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8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初一政治 2018. 6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共4大題,29小題,開卷考試。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50分。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
3.答客觀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出其他答案;答主觀題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域內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其他筆答題。
4.考生答題必須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一律無效。
第I卷(客觀題,共26分)
一、選擇題(以下每題都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1分,共16分。)
1. 有人說,青春讓每個人開一次花,但不保證每個人都結一次果,能不能結果往往取決于當你還是一朵花的時候。這告訴我們
A.青春是美好的 B.青春是一朵花
C.美好的未來取決于青春時期的努力 D.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
2.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生守則(2018年修訂)》,新《守則》刪除了“敢于斗爭”、“見義勇為”的要求,同時提醒青少年要“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自救”。
這一變化的意義在于
①有利于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②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
③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④會減少社會上好人好事的發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 在路況不良的情況下,有的機動車駕駛員往往會進入一種情緒憤怒的偏激狀態,這類人被稱為“路怒族”,下列對“路怒族”理解,正確的是
A.做到了發泄不良清緒,無可厚非
B.既符合法律規范,又不損害他人利益
C.不符合道德規范,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D.學會做情緒的主人,無須顧忌他人的感受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201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出席大會并發表講話。據此回答4-5題。
4. 各國應該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對利用互聯網進行的恐怖、淫穢、販毒、洗錢、賭博等犯罪活動。這句話給網民的啟示有
①要掌握網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②要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明辨是非
③要提高分析和辨別能力,自覺遵紀守法 ④互聯網有很多不良信息,應該遠離網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人們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權利義務。這說明
A.義務和權利是一樣的 B.正確行使權利,積極放棄義務
C.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D.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6.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對外開放
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D.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7. 春節期間,公安部開展的新一輪“解救乞討兒童”行動,引起數十萬網民的關注和參與,他們積極為公安部門順利解救乞討兒童提供線索。網民“微博打拐”的行為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司法保護 D.社會保護
8. 下列選項是生活中的幾個鏡頭。屬于尊重生命健康權的是
A.騎自行車抄近道逆行去上學 B.參加學校組織的安全疏散演練
C.回家先玩,作業熬夜完成 D.暑假期間哪兒人多就去哪兒玩
9. 以下不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是
A. 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 C.科學發展觀 D.毛澤東思想
10. 2018年4月,為迎接江蘇省園藝博覽會順利舉行,蘇州采取各種措施治理環境,使人間天堂更有韻味。這啟示我們
①要推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②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③治理環境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 ④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11. 下列關于社會公共秩序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②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危害了社會、危害了他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遵守社會公共秩序要自覺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和意識
④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只需加強法制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這體現的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哪一方面的新目標、新要求
A.經濟持續發展 B.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C.人民民主不斷擴大 D.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13. 小明打算周六完成作業,可是當作業剛完成了一半時,他想起平時喜歡看的動畫片開始了,心想,還是先看完動畫片,明天再做也不遲。他的言行體現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
A.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B.自制性和沖動性的矛盾
C.開放性和封閉性的矛盾 D.自制性和自控性的矛盾
14. 右邊漫畫形象地說明
A.環境影響人的情緒
B.興趣不同,情緒感受就會不同
C.性格不同,情緒感受就會不同
D.同一個人面對同一件事,在不同
的情況下往往有不同的感受
15. 小元進入青春期后,變得不愛講話,也不愿與人溝通,長此以往她可能會產生
A.自卑心理 B.自信心理 C.心理閉鎖 D.自負心理
16. 當前,抵制“舌尖上的浪費”、提倡“光盤行動”已蔚然成風。這要求我們發揚
A.自尊自信的精神風貌 B.自立自強的心理品質
C.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D.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判斷題(判斷以下各題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答題卡上把“A”涂黑,錯誤的在答題卡上把“B”涂黑。每小題1分,共10分。)
17. 我們必須學會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堅持科學發展觀。
18. 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常常會給青少年帶來一些生理變化。
19. 小明因某事感到非常痛苦,他奔跑到無人處,放聲大喊……這種調節情緒的方法是認識改變法。
20.“不以規矩,難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
21. 作為未成年人,面對不良的社會風氣和行為,首先是要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
22. 如果我們遇到生活中的陷阱,就要采用一切手段去維權,不能忍氣吞聲。
23. 遵守公共秩序是我國每個公民的應盡的義務。誰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危害了社會、危害了他人,最終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24. 青春期是人生的轉折時期,是向成人過渡的階段,也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時期。
25. 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在1978年以來均有大幅度提高,這說明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
26. 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第Ⅱ卷(主觀題,共24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第27題6分,第28題6分,共12分。)
27. 材料一:2018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一處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為了拯救生命,消防官兵第一時間沖進現場,奮不顧身地用自己的生命去為更多的人開拓生命通道。他們是我們當今“最可愛的人”,是我們最敬重的英雄!
材料二:2018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她發現了青蒿素—一種可以顯著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藥物。
材料三: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馬云
(1)請從“生活的主旋律”角度,說明為什么材料一中的他們是我們當今“最可愛的人”?(2分)
(2)請從“過有意義的生活”角度,說明材料二和三分別給我們什么啟示?(4分)
28. 材料一:短短30余年我國使6. 6億人擺脫了貧困,書寫了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全球減貧的主要成就來自中國。
材料二:2018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時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1)請回答:我國創造這一奇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請運用《愛我中華》的相關知識回答:如何理解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注意:至少從兩個不同角度回答)(4分)
四、分析說明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29. 材料一:近期,針對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尤其是校園暴力成為網絡熱議話題,更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材料二:面對校園暴力,家長要肩負起對孩子的教育和監護職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教育子女做文明少年和陽光少年;相關部門要嚴格審查,杜絕暴力文化的泛濫,要對網絡影視等加強管理,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有益的文化環境。
(1)校園暴力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一項權利(2分),為什么針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會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4分)
(2)有同學認為,有了家長和相關部門撐起保護傘,就能使未成年人避免校園暴力,健康成長。請運用“與快樂相伴”和“遵紀守法”的知識談談你對此觀點的看法。(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141897.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下冊思品選擇題專項訓練試題(魯教版)
2015八年級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測試題(教科版含答案)
2014-2015沙河市七年級上冊思品12月聯考試卷(新人教版帶答案)
七下思品人生當自強單元復習題(有答案人教版)
初一政治第一課我是中學生了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