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政治做意志堅強的人同步訓練(含解析人教版)
班級: 姓名: 分數: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有些規則屬于強制性規則,有些規則屬于非強制性規則。下列屬于強 制性的是 ( )
A 《中學生守則》 B 風俗習慣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D 鄉規民約
2、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比祟愋纬梢幌盗猩鐣巹t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是為了( )
A 最大限度地限制人類 活動的自由 B 保證每一個社會成員都不受任何限制地生活 C 保證社會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諧和文明
D 體現一種社會要求而已,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遵守規則
3、有的同學說:“我有說話 的自由!為什么不能在課堂上隨便講話?”對這個說法( )
①很有道理,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 ②不贊同,隨便說話會破壞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 ③有道理,說明這些同學學習的主動性很高 ④不贊同,主動發言也應選擇恰當的時機,不能妨礙其他同學發言或聽課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4.近年來,在我國司法機關查處的違法犯罪案件中,被繩之以法的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領導干部和社會名人.這表現( )
①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認可的行為規
范 ③我國法律是專門用來懲處違法犯罪分子的 ④我國法律對全體社會成
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5.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下列選頂中能體現這個特征的有( )
①環保部門倡導不要隨意丟棄廢電池 ②廈門特大走私案主犯被執行死刑
① 全國人大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④某人傳播關于地震災區的虛假信息,影響社會穩定,被拘留
A.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
6.下列事件中,體現了法律作用的有( )
、儆谀撑c吳某的財產糾紛按民法調解、谛↓R因參與賭博而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 ③小張依法納稅 ④小聞依法享有選舉權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如果沒有一個能夠迫使人們遵守法律規范的機構,法律也就等于零.”列寧的這句話表明( ).
A.規定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的內容 。拢墒怯蓢抑贫 并認可的
C.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D.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
8. “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則是不可缺少的.”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②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具有相同的強制力和約束力
③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
④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關于自律和他律的說 法正確的是( ).
①個人的行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規則支配,而且是被動或被迫接受的,這就是他律 ②從他律逐步為自律,表明我們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③自律的關鍵是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 ④缺乏自律的人,就只有依靠外力來管束自己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一個人只 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這是因為( )
①紀律和自由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②紀律和自由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 ③紀律是對行動自由的限制 ④紀律是獲得行動自由的必要條件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一個人在沒有別人在場和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謹慎地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不做不符合道德的事.這種自律的方法,我們稱為( )
A .修養 B.慎獨 C.自覺 D.自省
12.在網絡世界中,人們可以享受到在現實生活中所不能實現的許多“自由”。這意味著我們( 。
。.可以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B.可以利 用互相網進行盜竊、詐騙、敲詐勒索
C.應該把外在的規則變成自己內心的要求,規 范自己的行為
D.沒必要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戲規則”
13.在人們廣泛享用計算機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國政府又對網絡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應的規定,并要求公民遵守 這些規定。這表明( )。
A.權利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義務是國家規定 的B.公民先享有權利,然后才承擔義務 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 D.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都是政府規定的
二、簡答題(4分)
14.場景一:小明在上課時,悄悄地和 同桌說話,被老師發現了,受到了批評。小明心里不服,暗暗想:“我只是和同桌說話,又沒有影響其它同學,干嘛要批評我呢? ”
場景二:星期天,王玲和爸爸準備乘車去外婆家。車站乘車的人很多,大家正在依次上車時,忽然跑來一個小伙子,直往車門擠,還差點將一位老大爺撞倒。很多人說:“擠什么?按順序上嘛!”小伙子聽后,臉一紅,低下頭到后面排隊去了,上車秩序又恢復了正常。
場景三:一天,在某中學的校門外,幾個社會青年以收“保護費”的名義,勒索同學們的錢物,出手打人,還刺傷了一個學生。學校立即派人制止,并向當地派出所報案。經過調查, 公安機關依法拘留了這幾個不法青年。公安部門還 強化了一些管理措施,凈化了學校周邊環境。
(1)上述三個場景分別說明是什么規則在起作用?(3分 )
(2)上述材料給你什么啟示?(1分)
三、分析說明題:(10分)
曾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河北大學“10.16”校園車禍案于2011年1月30日一審宣判,河北省望都縣人民法院認定李啟銘(保定市某公安局副局長之子)醉酒駕駛,致一人死亡1人受傷且肇事后逃逸,構成交通肇事罪。李啟銘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2010年10月16日?,李啟銘駕車到河北大學新校區生活區,將兩名女生撞倒后被保安和學生扣留。警方經對李啟銘采血并對其所駕車輛進行檢測,鑒定為醉酒超速駕駛。 其中一名傷者陳曉鳳因搶救無效死亡。
(1)李啟銘最終受到法律的制裁,這說明法律具有的功能是什么?(1分)休現法律的特征是什么?(2分)
(2)說說你所知道的與青少年密切相關的法律有哪幾部?(至少答三部)(3分)
(3)我們從李啟銘最終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案例得到什么啟示?(4分)
四、探究 實踐題(10分)
16.網絡手機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淫穢色情的泛濫不但污染了網絡環境,更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2010年初,北師大二附中學生在全國“打黃掃非”辦舉行了“抵制手機網絡色情——從我做起”,座談會上向全國青少年發出倡議:從我做起 ,從現在做起自尊、自律、自強,不登錄手機色情網站,不上傳、不下載、不傳播手機色情的侵害羞弘揚網絡文明,追求健康時尚的網絡新生活。
根據這一倡議,七年級(3)班召開了一次探究實踐活動,也請你積極參加進來。
(1)“抵制手機網絡色情——從我做起”,這個倡議主題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
(2)作為這次活動的組織者,請你告訴同學們這個“沒人看得見”的虛擬真空里,怎樣做到慎獨?(4分)
(3)你打算如何幫助同學們正確把握自己、真正享受網絡的樂趣?(4分)
貴城四中七年級下冊政治第三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C A A C C B D A B C
14.(1)場景一:學校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無論是在教室、實驗室里,不是在學校的其他場所,都要有一定的規則保證我們的學習和活動的順利進行。不明受到批評主要是課堂紀律規則在起作用。場景二:促使小伙子排隊上車凡事要是靠道德這個規則的力量。場景三:制止幾個不法青年的行為、凈化學校周邊環境,是依靠法律這個特殊規則實現的。
(2)社會生活需要秩序……不能順利進行。P5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273889.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政治上冊期中測試試題(含答案)
七年級上冊政治《共同建設集體》測試題(北師大版帶答案)
七年級下冊思品選擇題專項訓練試題(魯教版)
2015年盤龍初中七年級政治上冊第三次月考試題(粵教版)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期中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