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2013年全國中考物理100套試題簡單機械匯編
一、
16.(2分)(2013•永州)如圖所示,在調節平衡后的杠桿兩側,分別掛上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兩側各去掉一個鉤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〣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無法判斷
(2013連云港)4下列四種情形中所使用的杠桿屬千省力杠桿的是 答案: A
(2013年煙臺)6 . 圖3所示的簡單機械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答案: C
(2013揚州)1.下列機械或工具的使用,屬于費力杠桿的是B
A.羊角錘 B.筷子 C.起瓶器 D.獨輪車
(2013菏澤)8.如圖5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
(2013泰安)9.下圖所示的用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6.(2分)(2013•黑河)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〣
A.
筷子B.
核桃夾C.
鑷子D.
面包夾
7.(2分)(2013•衡陽)如圖所示,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C
A.
起子B.
道釘撬C.
鑷子D.
鋼絲鉗
9.(2分)(2013•黑龍江)在生產生活中常使用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其中一定不能省力的做法是( )D
A. B. C. D.
5.(2分)(2013•錦州)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B
A.
瓶起子B.
鑷子C.
鋼絲鉗子D.
剪紙剪刀
(2013年河北省)20.圖5所示的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一組是 C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4.如圖1所示的簡單機械,在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答案:B
(2013漳州)6.人體內的杠桿大多是由肌肉和骨骼組成的。圖1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C
(2013慶陽)7.園藝師傅使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軸O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〥
A.增大阻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B.減小動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C.增大動力臂,省力 D.減小阻力臂,省力
26.(2分)(2013•深圳)小明在東湖邊看到以下四個畫面,其中哪一組用到省力的機械( )B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4.(3分)(2013•長沙)如圖所示的用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〢
A.
食品夾B.
瓶蓋起子C.
螺絲刀D.
鉗子
(2013齊齊哈爾)6.下圖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B
A.筷子 B.核桃夾 C.鑷子 D.面包夾
2.(3分)(2013•綿陽)騎自行車上一個陡坡時,有經驗的同學會沿S型路線騎行,他這樣做是為了( 。〤
A.縮短上坡過程中所走的路程B.減少上坡過程中所做的功
C.減小上坡過程中所施加的力D.縮短上坡過程中所用的時間
12.(2分)(2013•黑河)如圖所示,小麗用滑輪組勻速提升一個重為600N的物體,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人拉繩的力F為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人拉繩做功的功率為75W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3 m/sD.動滑輪重為100N
(2013漳州) 11.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A
A.機械效率不可能達到100%
B.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效率可能會大于100%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定大于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D.杠桿的機械效率一定大于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9.(2分)(2013•棗莊)甲吊車比乙吊車的機械效率高,當它們分別把相同質量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時,則( 。〣
A.甲吊車的電動機做的有用功較多
B.乙吊車的電動機做的額外功較多
C.甲吊車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多
D.甲、乙兩吊車的電動機做的總功相同
9.(3分)(2013•湘西州) 學校旗桿頂端裝有一個定滑輪,在升旗儀式中( 。〤
A.該滑輪可以省力B.該滑輪可以省功
C.該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D.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2013寧波)16.如圖所示,物體G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勻速上升0.2m。 已知G=18N,F=ION。這一過程中,不能得到的結論是C
A.繩子自由端上升0.4m B.拉力F做功4J
C.動滑輪重為2N D.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2013佛山)8.如圖,A物體在大小為10N的拉力F作用下,以0.3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不計滑輪與細繩的摩擦及重力),若A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1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
B. B物體的質量是2.7Kg
C. B物體上升的速度是0.1m/s
D. A物體運動1s則B物體克服重力做3J功
9.(2分)(2013•德州)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相同)勻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〤
A.甲圖省力,機械效率甲圖大B.甲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
C.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D.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乙圖大
(2013內江)6.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另一端,分別用力F1、F2、F3勻速拉起鉤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F1較小 B. F2較大
C. F1、F2、F3的大小不能確定
D. 如果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
(2013齊齊哈爾)12.如圖所示,小麗用滑輪組勻速提升一個重為600N的物體,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人拉繩的力F為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人拉繩做功的功率為75W
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3 m/s
(2013南通)10.如圖所示,用手沿豎直方向勻速拉一個動滑輪,使掛在下面重為G的物體緩緩上升,動滑輪的重力不可忽略,F改變物體的重力G,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與物體重力G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中的B
(2013菏澤)7.甲乙兩個滑輪組如圖4所示,其中的每一個滑輪都相同,用它們分別將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計滑輪組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若G1 = G2,拉力做的額外功相同
B.若G1 = G2,拉力做的總功相同
C.若G1 = G2,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的機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個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機械效率不變
(2013四川自貢)11、如圖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鐵棒AB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用力F將鐵棒從水平地面拉至豎直立起。在這個過程中,力F作用在A端且始終與鐵棒垂直,則用力F將( )B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保持不變 D.先變小后變大
