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詞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能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感和趣味性,從而營造生動的地理課堂。筆者利用業余時間大量搜集和整合實用性歌詞,分門別類,并探究性地插入到地理課堂中,通過長期的演練,筆者掌握了一些整合實用性歌詞的方法與技巧。
首先說明:嵌入初中地理課堂的歌詞是指歌曲中蘊含地理事物和具體的地理信息的歌詞,它能折射出一定地域內的人地關系和人際關系,能詮釋地理事物間的相關性。如西藏民歌《天路》中的“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短短的兩句歌詞卻蘊含著以下地理事物和信息:①一條條巨龍是指青藏鐵路上的列車;翻山越嶺說明青藏鐵路修建之難。②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反映青藏高原海拔高,冰雪廣布,可稱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說明了青藏鐵路的作用。下面,筆者依據多年的摸索和積累,就實用性歌詞的整合及其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收集,加強整合,分門別類
1.把搜集實用性歌詞當作自己的業余愛好
眼下,唱歌日益成為一種時尚。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對一些富含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的歌詞不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筆者充分體會并認識到實用性歌詞的價值,利用書籍和電視、電腦、手機等各類新媒體,有目的地尋找民歌和界定民歌,把搜集實用性歌詞當作自己的業余愛好和精神需求。
2.不斷積累,加強整合,分門別類
筆者把整合實用性歌詞當作備課的重要一環,平時就饒有興趣地加以積累、揣摩和界定。從民歌歌詞的地理性特征、歌詞描寫的區域范圍、歌詞的地理內涵、歌詞的地理性生成因素等諸方面進行剖析和考量,然后細化,分門別類。本著簡單明了、有效實用的原則,筆者通常將搜集到的實用性歌詞分成以下四類:
(1)描寫省區的實用性歌詞
例如,“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歌詞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地理標簽“阿里山”,不言而喻,這是描寫臺灣的歌詞。再如,《馬車夫之歌》《草原之夜》《掀起你的蓋頭來》等都是新疆風情濃郁的民歌;歌曲《新疆好》中的“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鐵金銀遍地藏”說的是新疆豐富的物產與礦產;西藏民歌《喜馬拉雅》“我來自喜馬拉雅,擁抱著布達拉;我來自雪山腳下,生長在美麗的拉薩;酢油藏粑把我養大,雅魯江水洗清我的長發……”這樣的歌詞,特定的意境,只有用渾然天成高遠綿長的天籟之音才能表達歌者的心聲,為了驅寒,藏民通常邊歌邊舞,抒發情懷;“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哎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哎耶”這是內蒙古民歌《我的天堂》;“彩云之南,歸去的地方,往事芬芳,隨風飄揚。蝴蝶泉邊,歌聲在流淌,瀘沽湖畔,心仍蕩漾。”選自歌曲《彩云之南》,“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詩意別稱,正是這俊美飄逸的歌詞,形象地概括并生動地展示了云南大地的美麗、富饒、神奇和多彩。
把描寫同一個省區的實用性歌詞合在一處,注明省區,貼上各省級行政區域的標簽,以備上課時選擇。
(2)描寫區域的實用性歌詞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種類多,氣候復雜多樣,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地理環境的多元性與復雜性使得實用性歌詞博大精深。區域性特征難以辨別時,需要教師認真斟酌與剝離。每個地區的地形不一樣,氣候種類與特征也不一樣,在生活與勞動中的感受肯定不同,釀制出的歌詞無論是內容還是風格都不會相同。我國北方民歌大多高亢粗獷,南方民歌細膩婉轉,這與南北方的氣候不無關聯,教師要能區分出歌詞屬于哪個地區。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一片冬麥,那個一片高粱”是北方(華北地區)的地理元素,北方多旱地,過去高粱的種植面積較大;“藍藍的天空上飄著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蓋著雪白的羊群”通過“藍天白云羊群”等地理元素,讀出這兩句歌詞描寫的是內蒙古草原的美;“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這里描寫的是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北疆喲播種,南國打場”這是反映南北方因緯度差異而導致的農業生產節律的不同,北方農作物生長期短,春季作物的播種遲,南方則相反;“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這是在詮釋北方地區特定的地形(黃土高原)中犀利的冬季風?缡^或區域范圍較廣的實用性歌詞最好把它歸為這一類。
(3)刻畫自然風光的實用性歌詞
大自然的許多地理事物都是人們崇拜和贊美的對象,人們對它一方面擷取和依賴,另一面贊嘆和描摹。比如,山川河流、原野雪域等自然風光。“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選自歌曲《長江之歌》;《亞洲雄風》“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莽原纏玉帶,田野織彩綢。”這是描寫亞洲山川河流等地理事物的實用性歌詞。大多數民歌都有反映自然風光的歌詞,有的比較散,有的比較濃厚,這需要遴選和積累。
(4)謳歌傳統文化的實用性歌詞
