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在學期中一定督促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和注意學期安全。地理網初中頻道為大家提供了秋季學期初一年級地理期末模擬試題,供大家參考。
1.六大板塊包括什么()
2.由世界海陸分布圖可以看出()
A.陸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B.地球表面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大
C.南極地區是海洋,北極地區是陸地
D.赤道依次穿過南美洲、非洲、亞洲和大洋洲
3.這里沒有太陽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描述的是()
A.赤道地區B.溫帶地區C.極地地區D.寒帶地區
一日,小亮隨父母去某原始森林探險,突遇大霧,不慎將隨身攜帶的指南 針丟失而迷路。機靈的小亮用手機撥通了求助站的電話,求助站通過全球定位系統(GPS),馬上在地圖上找到了小亮的準確地點,小亮一家順利走出森林。據此并結合上圖,回答4~5題:
4.小亮一家迷路的準確地點的經緯度是()
A.22.05N,100.97WB.22.05N,100.97E
C.22.05S,100.97WD.22.05S,100.97E
5.小亮位于求助站的什么方向()
A.西南方B.東北方C.西北方D.東南方
6.兩位同學討論地球運動問題,他們的觀點如下,你認為正確的是()
A.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個月B.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長短 的變化
C.從南極上空看地球為逆時針轉動D.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于4月6日至8日在中國海南博鰲召開,主題為革新、責任、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讀圖,回答7~8題:
7.博鰲亞洲論壇舉行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處于()
A.A和B之間B.B和C之間C.C和D之間D.D和A之間
8.博鰲亞洲論壇舉行期間,成都市()
A.正值小麥收割期間B.晝長夜短
C.進入雨季,降水逐漸增多D.許多同學早晨上學已穿上棉衣
9.某點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該點的地理坐標是()
A.23.5N,160B.66.5N,160E
C.23.5S,20D.66.5S,20W
10.下列比例尺的地圖中,圖幅大小相同,表示地理事物最詳細的是()
A.1∶800 000B.1∶9 000 000C.1∶50 000 000D.1∶100 000
11.小明想了解美國的地理位置,應該查閱下列哪幅地圖()
A.世界政區圖B.世界降水分布圖
C.世界氣溫分布圖D.世界海陸分布圖
1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約為8 84 4米,位于吐魯番盆地的我國陸地表面最低點海拔為-155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A.8 689米B.8 999米C.9 003米D.9 000米
13.如圖中表示盆地的是
如圖是某山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圖中虛線處所示的地形是()
A.陡崖B.鞍部C.山脊D.山谷
15.該地山峰的海拔不會超過()
A.280米B.290米C.300米D.310米
讀南、北半球圖,回答16~17題:
16.圖中數碼表示北美洲的是()
A.①B.②C.③D .④
17.按板塊劃分,④所在大洲屬于()
A.亞歐板塊B.非洲板塊
C.太平洋板塊D.南極洲板塊
如圖所示大洲,也被稱為阿非利加洲。古希臘文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的意思。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回 答18~20題:
18.圖中所示大洲是()
A.亞洲B.歐洲C. 非洲D.南美洲
19.圖中該大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是()
A.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
B.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
C.白令海峽、土耳其海峽
D.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
20.圖中所示大洲主要位于()
A.西半球B.東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21.臺灣海峽的海底有遠古時代森林遺跡, 原因是()
A.地上樹木被水沖到海底B.海底森林死亡
C.砍伐的樹木被丟到海中D.地殼下陷,海水淹沒遠古時代森林
22.根據大陸漂移說,目前哪個大洋還在不斷地擴張之中()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3.關于六大板塊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大陸板塊全部是陸地 ②海洋板塊全部是海洋③亞歐板塊并不完全與亞歐大陸重合 ④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讀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24~25題:
24.澳大利亞大陸位于()
A.美洲板塊B.亞歐板塊
C.印度洋板塊D.南極洲板塊
25.世界上的 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A.板塊交界的地帶B.板塊內部
C.大陸內部D.海洋底部
第Ⅱ卷(綜合題,共50分)
二、綜合題(共50分)
26.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寫出A、B兩點的經緯度:
A 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
(2)站在A點的小明說他腳跨東西兩半球,你認為正確嗎?為什么?
(3) 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東半球的點有。
(4)A、B、C、D四點,位于熱帶的有,位于溫帶的是。
(5)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最吻合的點是。
27.讀下圖,回答 下列問題:(12分)
(1)在圖中E處畫出地球公轉方向。
(2)當地球公轉到A地時,地球上出現極夜的范圍是 ,此日,溫江的白 晝建筑物影子最(長、短)。
(3)9月22日,地球位于 地,地球上各地的晝夜長短情況是,太陽直射在上,此后,太陽直射點向(方向)移動。
(4)北半球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的一天,地球公轉到 地,這一天的節氣是____________。
(5)當我國人民歡度國慶佳節時,地球位于、之間,北半球的晝長____________(大于、小于)夜長。
2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如果甲乙兩村之間的圖上距離是1.3cm,則兩村實地距離是 ____________ 。
(2)甲乙兩村間計劃修一條公路,在②、③兩種路線方案中選擇了路線②,該路線的優勢是____。圖中已有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____ 。
(3)甲乙丙丁四村莊最有可能發展為小城鎮的是,為了解決未 來小城鎮的用水、用電問題,計劃在④處修建高150米的大壩,需要搬遷的村莊是_。
(4)①點的海拔是米,A所在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__。
29.讀南北半球海陸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從南、北半球看,陸地面積較大的是____________ 半球,海洋面積較大的是____________半球。
(2)世界海陸分布是不均勻的,其中陸地約占____________%,海洋約占 ____________%。
(3)仔細讀圖還能發現,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是洲,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洋是洋,赤道橫穿的大陸有_____大陸和____________大陸。
(4)在南北半球圖的適當位置填出太平洋的名稱。
30.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 西印度群島圖。
(1)海地與北京的時間不同,是由于造成的。
(2)從海地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海地應位于____________ (東或西)半球_________(南或北)半球,____________(中、高、低)緯度地區。
(3)在海地,一年太陽直射的次數是()
A.0次B.1次C.2次D.3次
(4)圖中A是運河,它溝通了洋與太平洋。
(5)地震是一種常見的___(地質、氣象)災害,常給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的損失。海地位于六大板塊中的板塊,該地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_。
(6)地震的突發性較強,且目前無法準確預測和預報,如果發生了地震,正在教室上課的我們該怎么辦? ( 說出兩種措施即得滿分)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秋季學期初一年級地理期末模擬試題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993772.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期末考試題(湘教版)
2012年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試卷
初一上學期地理期末考試題(湘教版)
七年級期中地理試題上學期
2013年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試卷(晉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