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既要耕地也要林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耕地是人類獲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維護耕地數量與質量,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按照《1997~2010年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應控制在19.2億畝,而同時,人口將達14億。人均耕地減少,土地壓力增大!锻恋毓芾矸ā访鞔_規定,禁止占有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同時,林業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生態建設最根本、最長期的措施。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既要著眼于農業,還要著眼于林業;既要著眼于耕地,還要著眼于廣闊的山地、沙地。林業不僅是生態產業,還是前景十分看好的經濟產業。
國家確定林業六大重點工程,核心是改善環境、帶動農民增收。其中的退耕還林工程,是一項能夠迅速增加農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中西部地區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據有關資料,幾年來,我國退耕還林工程已在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面啟動,至2002年,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4418萬畝,荒山荒地造林4404萬畝。到2003年底,國家已累計安排了退耕還林任務28748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11829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919萬畝,這項工程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區農民糧食、種苗和現金補助收入數百億元。
進入2004年,為確保質量,保護基本農田、保護糧食生產、鞏固造林成果,全國退耕還林計劃大幅調整,與上年相比計劃相對減少80%,原來的中長期計劃受到影響,一些縣區政府退耕工作陷入被動。妥善處理基層因超前發動和超前實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平穩過度是當務之急。
當前的退耕還林、荒山荒地造林工作各地在實際工程中積累了很多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缺少全面規劃,退耕地的選擇比較零散,不利于與基本農田建設、興修水利協調配合;工作經費遲遲得不到落實,嚴重影響了退耕還林工作的有效開展;科技支撐費用不能快速落實,影響了退耕還林的質量;50元種苗和造林補助費無法保證還林質量;退耕還林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基礎研究;造林樹種普遍單一;退耕還林補助期短等。
怎樣做到既保護耕地,又發展林業?
面對當前全國耕地面積減少的新形勢,為確保糧食安全,必須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嚴禁將基本農田退耕還林。
為了彌補陡坡耕地退耕后農業用地面積的減少,必須加大川地、緩坡地基本農田建設,尤其要加大水澆地、旱澇保收地高產優質農田的建設力度。興修水利,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減少農民的后顧之憂,保障退耕還林工作“不反彈”。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及時做好補植補造,確保造林成活率,及時兌現糧款補助,及時發林權證,使政策連續穩定。
封山禁牧,舍飼圈養,嚴禁牲畜對林草植被破壞。在退耕地間種優質牧草,實現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
目前造林樹種單一,不利于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退耕還林涉及林學、植物學、生態學及地理學等諸多學科,應組織大學、科研等部門研究人員開展退耕還林還草的科學研究,以利于該項工作健康發展。本著保護耕地的原則,宜林則林,宜耕則耕,確保耕地的保有量,在山地荒地、坡地上大力發展林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保持退耕還林政策的連續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62515.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最大的島嶼群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