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到城里住幾天
于心亮
父親要到城里住幾天。
兒子逮個機會小心翼翼跟媳婦說了。媳婦說:愿來,來唄。兒子就放了心。放了心,卻忍不住叮囑:爹一輩子在農村,有些地方,你忍讓些。媳婦就白了兒子一眼。
父親就來了。把兒子和媳婦歡喜得不行。
父親也歡喜得不行,捧著腳丫子樂樂地和兒子媳婦說了半天,喉嚨一癢,要吐痰。兒子和媳婦驚恐地瞅著父親的嘴,卻見父親一仰脖,吞了。媳婦趕緊躲了,去做飯。剩下兒子熱熱地伴父親說話,說老街的某某某啦,說某某某的啥啥啥啦,很多。
飯菜很豐盛。父親讓兒子給自己搛了一碗,然后端到門口去吃。兒媳說:爸,坐到桌前來嘛。父親說:蹲了一輩子,習慣了。兒媳還要勸,兒卻趕緊端上一碗,也蹲到門口去,慢悠悠的揀來些話,東一句西一句的聊,很滋潤。
兒想父親應該洗個澡,解解乏。父親說:俺身子干凈哩,來之前,塘里浸了半天。兒就沒再言語。臨近上床,父親看看兒媳預備下的被褥,沉吟半晌,說:還是洗一洗吧。兒幫父親搓澡,搓下一點灰。父親就很羞澀:俺真洗了澡呢,抹了塘沙搓呢。兒說:爹不是講,人是泥做的么,咋樣洗,也有灰。父親說:那是。于是,澡盆里,父親安穩了。
父親睡了一宿覺,睡得很好。翌日晨起趴在陽臺前看樓下老人拎著鳥籠慢慢走過。父親就嘆氣:圈在籠里,沒靈性呢。看了半天,父親又偷偷拉住兒子說:我瞧見日頭是從西方升起的,看來我是掉向了。這事,別跟你媳婦說。兒子就很鄭重地點頭。
兒踱到廚房里,說:剩飯要倒,倒到外面去,省得爹看見。
吃飯時,父親還是問了:昨兒的呢?
兒媳靈巧地回答:來了要飯的,給他了。
爹說噢。低下頭扒飯。
下班回到家,兒子發現父親不見了,四下里找,瞧見父親正蹲在樓下搗鼓泥土,好好的一塊草坪,被父親用炒菜鏟子鏟掉大半。兒子叫聲苦,忙跑下樓去。父親見兒子跑來,父親就很高興:我種了些蕓豆,還有青菜,省得到時你要花錢買。兒子這才想起,父親不管走到哪里,衣兜里總忘不了帶著一些種子。兒子就擠出些笑容在臉上——牙疼似的咧著嘴。兒子擔心父親把余下的草坪也鏟掉。父親卻不了。父親說:種多了,你們也吃不完,浪費,剩下的地,讓旁人開點兒荒吧,咱不能吃獨食,是吧?兒就很鄭重很鄭重地點頭。
父親讓兒子陪著看了很多地方。父親驚奇在眼里,臉上卻是安安坦坦,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人多的地方,就更少言語,頂多點點頭,或是搖搖頭。但父親心里,卻在想,回去后,可得在那些老伙計面前好好白話白話了。
住了幾日,父親就盤算著要回去了。兒子勸阻一番
,父親只是說不添麻煩了。并且,父親叮囑兒:一、要添個娃娃了,沒有孩子,哪像個家?二、要節儉著生活,不要成了城市人,就大手大腳的;三、樓下的菜地要注意澆水施肥,小孩子偷菜,莫計較。兒就很鄭重很鄭重地點頭。
兒給了父親一百塊錢。兒子偷偷地說:爹,把這錢送給你兒媳吧,就說是你做公公的一點心意。父親就顫了顫,鈔票于是在父親手上一失足,滑到地面上。父親就蹲下去撿,兒子也去撿,你撿我也撿,就讓父親撿到了。父親把鈔票撫在手里,拍了拍兒子,又拍了拍兒子。
送父親上了車。回去路上,媳婦很滿意地說:你爸不錯,臨了,給了我一百塊錢。兒就點點頭,笑一笑。
媳婦把父親用過的東西拿消毒液泡。兒想看會兒書,翻翻,卻翻出一百塊錢。兒把錢撫撫平,又撫撫平,就把書扣在眼睛上。
這一百塊錢,兒子始終當做書簽夾在書里,沒敢花。
9.
