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熱和能知識點及練習題(2013最新人教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十三章 熱和能
第一節:分子熱運動
一、基礎練習
1、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2、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3、擴散現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
4、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溫度越高擴散越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越大。
5、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7、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①溫度、②質量
8、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二、復習內容
1、分子動理論及其應用: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徑以10-10來度量。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①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②擴散現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
③課本P120圖15、1-3裝置下面放二氧化氮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擴散被誤認為是重力作用的結果。實驗現象:兩瓶氣體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得均勻,結論:氣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④固、液、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
⑤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分開:擴散、蒸發等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果。
(3)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②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固體很難被拉斷,鋼筆寫字,膠水粘東西都是因為分子之間引力起主要作用。
③分子之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計。
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鏡塊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圍,鏡子不能因分子間作用力而結合在一起。
2、內能的初步概念: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2)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既然物體內部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和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那么內能是無條件的存在著。無論是高溫的鐵水,還是寒冷的冰塊。
(3)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①溫度: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相同時,溫度越高物體內能越大。②質量:在物體的溫度、材料、狀態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③材料:在溫度、質量和狀態相同時,物體的材料不同,物體的內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狀態:在物體的溫度、材料質量相同時,物體存在的狀態不同時,物體的內能也可能不同。
(4)內能與機械能不同:機械能是宏觀的,是物體作為一個整體運動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與機械運動有關內能是微觀的,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能的總和。內能大小與分子做無規則運動快慢及分子作用有關。這種無規則運動是分子在物體內的運動,而不是物體的整體運動。
(5)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越大。
3、內能的改變:
(1)內能改變的外部表現:
物體溫度升高(降低)——物體內能增大(減。
物體存在狀態改變(熔化、汽化、升華)——內能改變。
反過來,不能說內能改變必然導致溫度變化。(因為內能的變化有多種因素決定)
(2)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A、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做功可以改變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
②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轉化
③解釋事例:P125圖15、2-5看到棉花燃燒起來了,這是因為活塞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燃點使棉花燃燒。鉆木取火:使木頭相互摩擦,人對木頭做功,使它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木頭的燃點而燃燒。圖2-11看到當塞子跳起來時,容器中出現了霧,這是因為瓶內空氣推動瓶塞對瓶塞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使水蒸氣液化凝成小水滴。
B、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熱傳遞是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向低溫部分傳遞的現象。
②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傳遞方式是: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傳遞傳遞的是內能(熱量),而不是溫度。
③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熱,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放熱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④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的轉移。
C、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區別:由于它們改變內能上產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說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實質不同,前者能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后者能的形式不變。
D、溫度、熱量、內能 區別: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溫度升高 內能增加
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
△熱量:是一個過程。
吸收熱量 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
內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熱量全都對外做功,內能可能不變。
△內能:是一個狀態量
內能增加 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
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
第二節 內能
一、基礎練習
1、比熱容: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溫度升高(降低)11℃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4、比熱容計算公式:Q吸=C(t-t0),Q放=C(t0-t)
二、復習內容
1、比熱容:
⑴ 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⑵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吸熱或放熱的本領的物理量。
⑶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⑷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溫度升高(降低)11℃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⑸水常調節氣溫、取暖、作冷卻劑、散熱,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2、計算公式:Q吸=C(t-t0),Q放=C(t0-t)
3、熱平衡方程:不計熱損失 Q吸=Q放