(2013四川自貢)13、將一定滑輪改為動滑輪使用,則它的機械效率在不計繩重和摩擦時( )B
A.一定提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變 D.無法判斷
(2013樂山)12. 重為G的均勻木棒豎直懸于O點,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讓棒緩慢轉到圖中虛線所示位置。在轉動的過程中:C
A.動力臂逐漸變大
B.阻力臂逐漸變小
C.動力F逐漸變大
D.動力F逐漸減小
(2013樂山)15. 如圖所示,不計摩擦,把重G =16N的物體勻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 =10N,則關于該動滑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D
A.動滑輪重4N
B.使該用動滑輪要費距離
C.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D.提升物體的速度越快,機械效率越高
(2013年福州)13.小明用如圖9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1.5N的物體勻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過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實際應該是C
A.小于0.75 N B.等于0.75 N
C.大于0.75 N D.等于0.5 N
(2013武漢)18.如圖所示,利用輕質滑輪組勻速拉動水平地面上重為300N的物體,拉力F的大小為30N。若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45N,則A處的拉力大小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為
A.45N、50% B.45N、75%
C.60N、50% D.60N、75%答案:B
(2013雅安)6. 工人們為了搬運一個笨重的機器進入廠房, 他們設計了如圖3 所示的四種方案( 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形鋼管的橫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C
(2013年安徽)14.如圖,輕質杠桿AB可以繞O點轉動,在A點用細線懸掛一重物,在B點施加一豎直向下的動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將動力的方向改為沿虛線方向,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
A.動力臂增大,動力增大 B.動力臂增大,動力減小
C.動力臂減小,動力減小 D.動力臂減小,動力增大
答案:D
(2013山西中考物理)7、小明小組利用如圖4所示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個數的鉤碼,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三次實驗后得出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下列能幫助他得出正確結論的操作是( B )
A.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
B.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
C.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
D.增加鉤碼個數,再多次實驗使結論更具普遍性
(黃石市2013年)34.下列關于簡單機械的描述不正確的是答案: A
A.釣魚竿是省力杠桿 B.動滑輪是省力機械
C.天平是等臂杠桿D.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15.如圖6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答案:C
(2013天津)8.圖3為用瓶起開啟瓶蓋的情景,圖4中關于該瓶起使用時的杠桿示意圖正確的是( )
【答案】D
(2013杭州)17.如圖,手持l0kg物體保持平衡,此時肱二頭肌收縮所承受的力一定A
A.大于98N B.小于98N
C.等于98N D.等于l0kg
(2013年衢州卷)8.如圖是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B處應掛與A處同樣大小的鉤碼個數為( ) 答案:A
A. 6個 B.4個 C. 3個 D.2個
(2013年武漢市)18.如圖所示,利用輕質滑輪組勻速拉動水平地面上重為300N的物體,拉力F的大小為30N。若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45N,則A處的拉力大小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為
A.45N、50% B.45N、75%
C.60N、50% D.60N、75%答案:B
(2013年北京市)14.圖7是利用滑輪組勻速提升水中圓柱體M的示意圖,滑輪組固定在鋼架上,滑輪組中
的兩個滑輪質量相等,繞在滑輪組上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900N,連接圓柱體M與動滑輪掛鉤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3000N。圓柱體M高為3m,底面積為20.02m,密度為33 4.5 10 kg/ m。在繩端拉力F作用下,圓柱體M從其下表面距水面15m處勻速上升到其上表面與水面相平的過程中用了3min,在這個過程中,拉力F的功率為160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鋼架對定滑輪的拉力為T。在圓柱體M被緩慢拉出水的過程中,圓柱體M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p。不計繩重、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 / kg。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答案: A
A.壓強p的最小值為15000Pa
B.拉力T的大小為2700N
C.拉力F的大小為640N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2013年河南省)13.-個滑輪組經改進后提高了機械效率,用它將同一物體勻速提升同樣的 高度,改進后與改進前相比( D )
A.有用功減少,總功減少 B.有用功增加,總功增加
C.有用功不變,總功不變 D.有用功不變,總功減少
(2013年臨沂)16.如圖所示,物體G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勻速上升0.2m。 已知G=18N,F=ION。這一過程中,不能得到的結論是C
A.繩子自由端上升0.4m B.拉力F做功4J
C.動滑輪重為2N D.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樂山市2013年)15. 如圖 所示,不計摩擦,把重G =16N的物體勻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 =10N,則關于該動滑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答案:D
A.動滑輪重4N
B.使該用動滑輪要費距離
C.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D.提升物體的速度越快,機械效率越高
(2013湖北省宜昌市)16、下列杠桿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答案: A
A.用釣魚桿釣魚B.用起子開瓶蓋
C.用鉗子剪鋼絲D.用撬棒撬石頭
(浙江省2013年)7.如圖甲,物體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秤示數如圖乙所示。若不計滑輪、彈簧秤和繩的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拉力F為2牛
B.此滑輪是定滑輪
C.拉力F的功率為0.4瓦
D.以物體A為參照物,彈簧秤是靜止的
(2013江蘇鹽城,第7題)如圖所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操作能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的是( )D
A.減少鉤碼的個數
B.將鉤碼懸掛點的位置向右移
C.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彈簧測力計向右移
D.保持彈簧測力計懸掛點的位置不變,使其向右傾斜
(2013年臨沂)10.下冽關于簡單機械的理解,正確的是B
A.吃飯用的筷子是個省力杠桿
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重力有關
C.使用杠桿,就是為了省力
D.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省距離
(2013年河南。11.如圖5所示,小華用蘋果和桔子來玩蹺蹺板。她將蘋果、桔子分別放在輕桿的左、右兩端,放手后,桿馬上轉動起來。使桿逆時針轉動的力是( D )
A.蘋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桿對桔子的支持力
D.蘋果對桿的壓力
二、題
18.(1分)(2013•柳州)如圖是用起釘器拔釘子的示意圖,F的力臂是 d3 (用圖中字母表示).
19.(2分)(2013•柳州)使用動滑輪能省 力 (選填“力”、“功”或“距離”).用重為2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一個重物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若改用重為1.5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此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80 %(不計繩重和摩擦).
