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初中地理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其知識內容較多且較為系統,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一直是教師所關注的問題。主要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學的現狀,并探討了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探究和實踐,以此促進初中地理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初中地理;高效課堂;問題情境
隨著教育的深入改革,教學方法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構建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應反思的問題。初中地理與其他課程相比,其周課時間相對較少,但新課標要求教學任務并沒有因此而減輕。所以,教學方法是提升課堂質量的根本。為了能夠使初中地理教學取得良好的質量,本文就對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探究與實踐進行探討。
一、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分析
1.不夠重視地理教學
與其他課程相比,初中地理安排課程較少,一般為一周兩節。因此,學生就會產生誤差,認為地理課并不是特別重要,學生有了這種想法后,在地理課堂上不專心學習,甚至有的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這種現象嚴重地影響了地理教學的質量,還會導致教師缺乏積極性。久而久之,導致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一般都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最終造成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升。
2.教師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教師面臨的教學壓力也不斷增加。由于教師對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有的教師由于自身的綜合素質不高,在教學中無法采取良好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水平無法提升。
3.學校對設備的投入不夠
地理這門課程所需的設備較多,如,地球儀、地圖等,有時還需要一些多媒體輔助教學。然而由于學校對地理課程不夠重視,對所需的設備沒有完善,設施的投入還沒有落實到位,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學校應重視地理這門課程,并加大投入教學設備。
二、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探究和實踐
1.精心導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的導入在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導入的好壞直接關系教學的質量。地理教師在導入內容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設計一個有趣的導入形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導入語,使課程導入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在《海陸的變遷》當中,打破傳統的導入語言,首先播放一部關于火山噴發的小視頻,讓學生感受歷經千年的殘骸桑田的變遷。通過這種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完全投入到其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為高效的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學習《世界的語言與宗教》時,教師要考慮到語言的問題,由于有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地方,學生之間都會講一些方言,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自己家鄉的語言,讓其他同學感受到不同語言的趣味,使學生對語言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接著再引入教學內容。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3.處理好角色、觀念的轉變
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自身的角色,發揮引導作用,將以往的主宰者轉為組織者與引導者,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方案。另外,當前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不對等的,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之上。因此,教師應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改變以往教師高高在上的地位,適當地放低身份,建立與學生平等的地位。
4.用心設計問題情境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問題在課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問題引入到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以此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用心設計問題情境,為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礎。一個良好的探究活動一般都是由問題開始的,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著手,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逐步地讓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增長知識。
5.發揮小組活動的作用
小組活動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為打造高效的課堂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地理課堂中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開放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首先教師需要進行周密的設計安排,但是也要給學生一個自由的思維空間,通過交流與溝通,相互學習、合作,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要想使初中地理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質量,教師就要精心導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要處理好角色、觀念的轉變;用心設計問題情境,發揮小組活動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初中地理的高效課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126884.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最大的島嶼群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