第三節 比熱容
一、基礎練習
1、燃料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2、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3、熱值反映的是某種物質的一種燃燒特性,同時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變成內能的本領大小,也就是說,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種特性,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形態、質量、體積等均無關。
4、熱機:利用燃料的燃燒來做功的裝置。能的轉化: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5、內燃機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
二、復習內容
1、內能的獲得——燃料的燃燒
燃料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2、熱值
(1)定義: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2)單位:J/kg
(3)關于熱值的理解:
① 對于熱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個關鍵詞“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1kg是針對燃料的質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質量不是1kg,那么該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就不是熱值。某種燃料:說明熱值與燃料的種類有關。完全燃燒:表明要完全燒盡,否則1kg燃料化學能轉變成內能就不是該熱值所確定的值。
② 熱值反映的是某種物質的一種燃燒特性,同時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變成內能的本領大小,也就是說,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種特性,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形態、質量、體積等均無關。
(3)公式:Q=q(q為熱值)。
實際中,常利用Q吸=Q放即c(t-t0)=ηq′聯合解題。
(4)煤氣的熱值是3.9×107J/3,它表示:13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9×107J。
(5)火箭常用液態氫做燃料,是因為:液態氫的熱值大,體積小便于儲存和運輸
(6)爐子的效率:
① 定義:爐子有效利用的熱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之比。
② 公式:η=Q有效/ Q總= c(t-t0)/ q′
3、內能的利用
(1)內能的利用方式:
⑴ 利用內能來加熱;從能的角度看,這是內能的轉移過程。
⑵ 利用內能來做功;從能的角度看,這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熱機:定義:利用燃料的燃燒來做功的裝置。
能的轉化: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蒸氣機——內燃機——噴氣式發動機
(3)內燃機:將燃料燃燒移至機器內部燃燒,轉化為內能且利用內能來做功的機器叫內燃機。它主要有汽油機和柴油機。
(4)內燃機大概的工作過程:內燃機的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在這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而做功沖程是內燃機中唯一對外做功的沖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5) 熱機的效率:熱機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總= W有用/q
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
使燃料充分燃燒
盡量減小各種熱量損失
機件間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摩擦。
(6)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比較:
汽油機柴油機


點構造:頂部有一個火花塞。頂部有一個噴油嘴。
吸氣
沖程吸入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吸入空氣
點燃方式點燃式壓燃式
效率低高
應用小型汽車、摩托車載重汽車、大型拖拉機
相同點沖程:活塞在往復運動中從汽缸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
一個工作循環活塞往復運動2次,曲軸和飛輪轉動2周,經歷四個沖程,做功1次。

4、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即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種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一節
例1:鹽城市下列各圖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A.兩手相互? B.水沸騰時蒸汽 C.鋸木頭鋸子發燙? D.壓縮空氣引火
摩擦能發熱 沖開壺蓋
例2:泰安市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越快,物體的內能越大
B.物體舉得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
C.溫度為-40℃的冰塊沒有內能
D. 火箭點火升空過程中將燃料燃燒時放出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例3:濟寧市二○○六各種形式的能之間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請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能量轉化實 例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干電池對外供電
用電熨斗熨衣服
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1、南通市 下列現象中,利用內能做功的是( )
A、冬天在戶外時兩手相搓一會兒就暖和
B、刀在砂輪的高速摩擦之下濺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曬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噴射中沖天而起
2.海淀區 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
A、熱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對手“哈氣”,手感到暖和
C、冬天,兩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間內用暖氣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3、樂山市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飲料放進冰箱后溫度降低,是用______的方式減少飲料的內能;在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是通過______ 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內能.
4、山西省太原市 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艙外大氣壓比艙內氣壓低.要使艙內獲得新鮮空氣,必須使用壓縮機把空氣從艙外壓進艙內.在這個過程中,壓縮機對空氣做功,空氣的
A.溫度升高 內能增加  B.溫度降低 內能減少 
C.沮度升高 內能減少  D.溫度降低 內能增加
5.北京市下列現象中,屬于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菜刀在砂輪上磨得發燙 B.用打氣筒打氣時筒壁發熱
C.兩手互相摩擦時手發熱 D.在爐子上燒開水
6.通常把蘿卜腌成咸菜需要較長時間。而把蘿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僅需幾分鐘,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 )
A.鹽分子減小了,很容易進入蘿卜中
B.鹽分子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蘿卜分子間有間隙,易擴散
D.炒菜時溫度高,分子熱運動加快
7.下列現象不能表明分子熱運動的是(。
A.“SARS”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染
B.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紅墨水,過一會兒整杯水都紅了.
C.把磨得很光滑的鉛板和金箔長久緊壓在一起,金箔中滲有鉛
D.配制過氧乙酸消毒液時,能聞到刺鼻的氣味
8.兩塊光滑、干燥的玻璃,緊貼在一起不能結合成一塊,原因是 [ ]
A.兩塊玻璃分子間距離太大,作用力太小了
B.兩塊玻璃分子間距離太小,斥力起主要作用了
C.兩塊玻璃分子間不存在作用力
D.兩塊玻璃中的分子運動太慢了
9.物質處于哪種狀態決定于( ).
A.物質的溫度B.物體內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
C.物質的分子結構D.物質內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10.“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 )
A.分子間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間只有斥力沒有引力
D.玻璃碎片間的距離太大,大于分子間發生相互吸引的距離
11.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分子間存在引力作用來解釋的是
A.要橡皮繩拉長,必須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時,粉筆灰紛紛落下
C.用膠水很容易將兩張紙粘合在一起
D.折斷一根鐵絲需很大的力
12.下列關于分子間的作用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根鐵棒很難被拉斷,這說明鐵棒的分子間只存在引力
B.液體非常容易流動,這說明液體分子間主要是斥力
C.氣體很容易被壓縮的原因是因為氣體分子間沒有作用力
D.分子間的距離減小,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13.一張紙從邊緣稍一用力就可將它撕開,可是若用兩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紙,卻要用較大的力氣,你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嗎?
14.日常生活中用乳膠粘木制家具時,要讓乳膠變干后,才能粘的牢,試用分子運動的知識加以解釋。
15.把一塊鉛切成兩段,然后在原處合上,加以一定的壓力,兩段鉛又能合在一起,而打碎的玻璃也在原處合上,也加以一定的壓力,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

