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生地震時,它會沿著地面的裂縫傳播,這種裂縫也被稱作斷層。大的斷層可能擁有許多小的裂縫,水通常會充滿這些裂縫。在地表下約10公里的驚人溫度和壓力下,水攜帶著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元素,比如說金子。在地震時,斷層會突然推擠變得更寬。這就像打開了一個壓力鍋的蓋子:空隙中的水會立刻蒸發,迫使形成石英礦的二氧化硅和金子沉淀到附近的表面。
石英中的這個金塊重量超過2公斤,是礦物中的“霸王龍”。
帝國理工大學的一位地球化學家杰米-威爾金森說道,一些科學家們長期以來都在懷疑,突然的壓力下降導致形成了巨大的金礦床和古老的斷層,這項研究將這一觀點推向了極端。而其他科學家認為礦物質只是隨著時間緩慢的積累。威瑟利說道:“地震之后所產生的金子數量是很少的,因為地下液體最多只攜帶著百萬分之一的貴重元素。但是像新西蘭的阿爾卑斯山這樣的地震區域能夠在10萬年內形成一個可開采的礦藏。”
研究表明,石英甚至都沒有時間結晶,而是以納米顆粒的形式沉淀出來,然后才會隨著時間逐漸結晶。研究發現即使是低于4.0級地震也會觸發急速蒸發。但是地震并非是金子的唯一來源;鹕胶退鼈兊牡叵峦ǖ劳瑯拥亩喈a,能夠產生貴重金屬。威爾金森說道:“在火山之下,大多數金子并非沉淀在斷層,這是迥然不同的一種原理。”理解金子如何形成能幫助采礦公司探索新的礦藏。威瑟利說道:“金子沉淀物形成的機制可能對未來的金礦勘探帶來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12504.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最大的島嶼群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