12.(2分)(2013•沈陽)如圖所示,分別用定滑輪、動滑輪把重力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在相同時間內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則所用拉力F甲。尽乙(選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 = P乙(選填“>”、“<”或“=”).
15.(3分)(2013•沈陽)如圖所示,斜面長1m,高0.4m,用大小為5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將重10N的鐵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80%;若僅使傾角θ逐漸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將逐漸 增大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此斜面的機械效率將逐漸 增大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16.(2分)(2013•沈陽)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O能繞O點自由轉動,若在杠桿末端A點施加一個力提起重物G,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此杠桿 不一定。ㄟx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省力杠桿;若在A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力的方向是 垂直于OA向上 .
(龍巖)20.圖8中,A裝置是 滑輪,使用它的目的是 。定 改變力的方向
15.(4分)(2013•岳陽)如圖,用一個動滑輪組把重90N的沙袋從地面提到9m高的腳手架上,繩端向上移動的距離是 18 m,若所用的拉力是60N,這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 75% .
23.(2分)(2013•婁底)如圖是一種起重機的簡圖,用它把重為4×103N的貨物勻速提起,若O為支點,且OA=12m,OB=4m,起重機本身重力不計,吊起貨物時為使起重機不翻倒,其右邊至少要配重為 1.2×104 N的物體.
24.(2分)(2013•婁底)如圖所示,用一個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200N的物體,在物體上升2m的過程中,人所用的拉力為125N,則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
(2013威海)17.圖13所示的鋼絲鉗是 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剪鐵絲時動力臂長為10cm,阻力臂長為2cm,若鐵絲被剪斷需要800N的力,小明至少用 N的力才能將鐵絲剪斷. 省力;160
(2013瀘州)33、小欣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提升重量G=9N的物體,當用豎直向上F=5N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勻速上升0.8m,用時4s,小欣所做的總功是4J,機械效率是90%,拉力的功率是1W。
(2013瀘州)35、如圖所示,輕質水平木桿AB可以繞O點轉動,在桿的B端用細線懸掛了盛滿水的正方體容器,使該容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該容器的邊長為10cm,質量為0.2kg,已知AO長度是OB長度的3倍,在A點用F=4N的力豎直向下拉木桿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0N,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10N,(不計容器的厚度,ρ水=1.0 ×103kg/m3,g取10N/kg)。
17.(8分)(2013•長沙)用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運送貨物上樓,每件貨物重100N,每次運送的量不定,圖乙記錄了在整個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重力增加而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動滑輪重為 100 N,當某次運送4件貨物時,繩子的拉力F是 250 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 .(不考慮繩重和摩擦)
(2013郴州)27.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掛鉤處有由兩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級(如圖所示),兩個動滑輪和掛鉤的總質量為50kg。設塔吊由電動機牽引把總質量為0.15t的重物勻速提升。忽略一切摩擦和繩重,,則電動機牽引力為 N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g取10N/kg)。 500 75
(2013云南 )18.如圖5所示,把重為20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不計滑輪、繩子的重力及摩擦,所用拉力F為 N,拉力所做的功為 J。
(2013鎮江)17.圖中AOB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的輕桿,A端掛重300N的物塊,AO與OB長度之比為5:4.人始終沿豎直方向拉掛在B端的輕環.要使輕桿水平平衡,人應施加拉力為 N,人要不被拉起,則人重至少為 N.與水平平衡相比,當輕桿在 圖中虛線位置平衡時,人的拉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75 375 不變
(2013陜西)13、(3分)圖示的起重機將重為 的貨物勻速提升10 ,它的電動機做功 ,起重機勻速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為 ,機械效率為 .對于實際機械,機械效率總小于100%的原因是 . ;48%;機械效率不可避免要做額外功(或有用功總小于總功等).
(2013南充)13、如圖5所示,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中,動滑輪重0.6N, 物重2.4N,不計繩重和各處摩擦,當物體勻速提升時,繩的自由端在豎 直方向上的拉力F為 N ,此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 。
(2013年蘭州)20.如圖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時間內,將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m高的樓頂上,繩子自由端移動了 m,拉力做的功是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W。18 4320 288
(2013泰安)22.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物體重力為150 N.用滑輪組勻速將物體提升2m, 所用拉力F為 N。100
(2013南京)19.如圖所示,小明正在做俯臥撐,把他的身體看作一個杠桿,O為支點, A 為重心,他的體重為550N。地面對手的支持力F 的力臂是________m ,大小為________ N。1.5;330.