16.長期堆放煤的墻角,墻壁的內部也會變黑.說明其原因.


17.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這個容器中并進行充分混合,發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3升,請解釋這個現象。


第二節
例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熱減為原來的二分之一
B、吸收熱量多的物體比熱一定大
C、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多
D、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熱量,煤油升高的溫度大于水升長高的溫度
例2:把質量為500克,溫度為40°C的鋁塊加熱到100°C,鋁塊吸收了多少熱量?如果這些熱量用來給水加熱,能使多少20°C的水升高到40°C?
例3:質量不同,初溫相等的大、小兩個鐵塊,吸收了相等熱量后將它們接觸,則大、小鐵塊之間有沒有熱傳遞,為什么?
1、人們在生活中用熱水取暖,生產上常用水作為冷卻劑,這因為水的( )
A、比熱大 B、吸收的熱量多 C、放出的熱量多 D、密度較大
2、甲、乙兩種物體質量相同比熱不同,當它們升高相同溫度時,一定是( )
A、比熱小的吸收熱量多 B、比熱大的吸收熱量多
C、甲、乙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D、因初溫不知道無法判定
3、初溫相同,質量也相同的水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再將銅塊投入水中,則會出現 ( )
A、銅塊放熱,水吸熱 B、銅塊吸熱,水放熱
C、銅塊與水之間不發生熱傳遞 D、水的內能傳遞到銅塊上
4、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分子總是在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分子具有動能
B、當物體被舉高時,其分子勢能隨之增加
C、當物體運動速度增大時,其分子動能隨之增加
D、 以下時,物體分子既不具有動能也不具有勢能
5、下面有關內能和機械能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具有內能時,就一定具有機械能
B、物體具有機械能時,同時也具有內能
C、物體不具有機械能時,但它具有內能
D、以上說法都正確
6、關于溫度、熱傳遞和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高的物體具有的熱量多
B 、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
C 、度的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少
D 、熱量總是從熱量多的物體傳遞到熱量少的物體
7.關于內能,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
  A.跟物體的溫度有關,物體溫度降低,放出內能
  B.內能是指每個分子做無規則運動具有的能
  C.內能是指物體中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時所具有的能
  D.0℃的物體具有的內能為零
8.關于熱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0℃時,分子的熱運動停止了 B.物體吸收熱量,分子運動必然要加速
 C.氣體分子熱運動最劇烈,固體分子沒有熱運動
 D.物體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
9.在0℃的房間里,靜止在地面上的鉛球[ ]
A.具有機械能 B.沒有機械能 C.具有內能 D.沒有內能
10.下列關于物體的內能和溫度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物體的內能越大,溫度越高
B.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
C.物體的內能只和溫度有關,所以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D.物體的內能只和溫度有關,內能大的物體溫度一定高
11.下面四句話中都有一個“熱”字,其中哪一句話中的“熱”字表示溫度 [ ]
A.熱傳遞 B.物體吸熱溫度升高
C.摩擦生熱 D.今天天氣很熱
12.物體從粗糙的斜面上滑下來,則 [ ]
A.機械能不變,內能不變 B.機械能增加,內能不變
C.機械能減小,內能減少 D.機械能減小,內能增加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 B.一定質量的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小
C.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D.物體的速度增加,內能一定增加
14.下列關于內能的概念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任何物體都具有內能 B.0℃冰不具有內能
C.一個物體的溫度發生變化,它的內能也變化 D.內能和機械能的單位都是焦耳
15、小明在烈日當空的海邊玩耍,發現沙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同樣,太陽光照射,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熱升溫快慢不同呢?于是他從海邊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帶回家進行探究。
小明在兩個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別裝上了相同質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個100W的白熾燈同時照射它們,并用溫度計測出它們不同時刻的溫度值。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照射時間/in024681012
溫度/℃海水31.031.632.132.532.833.033.1
沙子31.032.533.834.835.836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問題是什么?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數據,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結論?
