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習題與試題多種多樣,各類題目在訓練和發展智能方面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價值。常見的題型有 選擇題、是非題、填空題、讀圖填圖題、簡答題、綜合題等。每一種題型都有它自身的特點,了解和熟悉各種 題型的特點,明確解答各種題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悉它們的典型例題,對正確解題有很大的幫助。
1、選擇題的特點與解法技巧
選擇題是近來在地理練習和考試中,廣泛而大量使用的一種客觀性題型。選擇題最大的特點是答案簡短 、唯一,評分標準嚴格、客觀。它適合于訓練和測試回憶性和再認性的知識,特別是那些同類的、并列的、相 關的、綜合的、專題性的地理內容;利于訓練和考查觀察、判斷、分析、比較、推理等思維能力;可以涉及較 廣泛的知識面。
選擇題一般由一個主要的語句(題干)和若干備選答案(選項)構成。也就是說,它在結構上包括兩部分 ,一部分叫題干,由問句或陳述句(可以是完整的陳述句,也可以是不完整的陳述句)所構成;另一部分叫選 項,包括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和若干錯誤答案(也可叫做迷惑性答案或干擾性答案)。它要求解題者從備選的 若干答案中,選出一個(單項選擇)或兩個(雙項選擇)乃至一個以上的多個(多項選擇)不定項的合適答案 。合適答案可以是正確的答案或較好的答案或最佳答案,也可以是不正確的、錯誤的答案。一般選擇題的題干 都比較簡單明了,明確表述了一個問題而沒有無關的詞語,每一個選項與題干連起來讀時,在語法上都是正確 的,協調的,而所有錯誤的答案都似乎是合理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度。為使瞎猜的因素盡可能減少,多數 選擇題都有四個備選答案,而且合適答案的順序都是隨機排列的,各題合適答案的次序基本上是無規律可循的 。
地理選擇題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涉及的知識和能力相當廣泛,除一般的單項、雙項、多項或不定項選擇題 外,還有讀圖選擇、讀文選擇、連線(或配對)選擇、順序(或排列)選擇、選擇填表、選擇填圖等等。但不 論對哪種選擇題,都要充分地、靈活地運用已學的地理知識,認真進行分析、比較、篩選,去偽存真,準確加 以判斷、識別和選擇。特別要注意看清題目要求,是選一個或幾個答案?是選出正確答案還是選出不正確的、 錯誤的答案?當你無把握甚至無法進行選擇時,可以大膽進行猜答(猜答也是一種能力),根據自己認為可能 性大的答案進行選擇,而決不要留題不答、不選,放棄了得分的機會。
例(1)在任何一天中,世界上經度相同的各地:
a、晝夜長短相同 b、地方時刻相同
c、晝夜長短不同 d、地方時刻不同
此題是不定項選擇題,涉及了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所產生的時差和晝夜長短變化現象,同時也涉及 了經線和經度的問題。從題干已知,所指時間是一365天中的任何一天,地點是指經度相同(即同一經線 上)的各地。選項有四個,其中兩個談時間,兩個說晝夜長短問題。解此題時的基本思路與方法是:①認真審 題。聯系所學地球知識及地方時概念思考,弄清題干“任何一天”、“經度相同各地”這兩個前提和限制條件 的意思。——②分析思考。觀察四個選項,明顯可分為兩對,即a、c晝夜長短異同與b、d地方時刻異同兩 個問題,并可大膽斷定,兩對中最多各有一個選項可能是正確的。——③回憶剖析。根據題干條件,回憶地球 公轉運動示意圖,對a、c進行想象、分析知道,二分日時,全球各地晝夜平分,當然同一經線各地也是晝夜 長短相同的;其他時間南北半球、不同緯度各地晝夜長短都不同,當然同一經線上各地的晝夜長短也因此而不 同。這就不難得出否定的結論,即經度相同的各地晝夜長短在二分日是相同的,其余時間都是不同的,不可能 在任何一天都相同、或都不同,因而a、c兩項都是錯誤的,不能成立的。——④最后篩選。再對b、d進行 分析,根據地方時是指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這一概念,即可否定選項d,斷定經度相同的各地,地方時刻是相 同的,選項b是本題唯一正確的答案。
例2 非洲有一個國家,國境東北邊有乞力馬扎羅山,北邊有維多利亞湖,西邊有坦噶尼喀湖,境內絕大 部分為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原。這個國家是:
a、扎伊爾 b、南非 c、坦桑尼亞 d、尼日利亞
此題是讀文選擇題,涉及非洲各國的自然環境知識。解這類選擇題時,應仔細閱讀和領會、理解全段文字 的意思,根據描寫的景象和狀況聯想已學過的地理知識和相關的地圖,篩去明顯不相符合的選項,最后通過認 真分析比較,選出最為合適的選項作答。此題的答案應是c項。
例3 選擇下列我國名山及其所在省區名稱的數字代號,填入下表中的相應欄內:①九華山、②雁蕩山、 ③貢嘎山、④恒山;⑤浙江省、⑥山西省、⑦安徽省、⑧四川省。 名山類別 屬歷史相傳 屬四大佛 以風景秀麗、雄偉 西部的五岳 教名山 著稱的名山 雪山冰峰 山名及所 在省區代號
此題是選擇填表題,涉及了我國各類名山的分布知識、選擇填表時,除認真審題,弄清題意要求外,應回 憶所學相關知識和地圖,逐項分析,一一對應填入相應的欄目內,填完以后,還要全面復核檢查一遍,看有無 錯選錯填或漏選漏填之處,并及時加以改正。此題答案從左到右依次是④⑥;①⑤;②⑦;③⑧。
2、是非題的特點與解法技巧
是非題由一句或一段完整的正確或錯誤話語構成。其答案是只能有一種,不是即非,二者必居其一。實際 上,它是選擇題的另一種特殊形式,即把題干和選項兩個部分合為一個句子,或以若干并列句的形式出現。是 非題也是涉及考查內容較廣泛的客觀性題型之一,它適合于對觀點性、結論性、概念性和論點式一類地理內容 的考查,在陳述中,往往是概念、觀點、結構似是而非,前后矛盾,以偏概全,或是用詞不當。它要求解題者 運用所學知識辨別判斷其正誤,正確者在題后括號內打“√”,反之則打“×”。一般是非題都設置了一定的 可疑因素(迷惑性),即:使正確的說法咋看起來有點似是而非;而錯誤的說法又好象含有正確的因素。
例(1)浙贛鐵路從浙江的杭州起,到江西的南昌止。
例(2)到南極大陸去考察,最理想的時間是12月22日前后。
解答是非題應在弄清和理解全段文字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相關地理知識,認真分析、思考,迅速準確地 判別其正、誤。即使在無法作出判斷時,也要大膽進行猜答,因為它不是即非,任何答法都有50%是對的可 能性存在,當然這要在答錯不倒扣分的情況下才行。上述例(1)利用了我國鐵路命名的一般規律,即多是兩 省會間的鐵路往往用兩省簡稱命名,而浙贛鐵路卻不屬此列。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易被判斷為是正確的,而 該題的答案應是“×”;例(2)也同樣利用了我們習慣上的概念來設疑,我國位于北半球,12月22日前 后是晝短夜長的冬季,如果不知道或忽略了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的概念,就很容易判斷該題的說法是錯誤 的,而實際上該題的答案應是“√”,因為南極大陸12月22日前后正處于夏季,且為極晝時期,極有利于 進行科學考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62495.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最大的島嶼群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