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地球上生命的演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現在,地球提供了目前已知唯一能夠維持生命進化的環境。通常認為,大約40億年前,高能的化學分子就能自我復制,過了5億年,最后共同祖先誕生。光合作用使得太陽的能量能夠被生物直接利用。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在大氣層聚集,從而在大氣層上層形成了臭氧層。相似的小細胞聚集形成更大更復雜的真核細胞(內共生學說)真正由細胞組成的多細胞生物開始逐漸分化。由于臭氧層抵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生命布滿了地球表面。

自從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為在8.5到6.3億年前的新遠古代曾出現冰河期,冰雪覆蓋了大半個地球。這個假說被稱作雪球地球,這個假說的有趣之處在于,它正好出現在寒武紀大爆發(多細胞生物種類開始迅速增多)之前。

大約5.35億年的前寒武紀大爆發之后,一共發生了五次大滅絕。最后一次大滅絕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隕石的撞擊可能導致了恐龍和其他大型爬行動物的滅絕,但剩下的小型動物如哺乳動物則活了下來。在過去的6500萬年里,哺乳動物開始多樣化,幾百萬年后,一種非洲的猿類動物獲得了直立行走的能力。這使它們能夠使用工具,也促進了它們的交流,最終使它們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于是它們發展了農業,然后開始出現文明。人類以其他生物從來沒有過的速度稱霸地球。影響了自然和大量其他生物。

4000萬年前,冰河期開始,并在300萬年前的更新世增強,極地開始了周期性的凍結和融化。最后一次冰期結束于1萬年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15064.html

相關閱讀:“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最大的島嶼群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