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年七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臨滄鎮康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勐捧中學2013學年度下學期七年級期中學業水平檢測
數學試卷
(考試時間:120分鐘 分數:100分)
題號一二三四總分
得分
一、題:(每題2分,共20分)
1.已知P(4,-2),則點P在第 象限。
2. 的算術平方根是 , 的平方根是 . =

3.如圖,a、b直線相交,∠1=600,則∠3=________,∠2=__________.

4.如圖,直線AB、CD、EF相交于點O,則∠AOC的對頂角是_____________,
∠AOD的對頂角是_____________.
5.如圖,要從小河a引水到村莊A,請設計并作出一條最佳路線,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
6. 的相反數是 , 絕對值等于 的數是
7.把命題“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8.將點P(-2,-1)向左平移2個單位得A′,A′的坐標是 .
9. 比較大。 1.7 ; ;
10.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兩種: _________ 、 _________.

二、選擇:(每題2分,共20分)
11. 的算術平方根為 (  。
A、4   B、    C、2    D、
12.下列語句中,正確的是 (  。
A、無理數都是無限小數     B、無限小數都是無理數
C、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    D、不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
13.在實數 中,其中無理數的個數為 (  。
A、1   B、2   C、3    D、4
14.如圖,∠ADE和∠CED是 ( )
A.同位角 B.內錯角
C.同旁內角 D.互為補角

15.在下圖中,∠1,∠2是對頂角的圖形是 ( )
16.下列各點中,在第二象限的點是 ( )
A.(2,3) B.(2,-3) C.(-2,3) D.(-2, -3)
17. 的平方根是 ( )
A.±2 B. ±1.414 C. ± D.-
18.下列式子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
19.-27的立方根與 的平方根之和為 ( )
A.0 B.6 C.0或-6 D.0或6
20.在△ABC中,∠A=20 o,∠B=50 o,則∠C = ( )
A、60° B、70° C、110° D、120°
三、: (每題5分,共10分)
21、 22、

四、解答題:(共50分)
23、(8分)如圖,AB∥CD,∠1=45°,∠D=∠C,求∠D、∠C、∠B的度數.


24.(8分)如圖,∠5=∠CDA =∠ABC,∠1=∠4,∠2=∠3,∠BAD+∠CDA=180°,:
∵∠5=∠CDA(已知)
∴ // ( )
∵∠5=∠ABC(已知)
∴ // ( )
∵∠2=∠3(已知)
∴ // ( )
∵∠BAD+∠CDA=180°(已知)
∴ // ( )
25.(7分)如圖,OA⊥OB,OC⊥OD,∠BOC=30°,求∠AOD的度數.

26.(8分)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順次連結A(-2,1),B(-2,-1),C(2,-2),D(2,3)各點,
你會得到一個什么圖形?試求出該圖形的面積.

27.(7分)如圖,直線 ,∠1=∠2,求證∠3=∠4.

28、(12分).如圖,AB∥CD,分別探討下面四個圖形中∠APC與∠PAB,∠PCD的關系,請你從所得的關系中任選一個關系加以說明.


勐捧中學2013學年度下學期七年級期中學業水平檢測
數學參考答案

一、填空:(每題2分,共20分)

1、第四象限
2、5 ; 或- ; -3
3、∠3=600 , ∠2=1200
4、∠BOD ;∠BOC
5、作圖略,垂線段最短。
6、 ; 或-
7、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它們的余角也相等。
8、(-4,-1)
9、>;>
10、平行;相交。
二、選擇:(每題2分,共20分)

11、C 12、A 13、B 14、B 15、C 16、C 17、 C 18、 A 19、 C 20、D
三、: (每題5分,共10分)
21、 ― 4
22、―4
四、解答題:(共50分)

23 、解: ∠D=∠C=45°,∠B=135°
24、AD//BC(內錯角相等,兩直線相等);
AB//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AB//CD(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AB//CD(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25、解:∠AOD=150°
26、解:梯形.因為AB長為2,CD長為5,AB與CD之間的距離為4,
所以S梯形ABCD= =14.

27、證明:∵m⊥l,n⊥l(已知)
∴m//n
∵m//n(已證)
∴∠1=∠4
∠2=∠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2(已知)
∴∠3=∠4(等量代換)

28解:①∠BAP+∠APC+∠PCD=360°;
②∠APC=∠BAP+∠PCD;
③∠BAP=∠APC+∠PCD;
④∠PCD=∠APC+∠PAB.
如②,可作PE∥AB,(如圖)
因為PE∥AB∥CD,
所以∠BAP=∠APE,∠EPC=∠PCD.
所以∠APE+∠EPC=∠BAP+∠PC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3452.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地理讀圖練習題
寒假接力棒:七年級上冊地理寒假作業題
2018年春季學期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試卷(灌陽縣含答案)
2018年5月七年級地理月考試卷(佛山市順德區附答案)
七年級上學期地理期末試卷(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