本文寫了城里人和鄉下人生活習慣等的種種差異,具體表現在哪里?列舉你印象深刻的兩處。(4
分)
10.
文中有許多不動聲色的動作描寫,其潛在內涵非常豐富,請仿照示例找出一處,分析其表達效果。(4
分)示例:“媳婦就白了兒子一眼。”其中“白”這個動作,寫出媳婦對丈夫的不滿: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會忍
讓了。但責怪里又滿是嬌嗔,這種不滿和嬌嗔,把媳婦俏皮的神情寫活了。
11.
文章對“父親”有細致入微的描寫,請對這個形象作簡要賞析。(4
分)
12.
類似文中微妙的人際關系,你認為他們能和諧相處嗎?如果能,談談怎樣才能做到;如果不能,請闡述理由。(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9.
示例:吃飯,城里人喜歡圍著桌子吃,鄉下人喜歡盛上一碗,端到門口去吃。洗澡,城里人喜歡用肥皂
在澡盆里洗,鄉下人喜歡到塘里,用塘沙搓。剩飯,城里人吃不完就倒掉,鄉下人一般會留著吃完。空
地,城里人喜歡修成草坪,鄉下人喜歡在上面種豆種菜。
(4
分,寫出一處得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0.
示例:“兒子就擠出些笑容在臉上——牙疼似的咧著嘴。”“牙疼似的咧著嘴”寫出兒子看見父親鏟掉草坪種豆種菜時,想笑又實在笑不出來的尷尬樣子,充分表現了兒子要依順父親,又須兼顧住宅區公德,為難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狀態。
“父親把鈔票撫在手里,拍了拍兒子,又拍了拍兒子。”“拍了拍兒子,又拍了拍兒子”,潛藏著父親
不便明說的千言萬語:我懂你為我考慮,為這個家考慮,其實我也早想到了,真是為難你了……表明父
親
對兒子良苦用心的理解。
“兒把錢撫撫平,又撫撫平,就把書扣在眼睛上。”“把書扣在眼睛上”,寫出兒子再次感受到如山的
父愛,明白了心如明鏡的父親,為了掩飾自己難以抑制的感情和奔涌而出的眼淚,唯有“把書扣在眼睛
上”了。
(
4
分,句子選對
1
分,分析合理
3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1.
父親,一個初次進城的拘謹自尊、勤勞善良的鄉下人形象(愛兒子疼媳婦好父親)。吞痰洗澡表現父親的
拘謹和為他人考慮;心里驚奇,臉上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表現父親的自尊;見地就鏟草種豆種菜,表現
父親的勤勞;留給旁人開荒和不計較小孩偷菜表現父親的善良和淳樸;臨走時的囑托和給媳婦錢表現對
兒子、媳婦的關愛。 (
4
分,形象特點和具體分析各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2.
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寬容包容不同文化帶來的差距,盡可能體諒別人,有時候甚至作必要的讓步,最終可以通過磨合和諧相處。不能,社會環境、傳統文化養成的生活習慣,不能在一時一刻中得到改變,天長日久必定會產生矛盾誤解,最終隔閡,甚至破裂。
(4
分。言之有理即可,有欠缺酌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02543.html
相關閱讀:散文《有家無長》閱讀答案
《西風胡楊》閱讀答案及詳細分析
《太陽和霓虹燈》閱讀答案
初中散文閱讀及答案:溫新街《油紙傘》閱讀答案
《絕唱》散文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