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軍
橫亙在吳起山梁峁崖上的兩段古長城,為秦、漢、宋、元、明等歷朝歷代修筑。由于戰爭不斷,歷朝歷代修筑長城的工程不斷,斷斷續續,修修補補,積攢成今天這個模樣。這些被風吹日曬雨水侵蝕只留有斷壁殘痕的古長城,朝迎東方日出,暮送大漠夕陽,與毛烏素邊緣的荒野朔風融為一體,形成了這里的一大邊塞人文景觀,構成了一部積淀著吳起千厚重歷史的巨書。
當你略略了解到這段古長城當的雄強、悲壯、英勇、激昂的時候,當你登臨到這段飽經滄桑、滿身瘡痍的城墻上的時候,你的心頭就會涌起波瀾壯闊的風景,你的靈魂就會受到驚心動魄的震撼。這些歷經千風霜的文化古遺,看上去已面目皆非,幾乎要化入崇山峻嶺中,卻仍然魂繞九州,魄縈山河,頑強地支撐著一個民族曾經有過的力量、智慧、毅力、信念,執拗地向后人昭示著冷兵器時代的那股熱情、激奮、及其勇猛頑強。盡管說,秦長城未能挽救秦王朝的衰敗,明長城也沒有擋住明王朝的滅亡,但在當長矛大刀相搏的時代,入侵者面對這堵城墻,面對城墻上守城的精兵強將、滾木石、強弩箭鏃……怎能不望而生畏?
站在古長城的城墻上,看著這些歷經風雨雪霜、從血與火的古戰場冷卻下來、傷痕累累的身軀,真讓我們感慨萬千:那生長在長城上的萋萋芳草,莫非就是當守城將士的忠魂在搖曳;那覆蓋在長城上的叢叢花簇,莫非就是過去守城兵卒的熱血在傾注;看到遠處固守在山顛的烽火臺,我仿佛看到了邊塞狼煙四起、勇士血染疆土的戰斗場面;看著眼前依稀可辨的夯土層,我似乎看到了汗流浹背筑城、悲壯倒在墻跟的累累白骨。肆虐的朔風卷起在長城腳下,荒山野嶺的落葉枯枝被吹得呼呼作響,我的耳畔又一次響起了古戰場上戰鼓聲、馬蹄聲、喊殺聲,響起了幾聲胡笳和羌笛的哀音伴著孟姜女的哭聲。呵,從千歷史隧洞中走來的古長城,被風霜雨雪消損得瘦骨嶙峋的古長城,你默守在北國之疆,你靜臥在群山之巔,你守望著什么?你期盼著什么?
每當一個日出、日落的時候,你都睜大眼睛,屏住呼吸,打量著歷史的腳步走向那里,是戰爭的余音,還是和平的黎明;每當一次潮漲、潮落的時候,你都側耳靜聽,靜聽那人類的心聲、時代的節律如何跳動,是悲傷的窒息,還是幸福的愉悅。血染長城魂魄在,骨壘歷史意志堅。而今的古長城,抗住了塞上漫天風雨的浸淫,挺過了厚厚冰雪的覆蓋,用傷痕累累的身軀迎來了繁花似錦、春意盎然的盛世華。
花開長城內外,春滿北國風光。今天,吳起境內古長城已被一叢叢碧綠的沙棘,妝扮成一條翡翠般的玉帶,長城腳下,山丹丹又紅遍了背洼,毛頭柳又綠了河灘,川道上車水馬龍,縣城內高樓林立,人們的臉上都刻上了幸福的烙印……透過重重關山,順著這條蜿蜒起伏的巨蟒眺望,我看到人類渴望和平的意愿,
正凝成一道綠色的萬里長城。
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戰爭的硝煙云開霧散。古長城坍塌了,坍塌得幾近廢墟。我知道,這座被稱為世界之最的宏大工程,這座曾發揮著軍事作用的鋼鐵長城,還要坍塌,還要破敗,最終將要在歷史的更替和歲月的推移中,消失在朔風暴雨下,消失在大漠荒野上。人們生活的全部內容,也不再是僅僅圍著長城打轉,拼搏性命!
這,是長城的歷史見證;這,是長城的時代感言。
花朵凋謝了,種子卻成熟了。石在,火種是不會滅的。古長城廢棄了,它的靈魂卻縈繞在群山之中。古長城用它剛剛演出完一個個悲劇后“謝幕”的表情,向今天的人們訴說著衷情: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
國歌在耳畔響起,長城在眼前浮現。
呵,長城,你是母親,你是壁壘,你是旗幟
。你撫育了英雄的華夏兒女,你目睹了民族的滄桑巨變,你經歷了戰爭的烽火狼煙,你記載了歷史的興衰榮辱,站在你的身旁,一種崇高的情感在我心中激蕩!
長城,我記憶中的古長城,魂魄永駐!
長城,我心目中的新長城,精神長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93034.html
相關閱讀:《絕唱》散文閱讀及答案
初中散文閱讀及答案:溫新街《油紙傘》閱讀答案
《西風胡楊》閱讀答案及詳細分析
《太陽和霓虹燈》閱讀答案
散文《有家無長》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