(3)小明發現“夏天海邊的沙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請你用簡單的語言從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舉出一個類似的現象
16、把500克的水加熱到100°C,吸收了1.68×105焦的熱量,則它的初溫是多少?
17、鋁的比熱是0. 88×103焦 / (千克•℃),水的比熱是4.2×103焦 / (千克•℃) .質量為0.3千克的鋁鍋中放有2千克的水,把它們從20℃加熱到80℃時,
(1)鋁鍋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2)水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3)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第三節
例1:汽油機是由四個沖程不斷循環而工作的,圖2中表示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沖程是( )
例2:萊蕪市下列四種現象中,只發生能的轉移而不發生能的轉化的過程是( )
A、燒水時,水蒸氣頂起壺蓋
B、閉合開關后,燈泡發光
C、冬天,用手摸戶外的金屬桿時手感覺到冷
D、給電動自行車的蓄電池充電
1、用鋁壺燒開水,壺中的水蒸氣將壺蓋頂起來,這是消耗水蒸氣的 能對外做功,將水蒸氣的 能轉化成壺蓋的 能。
2、下列事例中,能表示能量轉化或轉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
A.電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機械能也可以轉化為電能
B.熱量可以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但卻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
C.動能可以和重力勢能相互轉化
D.電能可以轉化為內能,內能也可以部分地轉化為電能
3、、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的四個沖程,圖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沖程;它將______能轉化成_______能.
4、某學校每天需要將1000kg、20℃的水燒開供師生飲用。
(1)請計算學校每天燒開水所需要的熱量時多少?
(2)如果煤氣的熱值為3.9×107J/3,燃燒煤氣放出的熱量只有60%被水吸收,學校每天燒水需要多少3的煤氣?(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5、如圖8所示,其中能量轉化形式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6、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 )
A、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吸收和放出的熱量有關
B、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的溫度有關
C、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D、物體的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溫度、質量都沒有關系
7、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熱容這一特性的是( )
A、在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電 B、汽車發動機用循環水冷卻
C、讓流動的熱水流過散熱器取暖 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凍壞秧苗
8、冰在熔化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內能不變,比熱容不變 B、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C、比熱容、內能、溫度不變 D、比熱容變大,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9、甲物體的質量是乙物體的4倍,當甲的溫度從20升高到70,乙的溫度從40升高到60時,甲、乙物體吸收的熱量之比為5:1,則甲的比熱容與乙的比熱容之比是( )
A、1:2 B、2:3 C、2:1 D、1:5
10、(2010年菏澤)1千克20的水吸收4.2×105焦熱量后,它的溫度在下列給出的四個溫度中,最多有幾個可能溫度( )
(1)80 (2)100 (3)120 (4)130
A、1 B、2 C、3 D、4
11、(福州中考)由 可得, ,關于同一種物質的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吸收的熱量增大一倍,則比熱容增大一倍
B、若質量增大一倍,則比熱容減至一半
C、若加熱前后的溫度差增大一倍,則比熱容增大一倍
D、無論質量多大,比熱容都一樣
12、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的快慢”的實驗時, 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 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13、(2009年蘭州)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氣溫晝夜變化顯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
B、白天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
14、質量相等的水和鐵塊,初始溫度相同,吸收相等的熱量后,相互接觸,則( )
A、接觸后無熱傳遞 B、接觸后鐵塊的溫度降低,水的溫度升高
C、溫度由鐵塊傳到水 D、熱量由水傳到鐵塊
15、用兩個酒精燈分別給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物體加熱,若在相等的時間內,它們吸收的熱量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物體的比熱容一定相等 B、甲、乙兩物體的溫度變化一定相等
C、溫度變化大的物體比熱容大 D、溫度變化大的物體比熱容小
16、(2010年煙臺)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 )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比乙液體溫度升高的多

