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試題(山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盡快地掌握科學知識,迅速提高學習能力,接下來地理網為大家提供的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試題(山東省)

1.關于亞洲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以土耳其海峽與北美洲為界 B.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歐洲為界

C.主要位于北半球、東半球 D.亞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圍

2.有關亞洲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面積廣大 B.跨經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C.氣候復雜多樣,海洋性特征顯著 D.東部和南部的季風氣候區旱澇災害頻繁

3.下列示意圖表示亞洲河流流向的是()

4.有關下圖所示區域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FormatImgID_1#

A. 位于西半球、低緯度地區, 三洲五海之地

B. 陰影部分區域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常年高溫多雨

C.A半島的地形分布特點是山河相間,橫向分布

D. 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

5.下列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A.日本耕地資源豐富,稻米產量大

B.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工礦業發達

C.中東地區水資源豐富,孕育燦爛文明

D.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最大高原和盆地。

6.關于區域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巴西大部分位于熱帶,有世界上第一長河──亞馬孫河

B.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旱災害頻繁

C.美國東臨太平洋,西鄰大西洋,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D.南極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高原大陸之稱

7.下圖為印度剖面圖,根據印度的地形分布特點判斷A、B表示的方向分別是()

A.A─東 B─西 B.A─北 B─南

C.A─南 B─北 D.A─西 B─東

讀沿60N緯線俄羅斯地形剖面圖,回答8~9題。

8.從圖中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地形特征為()

A.西高東低 B.東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9.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搭配不正確的是()

A.①是東歐平原B.②是西西伯利亞平原

C.③是中西伯利亞平原D.④是東西伯利亞山地

10.下圖所示的四條河流中,兩岸分布有大片的熱帶雨林的是()

11.中東的石油大部分從波斯灣海運輸出來。下圖中A路線經過的地方是()

A.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太平洋日本

B.波斯灣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歐洲西部、北美

C.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D.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歐洲西部、北美

12.下列對亞洲各地區文化與當地自然條件或民族風俗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東亞的日本多地震,其建筑設計多為抗震建筑

B.恒河三角地區氣候濕熱,多河湖,生活在這里的孟加拉人,以捕魚為生,以船為交通工具

C.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嚴寒,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居住帳篷,身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D.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氣候濕熱,達雅克人居住在長屋內

13.有關下圖表示的國家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B.圣彼得堡工業區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

C.冬季漫長而嚴寒,是傳統的歐洲國家

D.鐵路線的分布西部密集,東部稀疏

小華認識了來自非洲的黑人朋友拉比,拉比介紹了許多家鄉的情況。據此回答14~15題。

14.下列描述,符合拉比家鄉所在大洲情況的是()

A. 大多位于熱帶 B.熱帶草原氣候分布面積廣

C. 以黑種人為主,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D. 經濟發達

15.拉比的國家可能是()

A.阿富汗 B.意大利C.贊比亞D.阿根廷

讀下列四國輪廓圖,完成16~18題。

16.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的是()

A.A B.B C.C D.D

17.下列有關四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國的農牧業不發達

B.B國家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小麥

C.C國東鄰太平洋,熱帶面積廣大

D.D國熱帶面積廣大,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專業化

18.對上述四國的地形敘述,正確的是()

A.A國東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西部為山地

B.B國北邊為山地,中部為高原,南部為平原

C.C國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

D.D國東部是高大的山脈,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山

19.下列圖片,具有日本特色的是()

20.下列四幅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地區,正確的圖是()

2013年元旦前后,山東一個經貿代表團赴東南亞采購貨物,并觀光考察。請根據東南亞氣候特點,完成21~22題。

21.下列物品中,代表團成員沒有必要攜帶的是()

A.雨傘 B.御寒冬衣 C.攝像機 D.地圖

22.以下是代表團成員在東南亞期間的見聞,可信的是()

A.當地居民皮膚黝黑,頭發卷曲 B.居民主食為面包、牛肉

C.當地許多居民會講漢語 D.水資源匱乏,沙漠廣布

23.美國的東北部工業區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是()

①環境優美②水資源豐富③交通便利④靠近煤鐵產地⑤勞動力廉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24.讀下圖,判斷下列有關南極地區及科考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標出的三個科學考察站均有極晝極夜現象

B.南極地區的典型動物是企鵝和北極熊

C.該地降水稀少,淡水資源貧乏

D.南極地區氣候酷寒,多狂風

25.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A.此時是南極的暖季,白晝長

B.此時南極最為寒冷,冰層堅硬,地基牢固

C.此時南極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選址

D.此時南極出現極夜現象,風雪小

26.為了保護與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南極地區,下面做法,哪一

項是正確的()

A.大建居民點,向南極地區大量移民

B. 大力開采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

C.大規模捕鯨、企鵝

D.各國加強合作,履行《南極條約》

27.下列有關北極地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北極地區的范圍就是指北冰洋

B.我國在北極地區建成了科學考察站──黃河站

C.北極地區有常住居民和國家

D.北極地區在北半球未來的交通運輸方面地位重要

28.關于北極地區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北極地區終年冰封,但不如南極冷

B.北極地區風速比南極低,降水比南極多

C.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

D.北極地區周圍有亞洲、歐洲、北美洲

讀下列四幅圖,完成29~30題。

29.對圖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①所在國煤、鐵、石油資源豐富,工業和城市多分布在該山以東

B.②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

C.③山脈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脈

D.④國居民和城市分布在東南沿海

30.下面對①~④四個地方所在國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地所在國跨越兩大洲

B.四個地方所在國的首都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

C.四個地方所在國都是通用英語的國家

D.四個地方所在國都在東半球、北半球

第Ⅱ卷 非選擇題

31.對號入座。(8分)

世界各國和地區地理差異很大,各具特色。請將下列區域輪廓與對應的代表區域的名稱和特征的序號與字母對號入座。

①美國②巴西 ③南極地區④ 歐洲西部

甲.民族大熔爐,最發達的工業國家 乙.發達國家集中、畜牧業發達

丙.大量混血種人的國家,足球王國丁.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風庫

對號入座(在左邊的括號中選填①、②、③、④,在右邊的括號中選填甲、乙、丙、丁):

()──A──( )

( )──B──( )

()──C──()

()──D──()

32.讀下圖,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10分)

(1)A國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通用語言是西班牙語。()

(2)B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居世界之首,是黑種人的故鄉。()

(3)D國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該國國徽上兩種動物是鴯鹋和考拉。 ()

(4)E國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東部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重工業發達。()

(5)M地區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的產油國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富汗等。()

33.在2013年6月7日至8日,習近平訪問美國,并且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奧巴馬總統舉行會晤。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___________河,B___________洋,C_____________(美國最大城市)。

(2)美國的____________(地形類型)面積廣大,這有利于農業的_________化和專業化生產。

(3)目前,美國經濟增長主要得益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位于_________(城市)東南的硅谷,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34.(6分)讀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前面兩幅圖的弧線①和②上都畫上箭頭表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同樣是極地地區,在年平均氣溫方面,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低很多,其原因是()

①緯度位置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高

②地勢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高

③南極地區終年被冰雪覆蓋,對陽光反射強,吸收的熱量少

④南極地區沒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第三幅圖中長城站在昆侖站的方向

(4)我國雪龍號考察船把南極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轉運回國的原因是

.以上就是地理網為大家提供的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試題(山東省),大家仔細閱讀了嗎?加油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388288.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試卷
初一地理期末考試題(湘教版)
初一上學期地理期末考試題(湘教版)
2013年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試卷(晉教版)
七年級期中地理試題上學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