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了案例教學法的概念和重要性,探析了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為初中地理教師以及相關教育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案例呈現;案例分析;案例總結
初中地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但是一些初中地理教師將地理當做“文科”學科,過分重視知識的教學,不重視學生應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文章針對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與重要性分析
1.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指的是一個問題或者一種情況的實際例子,并且這些案例會對群體或者某些人物產生一定的影響。案例教學法的定義為:根據教學目標,以案例作為教學載體,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逼真的教學情境,由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討論,實現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課堂知識。
2.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案例分析和討論中,強調學生的實踐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設計教學案例
初中地理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科學、有針對性地選取教學案例,保證教學案例的質量。例如,在“不同的人種”教學中,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該根據世界不同人種的分布地區、分布原因以及特點,選取相應的教學案例,這樣能夠給學生非常大的思維空間,不至于出現課堂結束后學生記憶不深刻的現象。選取具有針對性、便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案例,然后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不同地區、不同人種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以黑人為例,黑人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但是美洲和非洲黑人存在差異,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和視頻資料,分析和討論美洲和非洲黑人的異同點,然后由教師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理解不同人種的差別。
2.案例呈現
案例呈現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重要環節,是將案例呈現在學生面前。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真實的教學情境,合理安排教學重點和難點,時刻關注學生,根據學生的參與積極程度、表情以及眼神等,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應該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和課堂案例討論準備,并為每個案例給出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分析。在案例呈現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創造一個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傳統的教室布置會對案例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方便學生討論和交流,應該采用臺階式、半環形的課堂布置方式,采用可以轉動、移動的坐椅,方便前面的學生轉過身和其他學生交流和討論;(2)為學生提供充足的交談空間,讓學生傾聽和接受別人的觀點。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核心,進行案例分析時,應該緊緊圍繞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教學情境中,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案例問題的分析。例如,南方為什么多頂尖的房子、吊腳樓?北方為什么多為平房?問題分析:南方和北方房屋的建筑特點是由當地的氣候條件決定的,因為南方陰雨天氣較多,如果采用平房的建筑方式,不利于雨水的流動,采用頂尖的建筑形式,能夠防止房屋出現漏水問題。
4.案例總結
案例總結是案例教學法的理論升級,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己總結結論,然后由教師對課堂案例進行總結,因為學生在總結時會存在許多不足或者問題,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清教學案例的關系,并明確各種關鍵要素,幫助所有的學生理解案例所蘊含的理論,加強和鞏固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進行案例總結評價時,應該肯定學生積極探索和實踐的精神,對于存在的不足或者問題,應該給予鼓勵,對于表現良好或者進步較大的學生,給予正面的激勵和表揚,以此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以后的教學中。同時,案例總結是對學生的全面考核,應該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進行量化、系統的考核,例如,自我考核,能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自我,弱化和他人比較的心理;教師考核,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進步,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和幫助。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把握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造性、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126901.html
相關閱讀:最大的島嶼群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