(成都市二0一三年)20.如圖15所示,小明在用杠桿撬一塊大石頭,他使用的是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如圖16所示,使用定滑輪可以 (選填“省力”、“省距離”或“改變動力方向”)。 答案: 20. 省力 改變動力方向
(湖北省襄陽市2013年)30.如圖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杠桿,等距標注了刻度,可繞A端轉動,當在B處施加30N豎直向上的拉力F時,杠桿剛好平衡,則杠桿自重為______N。
答案:50
(德陽市2013年) 16.某同學利用身邊的塑料直尺和硬幣若干來驗證杠桿平衡的條件,如圖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他測出從支點O到硬幣邊緣的距離作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測力臂的方法是_________的(選填“正確”或“錯誤”)。如果將兩邊的硬幣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時做遠離支點的勻速移動,則杠桿_________ (選填“仍平衡”、“向左傾斜”、“向右傾斜”) 16.(每空1分)錯誤 向右傾斜
(2013江蘇鹽城,第20題)在物理綜合實踐活動中,小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機械模型。推動硬棒CD或EF,使它們在水平面內繞軸O轉動,即可將繩逐漸繞到軸O上,提升重物G,硬棒CD是杠桿,滑輪B(能/不能)改變力的大小。在重物上升的過程中,軸O上增加的繩長重物上升的高度。
【答案】省力 不能 等于
(2013年麗水卷)30.如圖是農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結構示意圖。桿AB可繞O點轉動,桿右端均勻柱形物體的長度與桿右側的OB相等,桿AB的重力不計,柱形物體較重。
(1)制作舂米工具時,為了使作用在A點的力F更小,在其它條件相同時,只改變支點O的位置,應將O點更靠近 ▲ 端。
(2)若作用在A點的動力F方向始終與桿垂直,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轉動45°角的過程中,動力F大小的變化是 ▲ 。
答案:30.(1)右(或B) (2)先增大后減小
(2013年廣東省)(2)如題16 (2)圖,用滑輪組將物塊從位置A 勻速拉到位置B , 請在題16 (2)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物塊移動的距離為 cm ;若此時繩自由端所用拉力為10N ,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18N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2013年上海市)14.如圖7所示,滑輪 (16) 可以看作是等臂杠桿(選填“A”或“B”);若物體所受重力均為20牛且處于靜止狀態,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力 的大小為 (17) 牛;物體上升時,它的重力勢能 (18)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答案:14.(16)A; (17)10; (18)增大;
(2013 新疆維吾爾)17.用長6m高3m的斜面將重50kg的物體沿斜面勻速從底端拉到頂端,所用時間10s,沿斜面方向的拉力恒為300N,則有用功為 J,拉力的功率為 w。1500 180
(二0一三年東營市)15.某同學家新房裝修時,在地面與窗臺間放置一斜木板,將瓷磚沿木板從地面勻速拉上窗臺。如圖所示,已知窗臺高3m,木板長5m,瓷磚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 ,則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答案:75%
(德陽市2013年) 41.如圖所示,小華同學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應豎直向上_________拉動繩子的自由端。若鉤碼G重為3N,小華所用拉力F為1.2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若換成重為5N的鉤碼G′再進行實驗,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分) 答案:勻速 83.3% 變大
(2013年蘭州市)20.如圖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時間內,將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m高的樓頂上,繩子自由端移動了 m,拉力做的功是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W。 18 4320 288
40. (哈爾濱市2013)(2分)如圖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將重為400N的物體lOs內勻速提升2m,在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拉力的功率為
答案:80%;100
(2013連云港)16.地震災區重建過程中,工人用圖示的滑輪組將重400N的建筑材料從地面緩慢提升至l0m高處。已知該工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50N,則此過程人做的總功為_____J,該滑輪組的效率為_____%。答案: 5000 80
(2013年陜西。13、(3分)圖示的起重機將重為 的貨物勻速提升10 ,它的電動機做功 ,起重機勻速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為 ,機械效率為 .對于實際機械,機械效率總小于100%的原因是 .機械效率不可避免要做額外功(或有用功總小于總功等). ;48%;
(泰州市二O一三年)40.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定滑輪將27kg的物品吊運到10m高處,使用定滑輪的優點是_▲_。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勻速吊運所需的拉力是__▲__N;若勻速吊運時的實際拉力是300N,則人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J,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是__▲__(g取10N/kg)。 答案:40. 改變施力方向 270 2700 90%
41.如圖所示,小華同學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應豎直向上_________拉動繩子的自由端。若鉤碼G重為3N,小華所用拉力F為1.2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若換成重為5N的鉤碼G′再進行實驗,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分)
答案:勻速 83.3% 變大
(南充市二0一三年)13、如圖5所示,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中,動滑輪重0.6N, 物重2.4N,不計繩重和各處摩擦,當物體勻速提升時,繩的自由端在豎直方向上的拉力F為 1.5N ,此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 。
三、作圖、實驗探究題
(2013年慶陽市)⑵如圖所示杠桿OBA處于平衡狀態,請分別畫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13.(2分)(2013•阜新)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質地均勻的方形木板在力F1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若把它看作一個以O點為支點的杠桿,請你畫出阻力F2及動力F1的力臂l1.
(2013龍巖)23.(1)“糖棗”是上杭古田紅色旅游圣地的美食。圖10示意了筷子夾“糖棗”的情景,此時筷子是 杠桿(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請在圖中畫出“糖棗”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013營口)19.輕質桿OA的A端掛一重物,在繩子拉力作用下保持靜止,請畫出圖中繩對A點的拉力F1及對應的力臂L1。
(泰州市二O一三年)(2)如圖13所示是一個簡易壓水機,其中AOB是杠桿,作出動力F1的力臂。
19.(2分)(2013•德州)如圖所示,請畫出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作用在B點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2013資陽)10.(3分)如下左圖,小明在做俯臥撐時可將他視為一個以腳為支點O的杠桿,如果他的重心在A點,請在圖中畫出重力G和支撐力F及支撐力的力臂l。
(2013云南 ) (1)圖6是使用釣魚竿的示意圖,D為支點,Fl是手對竿的作用力,F2是魚線對竿的作用力,請在圖中畫出F2的力臂。
(2013陜西)14、(4分)(1)圖-1為揭開井蓋的示意圖,O為支點,請在圖-1中畫出拉力 的力臂 .