17、(2009年河北)根據表中幾種物質的比熱容,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 )

A、制作體溫計常用水銀做介質,原因之一是水銀的比熱容小
B、北方樓房中的暖氣用水做介質,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熱容大,所以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比沿海地區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熱容大,所以冷卻食品時0℃的水比0℃的冰效果

二、題
1、中石油集團2011年3月29日分布新聞稿稱,截至3月24日,旗下塔里木油田已累計向我國東部地區輸送天然氣超過800億立方米。已知天然氣的熱值為4×107J/3,完全燃燒0.053天然氣可以放出 J的熱量,這些熱量若是只有42%被水吸收,則可以使常溫下5kg的水溫度上升 。[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2、(2009湛江)湛江市正在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推開窗門,滿目清翠,走出家門,街道寬敞整潔,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擔心奶奶寂寞,想奶奶與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熱而不愿住,這激發了小明探究城鄉溫差原因的興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請學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到選定地點,于中午同一時刻測出測試點的氣溫,如下表.

(1)氣溫最低的區域是 ;解析該區域氣溫低的主要原因 ;
(2)質量為10kg的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溫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J,這是通過 方式改變水的內能.[水的比熱容為c=4.2×103J/(kg•℃)]
(3)請你為湛江市“創!鲍I計獻策,提出兩種降低市中心環境氣溫的辦法:
① ;
② .
4、(2010廈門)上海世博園采用了一種不用電,而是用水來調節溫度的江水源空調。江水源空調系統用水泵抽取黃埔江的水,利用江水與世博園室內空氣的溫差實現制冷制熱,從而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1)用江水來調節溫度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哪一種特性?

(2)從熱傳遞的角度解釋江水源空調為什么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三、綜合題

1、隨著“西氣東輸”,天然氣進入揚州市民家庭,小明家已經開始使用了天然氣。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并收集有關數據:
小明在水壺里放入5000c3、20℃的水,記錄了當時的氣量表示數是134.7313;隨后點火并將火調至最大燒水,開始同步計時;當水燒至沸騰時,氣量表示數為134.7893,需時24in,小明查到天然氣天然氣的熱值約為8.0×107J/3,單價2.2元/3。燒開這壺水,水需吸收多少熱量?小明家天然氣爐具的效率是多少?[1標準大氣壓,c水=4.2××103J/(kg•℃)]

2、家庭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儲存在鋼罐里,罐頂部有一個閥門開關,罐內氣壓大于大氣壓。石油氣泄漏時易發生中毒、爆炸和火災事故。已知石油氣熱值為3.5×107J/kg,燒水時,設石油氣燃燒放出的熱量只有60%被水吸收。問:
(1)將質量為5kg、初溫為20℃的水加熱到100℃,需完全燃燒液化石油氣多少克?

(2)當發現家中鋼罐內的液化石油氣泄漏時,為防止事故的發生你應采取哪些措施?