如《潑水節》的歌詞“為了那神往已久的傳說,晶瑩的水飛濺最美花朵。跳起依拉賀,敲起象腳硭鑼,縱情,我潑你潑我。”傳神地刻畫了潑水節中的喜慶場面;《龍船調》歌詞“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我去拜年哪呵喂,金哪銀兒索銀哪銀兒索,那陽鵲叫啊是捎著鶯鴿啊捎著鶯阿鴿。”從一個側面抒發了人們過年時的喜悅心情;山西民歌《繡荷包》“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兒高;那春風擺動,楊呀楊柳梢。三月桃花開,情人捎書來;捎書書,帶信信,要一個荷包袋。”那春暖花開、情思涌動的畫面從歌詞的字里行間跳了出來;“高原紅,美麗的高原紅,煮了又煮的酥油茶,還是當年那樣濃。高原紅,夢里的高原紅,釀了又釀的青稞酒,讓我醉在不眠中。”一首《高原紅》唱出了藏民美如青稞酒的心聲。
特別指出的是,在搜集和整合實用性歌詞時,一定要注重歌詞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歌詞的含義與教材的內容要銜接,做到精準勿濫。要尋找歌詞中有明顯地理特征的關鍵詞,在每一首歌詞的前綴添加主題詞,后綴部分注明適用的教材和章節內容,最好細化到課本的頁碼。
二、把實用性歌詞有機地嵌入初中地理課堂中
考慮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初中地理課堂中適時有機地嵌入歌詞教學,既教授知識,又增強課堂美感,提升地理課對學生的吸引力。所以,筆者認為,對于實用性歌詞,地理課堂中可以運用,但不可多用,更不能亂用。巧用、妙用實用性歌詞是為了促進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感和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中采用的實用性歌詞,需要精心擇取和加以修剪,能短則短,能精則精,這是由時間的局限性、知識的生成性和課堂的有效性所決定的。描寫同一地理特征的歌詞有好多,不同的歌詞如果意境相同,則要精選與合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實用性歌詞要經典,內涵要到位,對應性與說明性要強。實用性歌詞不只是展出,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由老師或學生唱出來,筆者在教學中盡量模仿特定地理環境下的歌唱意境,唱出歌詞中所孕育的地理信息,短平快的演唱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筆者在二十余年的課堂教學中,經過不斷地探索和試用,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把歌詞嵌入課堂的方法。
1.引領式運用
演唱一兩句實用性歌詞,見好就收,引入新課。例如,在《高寒的青藏高原》這節課,采用“歌詞+設問”導入式教學。先聲奪人、聲情并茂地演唱《天路》片段“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然后設問:天路是指什么工程?學生答:青藏鐵路。為什么叫天路?學生答:因為海拔高,工程艱巨。學生感到新穎、好奇,一下子激活了興趣,省時有效,也為后面的教學開了一個好頭。課后,許多聽課的老師評價:新課的導入新穎有趣,是本課的一大亮點。
2.營造氣氛時運用
地理課,尤其是初中地理,學生往往心生懈怠或不以為然,若逢酷夏下午的首節課,學生很容易打盹或分神。此時,嵌入一兩句歌詞會使整個課堂如雨后的天空清新起來,學生的情緒也活躍起來,能夠把學生的思緒拽回課堂,有利于師生、生生交流。例如,《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這節課正值下午的第二節(第一節是體育課),在上課的中間時段,有些學生犯困,有的學生分神,此時根據教學情境,唱出幾句“嘩啦啦的黃河水,日夜向東流。黃土地的兒女,跟著那太陽走。”(這是民歌《西部放歌》片段。)之后,學生睡意頓消,課堂上有了生機。
3.拓展時運用
民歌是一種文化元素,民歌文化最根本的特質就是它的鄉土性與地域性。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就有專門的民歌文化介紹,如秦腔、信天游等,為了拓展、延伸學生這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更濃厚的民歌興趣,可以搜集與補充全國各地方的民歌,最好上一兩節以民歌為主題的趣味課。譬如,號子是百姓勞動時的民歌,生產部門不同,號子的種類與內容就不同。筑路有夯號,伐木有森林號子,打魚時有漁民號子……再如,東北地區因為冬季氣溫低、無霜期短、黑土地肥沃,只要精工細作,一年一季就能保生存之需,所以農民春秋忙,冬閑時間長,百姓才會在冬閑時間有雅興來享受民歌,這就是“二人轉”等民歌文化形成的時空要素。民歌文化的介紹要與課本內容相銜接,要遴選那些地理元素較豐富的民歌,最好是初中生易于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民歌。
4.歸納時運用
現在,地理歸納不拘一格,除傳統歸納法外,知識樹歸納,學生總結歸納,方框表格歸納,圖像意境歸納等應運而生,筆者經常運用實用性歌詞來歸納一節的內容。例如,筆者在講授完四大地理區域后,就用實用性歌詞編寫了一道連線題來歸納本節的知識點。
A.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西北地區);
B.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青藏地區);
C.五谷里的那個田苗子,數上高粱高(北方地區);
D.阿哥好比芭蕉葉,阿妹就是芭蕉心(南方地區)。
值得說明的是,要使學生酷愛地理,必先信服地理教師。對實用性歌詞的巧妙運用無疑提升了地理教師的藝術魅力,更增強了地理知識和地理課堂的魅力。筆者時?吹綄W生對地理教師驚羨的眼神,聽到學生們肯定和贊美的話語,由此,更加堅定了筆者運用和探究的決心。
我國的民歌浩如煙海,實用性歌詞俯拾皆是,只要加以斟酌、提取與整合,把握恰當的運用方法,實用性歌詞一定能成為地理課堂的“調味品”。地理課堂是教學形式多樣、趣味橫生的創新舞臺,尤其是初中地理,雖然目前在大多數省區它不屬于中考科目,卻是一塊先行先試、勇于創新的平臺。筆者清醒地看到,在實用性歌詞的整合與運用方面,自己還是一個初探者,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探索和完善還在繼續。
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52362.html
相關閱讀:最大的島嶼群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