(2013南充)18.(1)如圖6所示的水平杠桿中,U為支點,請畫出圖中力F,和F:的力臂L1和L2。
(2013重慶)(2)請在圖10中畫出使輕質杠桿OA在圖示位置保待平衡的力F的示意圖。
(2013慶陽)⑵如圖所示杠桿OBA處于平衡狀態,請分別畫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2013雅安)27. 如圖16 所示, 課桌的重心在O 點, 若在課桌的C 點用力F 把桌腿B 抬離地面, 在抬起時另一桌腿A沒有滑動, 請在圖中畫出F 相對于A點的力臂l1 和重力G的示意圖。
27. 正確畫出F 的力臂l1 ( 1 分) 、重力G的示意圖( 1 分)
20.(2分)(2013•日照)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繩繞法.
(2013年蘭州)31.(3分)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若杠桿在使用前左高右低,要使它水平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節。某小組得到的兩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25110
1623
根據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用文字或符號表述均可)。
左
(2013年蘇州市)20.某同學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時,為了方便對力臂的測量,該同學先調節平衡螺母,
使杠桿在 ▲ 位置平衡;通過多次實驗,該同學得到了杠桿
的平衡條件.
(2)實驗中,在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重均為0.5N的鉤碼,
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上的B點,使杠桿水
平平衡,如圖所示,測力計的示數是 ▲ N;如果將測力
計沿圖中虛線方向拉,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
的示數將 ▲ (變大/不變/變。鸢福20.水平 1 變大
(2013佛山)19.如圖所示,曉月利用鐵架臺、帶有刻度的杠桿,細線、若干砝碼等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在掛鉤碼前,曉月發現杠桿左端低,右端高,她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接著曉月在杠桿的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 。
(3)改變鉤碼數量與位置,獲取三組測量數據(如下表),可以減少實驗的 ,根據表中的數據你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并完成下表中的空格。
實驗測量數據記錄表:
實驗次序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2.05.001.010.00
22.010.002.010.00
32.010.002.0
右,滿 足平衡條件,方便測量出兩個力臂,誤差,F1L1=F2L2
(2013南通)27.(3分)有一杠桿經過調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所使用的鉤碼重均為0.5N.如圖所示,在A
點懸掛兩個鉤碼,要使杠桿水平平衡,需在B點懸掛 個鉤碼.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
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 N;如
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桿仍然水平平衡,則測力計的讀數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 0.75 變大
(2013廣州)23.小聰估測書包重量,現有細繩、重量可忽略的長硬棒、刻度尺、
一瓶 600mL 的水,空瓶的質量忽略不計。
(1)這瓶水的質量 m=________,重量 G=________。
(1mL=1cm3,水的密度是 1g/cm3,g=10N/kg)
(2)手提細繩,如圖 21,若硬棒水平靜止。在圖中標示需要測量的長度。
(3)書包的重量約為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測得的物理量符號標示)
(4)若測量中硬棒掛書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辦法讓硬棒恢復水平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6kg,6N;
(2)如圖所示;
(
(4)把書包向右移動一點(或把細繩向左移動一點);
(2013慶陽)24.(4分)用如圖所示器材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⑴在圖上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線方式。
⑵安裝好實驗器材后,記下鉤碼和拴住彈簧測力計的線端原先的位置,
⑶某同學正確測得鉤碼上升的高度為0.2m,鉤碼重1.5N,其他被
測和計算的數據如下表:
拉力F/N拉彈簧測力計的線端通過距離S/m有用功W有用/J總功W總/J
0.60.40.30.24
上表中肯定錯誤的數據是 。
⑷若用上述裝置提起重1.5N的鉤碼,機械效率為ŋ1;提起重3N的鉤碼,機械效率為ŋ2,則ŋ1 ŋ2(填“>”、“<”或“=”)⑴圖略 ⑵0.4 或0.24 ⑶<
(2013安徽)19.某實驗小組進行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先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G(如圖甲),再按圖乙所示的連接方式組裝好滑輪組,并分別記下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起始位置。
(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2)圖乙中,為了測量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學認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靜止時讀數,B同學認為應該在緩慢勻速提升時讀數,正確的是 (選填“A”或“B”)同學的方法。
(3 )按照正確的測量方法,測出的拉力 F與鉤碼所受重力G的大小關系為F (選填“>”“<”或“=”) 1G/3。
(4)實驗中要分別記下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起始位置,是為了
(1)2.0
(2)B
(3)>
(4)測量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從而計算有用功和總功
20.(2013•阜新)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圖.實驗前他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B.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斜面的 傾斜度有關.
他在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木塊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分別做了四次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次數斜面傾斜程度斜面粗糙程度木塊重量G/N斜面高h/m拉力F/N斜面長s/m有用功W有/J總功W總/J機械效率η
1較緩木板表面20.10.60.50.20.367
2較陡木板表面20.210.50.40.580%
3最陡木板表面20.31.40.50.60.786%
4最陡毛巾表面20.31.60.5
(1)請將上表所缺的數據補充完整.
(2)比較 3、4 兩次實驗可知猜想A是正確的.
(3)比較1、2、3次實驗得到的結論是:當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斜面越陡機械效率 高。
(2013年蘇州市)28.(6分)某小組同學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組將對猜想進行驗證.
(1)如果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有多個,要研究機械效率與某個因素的關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在科學探究中被稱作 ▲ .
(2)下列A、B是同學提出的兩個猜想:
猜想A:兩個相同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其機械效率與滑輪組細線的繞法有關;
猜想B:兩個相同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其機械效率與滑輪組提升的物重有關.
(3)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同學們準備分別按圖1、圖2、圖3和圖4的滑輪組進行實驗.
(a)按圖 ▲ 滑輪組準備做的兩個實驗是用來驗證猜想A的,若實驗測得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小 ▲ (相等/不相等),則可初步判斷猜想A是錯誤的;
(b)按圖 ▲ 滑輪組準備做的兩個實驗是用來驗證猜想B的,若實驗測得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則可初步判斷猜想B是 ▲ (正確/錯誤)的.