3、(2010蘇州)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了倡導低碳生活,太陽能熱水器被廣泛應用于現代生活。
下表提供的是一裝滿水的太陽能熱水器在太陽照射下的相關信息:
太陽照射時間/h太陽能轉換為水的內能的效率熱水器最大水容量/L
1050%100
水升高的溫度/℃水的比熱容/[J•(kg•℃)-1]水的密度/(kg•-3)
604.2×1031.0×103
注:1L=10-33
請根據上表信息,通過計算回答問題。
(1)熱水器中水的質量為 kg;
(2)熱水器中的水需吸收的熱量為 J;
(3)熱水器平均1h所接收的太陽能約為 J;

4、沿海地區,中午時風經常由海面吹響陸地,到了晚間又常常由陸地吹響海洋,試解釋其中的道理。

5、早春育秧苗時,常在晚上把水放進去,白天排出來,這是為什么?

6、(2010哈爾濱)同學們在做“比較水和沙子的吸熱能力”實驗的場景如圖所示,他們說該實驗有兩種探究方法。
(1)實驗方法一的設計如圖中所示:
①在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目的是 ;
②請你指出該同學的設計思路和實驗裝置中的錯誤和不足。

(2)請你設計出第二種實驗方法:
①寫出該實驗方法所需要的測量儀器 ;
②請寫出設計思路:兩個相同的金屬盒,加入 相同的沙子和水,用酒精燈加熱,使其 ,比較 ,就能比較它們的吸熱能力。

四、
1、(2010鹽城)用煤氣灶把1kg、初溫為20的水燒到70,消耗了10g煤氣[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煤氣的熱值為4.2×107J/kg],則
(1)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2)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J
(3)煤氣灶燒水的效率為多少?

2、某中學為學生供應開水,用鍋爐將200kg的水從25℃加熱到100℃,燃燒了6kg的無煙煤。[c水=4.2×103J/(kg•℃)、q無煙煤=3.4×107J/kg]
試求:(1)鍋爐內200Kg的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2)6kg無煙煤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3)此鍋爐的效率是多少?

第十三章 熱和能單元測試題
一、:
1.(2012•安徽。┫铝嘘P于功、內能和熱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不變,內能一定不變
B.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
C.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比溫度低的物體多
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
2.(2012•湖北咸寧)世界上的一切物體,無論是一粒沙、一縷煙、還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不停息運動的是( )
A.沙塵暴起,飛沙滿天 B.微風拂過,炊煙裊裊
C.陽春三月,花香襲人 D.豐收季節,麥浪起伏
3.(2012•黑龍江雞西)下列現象中,通過熱傳遞來改變內能的是( )

4.(2012•貴州銅仁)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夏天用電風扇吹風能使人感到涼爽,這是因為電風扇降低了空氣的溫度
B.海洋對全球氣溫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
C.“摩擦生熱”現象是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
D.晶體和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點
5.(2012•哈爾濱)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同學們用酒精燈同時開始均勻加熱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吸熱能力較強
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物質的種類決定的
C.實驗中,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
D.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末溫低的物質吸熱能力強
6.(2012•湖北宜昌)圖中的四個沖程不是按照熱機正常工作的順序排列的,你認為讓汽車獲得動力的沖程是( )

7.(2012•宜昌)兩個相同的燒杯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給它們加熱相同的時間,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吸收的熱量多 B.水上升的溫度較高
C.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 D.它們上升的溫度相同
8.(2012•江蘇南京)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內能增大,一定從外界吸收熱量
B.汽油機在做功沖程中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物體內能減少時,溫度可能不變
D.鋸條鋸木板時,鋸條的內能增加,木板的內能減少
9.(2012•江蘇南通)下列實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吸引力的是( 。
A.圖甲中,兩表面光滑的鉛塊緊壓后能粘在一起
B.圖乙中,兩塑料吸盤間空氣被擠掉后能吊起重物
C.圖丙中.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D.圈丁中,打開醋瓶蓋能嗅到醋昧

