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之非地帶性因素】,非地帶性因素疊加在地帶性因素之上 初中物理,使地帶性分布規律變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是局部的、特殊的。
1.地帶性自然帶的缺失:南緯60°附近缺少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成因:南緯60°缺少大陸
2.自然地理現象的斑狀分布:沙漠中的綠洲
成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分布
3.地帶性自然帶空間分布范圍受到約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帶沿海岸狹長延伸
成因: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擋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西的熱帶荒漠帶緯度跨度大,由于大氣環流[離岸東南信風]和沿岸寒流[秘魯寒流]的影響)
4.大陸東西兩側自然帶分布緯度位置的差異:亞歐大陸亞寒帶針葉林帶,大陸西岸分布緯度高,大陸東岸分布緯度低
成因:大陸東、西岸的洋流不同(西岸:北大西洋暖流 東岸:千島寒流)
總結:地表各地的地理環境都具有所在地帶的地帶性特征,同時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具有非地帶性特征,使自然環境更加復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2532.html
相關閱讀:最大的島嶼群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