(4)接著,小組進行了實驗驗證.
答案:28.(1)控制變量法 (3)(a)1、3或2、4相等 (b)1、2或者3、4正確
(鄂州市2013年)35.如圖所示,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若物體重6N。
(1)實驗時沿 方向拉繩子自由端最省力,且應 拉
動彈簧測力計。若物體上升高度為10cm,此時彈簧測力計的
示數如圖中所示,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
(2)若僅增加物體的重量,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不計摩擦)。答案:35. (1)豎直向上 勻速 83.3%
(2)增大
(2013年南京)30、在“測定動滑輪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提升鉤碼,改變鉤碼的數量,正確操作,實驗數據如下:
(1)實驗時,用手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持在動滑輪下的鉤碼緩緩上升.
(2)第①次實驗時測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
(3)第③次實驗時,鉤碼上升的速度為0.05m/s,則拉力的功率為 W.
(4)由表中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同一動滑輪,所提升物重增大,機械效率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勻速向上 (2)71.4% (3)0.17;等于(4)增大
29.(9分)(2013•錦州)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小明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5次測量,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測定前4組數據,用二個動滑輪和二個定滑輪得第5組數據,測得數據如表:
實驗次數動滑輪重G動/N物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動力F/N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s/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10.510.10.70.347.6
20.510.20.70.647.6
30.520.11.10.360.6
40.540.120.3①
5140.1②0.5
(1)請根據前四組數據,在圖甲中畫出實驗中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2)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 勻速 拉動彈簧測力計.
(3)表格中變化①處數據應為 66.7;根據圖乙中彈簧測力計可知編號②數據應為 1.6 N.
(4)由表中第1、2組數據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無關.
(5)由表中第3、4組數據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 被提升的物重 有關.
(6)有的同學認為:“機械越省力,它的機械效率越高”.你認為這句話是 錯誤 的(填“正確”或“錯誤”).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數據中 4、5 兩組數據對比分析來判斷的.
(二0一三年山東省青島市) 14.問題解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小雨用如圖滑輪組將一個重物A提起,他想知道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F在他身邊除了重物 A、兩個相同的滑輪、細繩外,還有3只相同的小桶和若干相同的小鐵釘。
(1)請你推導出測量此時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數學表達式(不計繩重和摩擦);
(2) 請你說明測量步驟(請配圖說明,圖畫在方框內).
答案:
26.(4分)斜面是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可以省力的簡單機械。下面是某同學針對斜面問題進行的理論研究的過程。請你幫他完成“理論論證”。
提出問題:使用斜面為什么可以省力?
建立模型:如圖22所示,斜面的長為L,高為h,沿光滑斜面勻速向上拉動重為G的物體,所用拉力為F。
理論論證:運用功的原理證明:F<G。
【答案】將重為G的物體升高h,直接用手做的功W1=Gh,利用斜面做的功W2=FL,
根據功的原理W2=W1,FL= Gh,F=Gh/L,因為L>h,所以F<G。
四.
(2013四川自貢)29、如圖所示(滑輪組的繞繩未畫出),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動繞在滑輪組的繩子一端10秒,使繩端向下移動了1.5m,重物勻速上升了0.5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g=10N/kg).
(1)按題意畫出滑輪組的繞繩.
(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
(3)被吊起的重物質量多大?
解:(1)根據n=3,即動滑輪上繩子段數是3股;
則繩子的固定端應從動滑輪上開始纏繞,如圖:
(2)∵W總=FS=600N×1.5m=900J;
∴P=W/t=900J/10s=90W.
(3)∵S=nh;∴n=S/h=15m/05m=3;
由η=G/nF得:G=ηnF=70%×3×600N=1260N;
∴m=G/g=1260N/10Nkg=126kg.
(2013樂山)49.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機提升大理石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升降機貨箱的重力是400N,g取10N/kg。不計滑輪和鋼絲繩的重力,不計摩擦。試求:
(1)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塊大理石的體積是1.0×10-2m3¬,則每塊大理石的重力是多少?
(2)如果每根鋼絲繩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0N,則該升降機一次最多能勻速提升多少塊大理石?
(3)某次提升中,升降機在1min內將貨物勻速提升了15m,鋼絲繩的拉力是2000N。則鋼絲繩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1) 每塊大理石重: (2分)
(2) 升降機一次能提起的大理石塊數:
(3) 鋼絲繩端移動的距離: (1分)
把貨物提升15 m做的功: (1分)
升降機的功率: (1分)
(2013揚州)2.(6分)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為800N,人對繩的拉力為500N。
求此過程中:
(1)做的做功。
(2)做的有用功。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從圖可知,n=2,
S=2h=2×5m=10m;
(1)F=500N,S=10m,
∵W=FS
∴拉力做的總功為:
W總=FS=500N×10m=5000J;
(2)G=800N,h=5m,
∵W=FS
∴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
W有用=FS=Gh=800N×5m=4000J;
(3)∵η=W有用 / Q總
∴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η= W有用 / Q總×100%=4000J /5000J×100%=80%.
答:(1)做的總功5000J;
(2)做的有用功4000J;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80%.
(2013雅安)31. 5 分) 有一質量為20kg 的正方體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的體積為8 ×10 - 3m3 , 某人想通過如圖20 所示的滑輪來豎直提起這個物體 。( g =10N/ kg)
( 1) 該物體的密度是多大?
