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為了測試一下現在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某報記者親自設局“拐騙”兒童。結果發現:85%的兒童輕信對方,愿意跟對方走;10%持懷疑態度,不跟對方走.這說明( )
①未成年人生活經驗不足,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
②未成年人不明是非善惡
③未成年人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④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一天晚上,小蘭的媽媽送奶奶去了醫院,爸爸上夜班還沒回來。這時,一個自稱是爸爸朋友的陌生人敲門。如果你是小蘭,你會( )
A.出于禮貌,開門讓客人進來坐坐 B.向鄰居或周圍人大聲呼救
C.立即撥打“110”報警 D.告知對方父母不在,有事下次再來
3、某班上體育課時,旁邊的一個小店突發大火,有的同學說應該去救火;有的同學說我們不能去,因為未成年人也是受保護的對象。面對一些突發事故,我們應該( )
A. 在自我保護的前提下,通過社會力量避免或減少損失
B.不必擔心受到傷害
C.服從多數同學的意見
D.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避免或減少損失
4、在生活中一旦發現火情,應迅速撥打的火警電話是( )
A.119 B.110 C.112 D.120
5、發我們面對歹徒行兇時,應及時撥打報警電話( )
A.114 B.110 C.119 D.120
6、一天晚上,七年級學生丹麗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發現有兩個男青年一直跟著自己,丹麗馬上走到行人較多的地方打電話讓爸爸來接她回家。丹麗的做法是( )
A.不應該的,給爸爸添麻煩 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護自己
C.多此一舉,完全沒必要 D.不履行公民義務,縱容違法犯罪行為
7、幾名七年級學生晚自習放學經過一建筑工了時,遇見一伙竊賊正在偷建筑材料.下面是幾名同學對此事件所持的不同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
①竊賊是大人,我們斗不過他們,保護自己、不理他們是上策
②撥打“110”報警電話,讓警察來抓他們
③暗地跟蹤,看他們把材料偷到哪里去,好為將來破案提供線索
④一個人去報警,其余幾個人悄悄跟著,不能讓那幾個家伙跑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青少年進行自我保護十分重要,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
①在擁擠的場合,如上下樓梯時,要避開高峰期
②乘坐汽車、火車、輪船時,盡量了解相關的安全知識
③遇到大雨洪災時,遠離堰塘、溪口、河流
④上室內課時突發地震,應立即就地蹲下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用物或書包護在頭部,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經教育部批準,北京市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已被啟用。在新守則中,原來“遇到壞人壞事要及時報告,要敢于斗爭”這一條中刪去了“要敢于斗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是大人的事,與中小學生無關
B.青少年更應該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
C.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D.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不再是公民的義務
10、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維護我們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也是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是( )
A.協商 B.調解 C.訴訟 D.仲裁
11、打官司要到( )
A.人民檢察院 B.公安機關 C.人民法院 D.人民政府
二、論述題
未成年人為什么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面對非法侵害我們該怎么辦?
答案:
一、1——5 CDAAB
6——11 BCCBCC
二、12、未成年人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是避免受侵害的前提。國家和社會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保護,但未成年人如果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仍會使自己陷入險境,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未成年人在遭遇違法犯罪侵害的時候,要以保護生命為第一原則,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有利于自己人身安全的措施和方法,既不能逞一時之勇,與違法犯罪分子作面對面的搏斗;也不能一味地忍氣吞聲,那樣只會縱容犯罪分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215843.html
相關閱讀:2014-2015沙河市七年級上冊思品12月聯考試卷(新人教版帶答案)
七年級下冊思品選擇題專項訓練試題(魯教版)
七下思品人生當自強單元復習題(有答案人教版)
初一政治第一課我是中學生了測試題及答案
2015八年級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測試題(教科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