洋中。(2分)
(2)從板塊運動的觀點分析此次地震發生的原因。(2分)
(3)地震發生時,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應急措施進行自我保護?(至少答2條,2分)
(4)二戰后,日本工業高速發展,崛起為當今世界經濟強國,但經濟對外依賴嚴重。請分析其經濟對外依賴性強的原因。(2分)
32 ⑴本州 太平洋
⑵由于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此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⑶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2012株洲市
圖3為日本輪廓簡圖,讀圖回答12—14題
12.2012年3月11日,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了9.0
級地震,并引發了海嘯。日本地震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國家
B.日本位于板塊的交界處
C.日本建設了很多核電站
D.日本是一個島國
13.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工業主要集中分布在
①日本海沿岸 ②太平洋沿岸 ③瀨戶內海沿岸 ④本州島中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向日本抗震救災援助的石油,選擇最佳的運輸方式是
A.管道運輸 B.鐵路運輸 C.海洋運輸 D.航空運輸

2012漳州市
27、讀圖9“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圖”和“日本簡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
 


(1)北京時間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大地震,而此時東京時間為11日14時46分,這種時間差異與地球的 (自轉或公轉)有關。
(2)日本和緬甸所處的地震帶名稱分別是 、 。
(3)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日本屬于 國家。按亞洲地理方位劃分。緬甸位于 地區。
(4)據圖描述日本的海陸位置,并評價其對本國經濟的影響。(3分)
27、(1)自轉
(2)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3)發達 東南亞
(4)日本是一個太平洋上的島國(1分)。有利:海岸線漫長曲折,多優良港灣,便于對外交往與合作,發展海洋事業(1分);不利:沒有陸上鄰國,不利于發展邊境貿易與合作(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6052.html

相關閱讀:地理寒假作業答案人教版
2015年初中質檢地理試卷(附答案)
2012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地理試題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18年初中地理畢業質量檢測試題(光澤縣附答案)
2012年贛州市中考地理試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