( 2) 當人用250N 的力向下拉繩子時, 物體恰好能勻速上升, 物體上升3m后恰好到達目標位置, 求此過程中人所做的功?
( 3) 該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 1) ρ=m/V=2. 5 ×103 kg/ m3 ( 1 分)
( 2) W總= Fh =250 ×3 = 750J ( 1 分)
( 3) W有=Gh =20 ×10N×3m=600J ( 1 分)
η= W有/W總= 600J/750J =80% ( 2 分)
(2013年中考呼和浩特)16.如圖所示,輕質杠桿MN長0.8m,ON=0.6m,F2= N,杠桿處于靜止狀態,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0,F1的方向豎直向下,F2沿水平方向。試計算:(1)F2的力臂;(2) F1的大。(3)若知道0點支持物對杠桿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杠桿沿OP方向,支持力F的大小。
答案:
(2013鎮江)26.(7分)如圖(1)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繩子利用滑輪組將重3N的物體勻速提升0.5m.
⑴ 求圖(1)中彈簧測力計對繩的拉力所做的功;
⑵ 求圖(1)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⑶ 請在答題卷的圖(2)中畫出比圖(1)更省力的繞線.
⑴ 由公式 W = Fs (1分)
代入數據得 W = 2.4J(1分)
⑵ 有用功W有 = Gh = 1.5J (1分)
機械效率η = (W有/W總)×100%(1分)
代入數據得η = 62.5%(1分)
⑶ 如圖所示(2分)
(2013資陽)1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小區都配備了健身房。小明每個周末回家都會到健身房鍛煉,如圖所示是小明最喜愛的用于鍛煉臂力的健身拉力器結構示意圖。如果小明每次向下拉動拉桿時,拉力為F=250N,在0.4s內使質量為m=20kg的配重塊勻速升高到h=40cm后放手讓其自由落下。不計拉桿和繩的重力,g取10N/kg。求:
(1)小明拉動拉力器的功率P;
(2)小明拉動拉力器過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在小明鍛煉過程中拉力器的機械效率η。
(1)根據題意有:
……………………①
解①代入數據得: ……………………②
(2)由功的原理和功能關系有:
……………………③
……………………④
……………………⑤
聯解③④⑤代入數據得: ……………………⑥
(3)根據題意有:
……………………⑦
聯解③④⑦代入數據得: ……………………⑧
31.(6分)(2013•衡陽)某物體在豎直方向受到90N的拉力,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空氣阻力不計)求:
(1)物體在10s內上升的距離.
(2)物體受到的重力.
(3)如圖所示,若改用機械效率為80%的滑輪組,用10N的拉力使物體仍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右移動,求10s內人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率.
解:(1)∵v= ,
∴物體上升的距離:
s=vt=0.2m/s×10s=2m;
(2)物體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得:G=F=90N;
(3)∵v= ,
∴物體的路程:
s=vt=0.2m/s×10s=2m;
由圖示滑輪組可知,n=3,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s=3×2m=6m,
拉力做的功W=Fs′=10N×6m=60J,
∵η= ,
∴W有用=ηW=60J×80%=48J,
有用功率P= = =4.8W;
答:(1)物體在10s內上升的距離為2m.
(2)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0N.
(3)10s內人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率為4.8W.
(雅安市二○一三年)31. 5 分) 有一質量為20kg 的正方體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的體積為8 ×10 - 3m3 , 某人想通過如圖20 所示的滑輪來豎直提起這個物體。( g =10N/ kg)
( 1) 該物體的密度是多大?
( 2) 當人用250N 的力向下拉繩子時, 物體恰好能勻速上升, 物體上升3m后恰好到達目標位置, 求此過程中人所做的功?
( 3) 該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答案:31. ( 5 分)
( 1) ρ=m/V=2. 5 ×103 kg/ m3 ( 1 分)
( 2) W總= Fh =250 ×3 = 750J ( 1 分)
( 3) W有=Gh =20 ×10N×3m=600J ( 1 分)
η= W有/W總= 600J/750J =80% ( 2 分)
43.(9分)現有重800N的木箱A,小李同學想把它搬到高為6m、長為10m的斜面上,如圖所示,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6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0.2m/s的速度勻速從斜面底端到達斜面頂端。求:
(1)小李同學拉木箱的功率是多大?
(2)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3)木箱A在斜面上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答案:43.解:(1) ……………………………………1分
……………………………1分
…………………………………1分
(2) …………1分
……………………2分
(3) …………………1分
…………………………2分
答:略。
(湖北省襄陽市2013年)41.(5分)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貨物,已知動滑輪重30N,貨物重360N、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計繩重)。求:
⑴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⑵貨物上升3m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
(2013年河北省)37.如圖16所示,重為1140 N的物體,它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
1.5×103 cm2。工人師傅用600 N的力勻速提升物
體,物體的速度為0.2 m/s。(不計摩擦及繩重)
求:(1)工人師傅拉繩的功率;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體重為450 N的小明用此滑輪組提升物體,但物體沒有被拉
動,物體對地面的最小壓強為多大。
答案:37.解:(1)拉力的功率: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由于忽略摩擦及繩重,2F = G + G動
動滑輪重:G動 = 2F- G = 2×600 N-1140 N = 60 N
繩端最大拉力等于人體重力,則物體對滑輪組的拉力:F拉 = 2 G人-G動
滑輪組提升物體的拉力:F拉 ′ = G-F支
物體受到的支持力:F支 = G+ G動-2 G人=1140 N+60 N-2×450 N = 300 N
物體對地面的最小壓強:
(2013年廣州市)22.(6分)如右圖所示,工人師傅用三種方法把重170N的砂子提到三樓去。請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計算(繩與滑輪的摩擦不計,不考慮滑輪和桶、滑輪和口袋的間距):
(1)三種方法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第②種情況 下所做的額外功是多少?