10.(2012•江蘇無錫)如圖所示,小明從滑梯上下滑,在這一過程中,他的( )
A.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C.機械能保持不變 D.機械能一定減少
二、題:
11.(2012•江蘇泰州)汽油機是熱機的一種,汽油在氣缸內燃燒時將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如圖7所示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狀態示意圖,由圖可以看出,此時它正處在____________沖程。
12.(2012•江蘇泰州)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PU)只有半張撲克牌大小,工作時發熱顯著,常采用散熱片與風扇組合冷卻,某電腦CPU的功率為90W,其中發熱功率率占8%,銅質散熱器的質量是0.8kg.若工作半小時,CPU消耗電能__________J,產生熱量_______J,這些熱量可使散熱器溫度升高________℃。[銅的比熱容為0.39×1 03J/(kg•℃),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3.(2012•廣西玉林)上課時老師給同學們演示了“水也能使某些液體沸騰”的實驗:將適量的乙醚例入試管中,塞上木塞,然后浸入有熱水的燒杯中。一會兒。觀察到試管中的乙醚沸騰起來,接著聽到“砰”一聲,木塞沖出了試管口。
(1)從實驗中可知乙醚的沸點_(選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熱水的溫度;
(2)木塞沖出試管口的瞬間.乙醚的溫度降低,內能 (選填“增大”或“減小”),這是通過_的方式改變乙醚的內能。
14.(2012•黑龍江哈爾濱)用涼水冷卻滾燙的雞蛋,雞蛋內能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的.如果水的質量是lkg,初溫為20℃,雞蛋取出時水溫為30℃,水吸收的熱量為 J。[c水=4.2×l03J/(kg•℃)]
15.(2012•江蘇南通)在研究水的升溫特性過程中,小芳在燒杯中注入200 g的水.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在水溫由20℃上升至100℃的過程中.水的內能增加了 J,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酒精燃燒所放出的熱量[水的比熱容c=4.2×103J/(kg•℃)]。
16.(2010廣東肇慶)如下圖所示,根據分子動理論:①說明分子 ▲ ;②說明分子間 ▲ ;③說明分子間 ▲ .

三、實驗探究:
17(2012•江蘇無錫)為比較酒精和碎紙片這兩種燃料的熱值,小明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將一定質 量的酒精和碎紙片分別放入兩個燃燒皿中,點燃它們,分別給裝有質量相等的水的兩個相 同燒杯加熱,直至酒精和碎紙片完全燃燒.
(1)小明設計了一張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其中①②兩項內容 漏寫了,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2)實驗后小明根據實驗數據利用公式Q=cΔt算出了水吸 收的熱量,結合“10g酒精”這一數據,算出了酒精的熱值,
算出的酒精熱值是否可靠,請說明理由 .
溫度
燃料加熱前水溫/℃①▲
10g酒精
②▲

18(2012•山西。榱颂骄坑绊戨姛岬囊蛩,小偉設計了如圖19所示電路,燒瓶中盛有質量、初溫均相等的煤油,R甲>R乙。
(1)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明顯的實驗效果,選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由于 。
(2)通電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燒瓶中溫度計的示數,是為了探究電熱與 的關系。
(3)要利用此裝置來探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你還需要的操作是 。
(4)將此裝置改裝后可測量煤油的比熱容,如圖20所示。測量時,分別向兩個相同的燒瓶中加入初溫均為t0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通電一段時間后,分別讀出溫度計的示數為t水、t煤油,請寫出煤油比熱容的表達C 煤油= (已知水的比熱容為c水)。
19(2012•寧夏)地溝油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一些不法商人對其進行簡單的脫水、脫雜、脫臭處理后,冒充色拉油在市場上銷售,欺騙、傷害市民。
小華想用測密度的方法來鑒別色拉油和地溝油。首先,他通過網絡查得優質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3 - 0.93g/c3之間,地溝油的密度在0.94g/c3 - 0.95g/c3之間。然后,他設計了以下步驟進行實驗鑒別:


A、將部分樣品油倒入量筒中后,測出燒杯和剩余樣品油的總質量;
B、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調平;
C、取適量樣品油倒入燒杯,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樣品油的總質量;
D、讀出量筒中樣品油的體積V;
E、根據測算出的密度,鑒別樣品油的品質;
F、利用實驗數據,計算出樣品油的密度;
(1)請將上面實驗步驟正確排序: (填字母序號)
(2)由圖示可知,= 克;樣品油的體積V = l。
(3)若=23.8克,則樣品油的密度 g/c3。
(4)小華通過比對測算結果,能否斷定樣品油是地溝油?為什么?
小強認為:比熱容也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比較不同物質的比熱容,同樣可以鑒別它們。于是,他量取質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樣品油,分別裝入A、B兩個燒瓶內,將兩根阻值相同的電阻絲分別浸入兩個燒瓶內,串聯后接入電路,如圖所示。
(5)實驗中,小強把兩根阻值相同的電阻絲串聯接入電路,其目的是
(6) ;取質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樣品油,其目的是 ,通過觀察 ,就能比較出它們比熱容的大小,并依此鑒別出樣品油的品質。
四、綜合應用:
20.(2012•廣東廣州)重4 10 N 的汽車在水平路面勻速運動,所受阻力為920N,汽車牽引力功率為9.2kW,其汽油發動機效率為20%(汽油熱值是(4.6×107J /kg)求汽車運動100s 內
①發動機對汽車的牽引力多大? ②牽引力做了多少功?
③汽車通過的距離多長? ④發動機消耗汽油質量是多少?

21、(2012•天津市)如圖所示,燒瓶中裝有0.3kg煤油,電阻絲的阻值為10Ω,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為2A時通電5in,煤油的溫度由20℃升高到30℃.[c煤油=2.1×103•℃)]求:
(1)煤油吸收的熱量;
(2)電阻絲加熱煤油的效率.

22、(2012•江蘇常州)液化石油氣的熱值高達4.6×107J/kg,一些不法商販為謀取暴利,常將液化石油氣與價格低廉、熱值僅為2.9×107J/kg的二甲醚混合裝入鋼瓶內銷售給客戶.常州市質監局對某液化石油氣站銷售的瓶裝燃氣進行檢測:將質量為100kg、初始溫度為31℃的水裝入容器內,用高效爐灶燃燒瓶內燃氣加熱容器中的水直至100℃恰好沸騰,瓶內燃氣消耗了0.84kg.通過高效爐灶,水能吸收燃氣完全燃燒釋放熱量的75 %.已知水的比熱容為c水=4.2×103J/(kg•℃),問:
(1)瓶內燃氣的熱值是多少?
(2)該液化石油氣站銷售的瓶裝液化石油氣有無摻混二甲醚?
23、(2010,四川瀘州)如圖為瀘州市某風景區山中的一段盤山公路照片。以汽油為燃料的觀光汽車沿該盤山公路(盤山公路近似處理為斜面)以36K/h的速度勻速行駛,經過15in從山腳到達山頂;汽車上山時沿路面獲得的牽引力恒為9.2×103N。已知汽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轉化為汽車牽引力做功的效率為30%,汽油熱值q=4.6×107J/Kg,求:
(1)汽車上山時牽引力發揮的功率為多大。
(2)汽車從山腳到山頂消耗了多少千克的汽油。


24、(2012•江蘇連云港)連云港市正在建設的“BRT”系統,是連接中心城區與外圍區域的快速公交系統,它具有專用的車道和站點,有利于中心城區各項功能的向外輻射和向心聚焦.
(1)已知從起點海州站到終點墟溝站的距離約為34k,若“BRT”專用車的平均速度80k/h,求從起點到終點的運行時間為多少分鐘?
(2)目前,由于堵車現象嚴重,再加上紅綠燈較多,該路段開轎車上班的平均速度僅約40k/h,該系統運行后,乘坐“BRT”專用車比開轎車上班從起點到終點可以節約時間多少分鐘?
(3)已知每輛“BRT”專用車一次往返平均耗油80L,而一輛轎車一}欠往返平均耗油7.25L.按每輛“BRT”專用車載客量相當于40輛轎車載客量計算,若40輛轎車上的乘客全部改乘一輛“BRT”專用車,一次往返可節約燃油多少升?如果這些燃油完全燃燒釋放的能量用來燒水且全部被水吸收,可以將多少千克的水從20℃升高到100℃?(已知每升燃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3.2×l07J,水的比熱容c=4.2×103J/(kg•℃))
(4)從以上計算以及你對“BRT”的了解,你認為該系統的主要優點有哪些?(只需寫出兩點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87556.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初三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平谷區)
2018年秋九年級理綜上冊期中調研試題(含答案)
2013秋初三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測試卷(人教版)
蘇科版初三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測試題(教科版有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