(3)第②種情況下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22、(1)三種方法所做的有用功
W有=G砂h
=170N×6m
=1020J (2分)
(2)第二種情況所做的額外功
W額外=(G桶+G砂)h
=(20N+10N)×6m
=180J (2分)
(3)第二種情況下的機械效率為 (2分)
(揚州市2013年)(6分)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為800N,人對繩的拉力為500N。
求此過程中:
(1)做的做功。
(2)做的有用功。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從圖可知,n=2,
S=2h=2×5m=10m;
(1)F=500N,S=10m,
∵W=FS
∴拉力做的總功為:
W總=FS=500N×10m=5000J;
(2)G=800N,h=5m,
∵W=FS
∴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
W有用=FS=Gh=800N×5m=4000J;
(3)∵η=W有用 / Q總
∴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η= W有用 / Q總×100%=4000J /5000J×100%=80%.
答:(1)做的總功5000J;
(2)做的有用功4000J;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80%.
(樂山市2013年)49.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機提升大理石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升降機貨箱的重力是400N,g取10N/kg。不計滑輪和鋼絲繩的重力,不計摩擦。試求:
(1)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塊大理石的體積是1.0×10-2m3¬,則每塊大理石的重力是多少?
(2)如果每根鋼絲繩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0N ,則該升降機一次最多能勻速提升多少塊大理石?
(3)某次提升中,升降機在1min內將貨物勻速提升了15m,鋼絲繩的拉力是2000N。則鋼絲繩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49.(6分) (1) 每塊大理石重: (2分)
(2) 升降機一次能提起的大理石塊數: (1分)
(3) 鋼絲繩端移動的距離: (1分)
把貨物提升15 m做的功: (1分)
升降機的功率: (1分)
(德陽市2013年) 43.(9分)現有重800N的木箱A,小李同學想把它搬到高為6m、長為10m的斜面上,如圖所示,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6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0.2m/s的速度勻速從斜面底端到達斜面頂端。求:
(1)小李同學拉木箱的功率是多大?
(2)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3)木箱A在斜面上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答案:43.解:(1) ……………………………………1分
……………………………1分
…………………………………1分
(2) …………1分
……………………2分
(3) …………………1分
…………………………2分
答:略。
(2013年煙臺)29.圖18甲所示的是一臺汽車起重機的示意圖,起重鉤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輪組,如圖18乙所承,滑輪組上鋼絲繩的收放是由卷揚機來完成的.某次做業中,起重機將200Kg的貨物由地面起吊到5m的高度,所用時問20s,鋼絲繩的拉力F為800N.求起吊過程中:(g取1ON/kg)
(1)起重機起吊貨物的機械效率
(2)卷揚機做功的功率
(3)圖丙為該卷揚機的銘牌,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參數是“最大額定起重量”.運用你學過的物理知識.分析說明起重機設計時,該參數的確定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答案:
(江西省2013年)17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瑞瑞同學在與動滑輪相切的細繩上作一標記A(如圖9甲所示),然后用大小為F的拉力勻速豎直向上提升總重為G的鉤碼,當鉤碼上升的高度為H時.瑞瑞同學在與動滑輪相切的細繩上作另一標記B,并測得AB兩點間的距離為2H(如圖9乙所示)(不計摩擦與繩重)
求:(I)動滑輪的重力G。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如果減少鉤碼的個數,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如何變化?
答案:17.解: (1)由圖可知,n=3 F=(G1+G)/3 G1=3F-G ……(3分)
(2)滑輪組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GH/3FH)×100%=(G/3F)×100%……(3分)
(3)機械效率會降低 ………(2分)
(2013龍巖)30.(6分)武平梁野山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其險峻的高山、飛流的瀑布令人嘆為觀止。依瀑流而建的木棧道蜿蜒至山腳,長約4km,高度差約90m,方便了人們近距離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體重50kg的小王從棧道最高處小跑至山腳,用時30min,求這段時間小王自身重力做的功及功率約為多少?(g取10N/kg)
2013年包頭市)20.如圖15所示,輕質杠桿OP長1m,能繞O點轉動,P端用細繩懸于N點,F有一質量為1kg的物體A通過滑環掛在M點(滑環和繩子的質量可忽略),OM的長度為0.1m,由于桿OP與水平方向成300角傾斜,滑環剛好能由M向P端勻速滑動,滑動速度為0.02m/s,細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9N。(g取10N/kg)求:
⑴滑環從M點開始滑動,經過多長時間后細繩會斷裂;
⑵從滑環自M點滑動到細繩PN斷裂時,A所受重力做的功;
⑶上述過程中,A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20.(10分)
解:⑴ 設經t時間后繩子會斷裂,由杠桿平衡條件有:
…………………………………………(2分)
……………………………(2分)
⑵ 重力做的功
………………………(3分)
⑶ 重力做功的功率
………………………………………………………………(3分)
33、(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如右圖所示,已各斜面長5m,高3m,繩端拉力為50N。利用這個滑輪裝置將重為100N的物體在5s內從斜面的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在此過程中:
(1)物體沿斜面向上運動的速度為多少?
(2)繩端移動的距離是多少?
(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
(4)拉力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5 Y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83549.html
相關閱讀:蘇科版初三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3秋初三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測試卷(人教版)
2013年初三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平谷區)
2018年秋九年級理綜上冊期中調研試題(含答案)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測試題(教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