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面臨的挑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我國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經歷了1949年前后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總的來說,是有所進展,成績顯著,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誤的教訓。為了求得今后開發利用的進一步優化,尤為重要的是,必須清醒地看到進一步開發利用所面臨的挑戰。這種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人均資源占有量相對較小,且有繼續下降趨勢】
上面我們在對我國自然資源狀況做出總體評價時,曾經明確指出,幅員遼闊的我國,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故而我國各項資源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具有絕對量大,人均占有的相對量小的突出特點,如水資源(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資源等,雖然在所擁有的絕對量方面,都位居世界各國的前列(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6位,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林地面積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水平(1989年),則分別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這說明我國所擁有的這些自然資源,其數量并非豐富,而是堪稱貧乏的。還應指出,由于自然資源擁有量往往是個極少變動的常數,而人口卻是處于經常變動中的可變數,即使是在堅持實行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情況下,我國每年仍有絕對量1000多萬人口的凈增長;再加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這就勢必使我國人均資源數量呈現繼續下降的趨勢。眾所周知,擁有足夠數量、質量的自然資源,是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經常必需的物質保證。我國一些重要資源人均占有量的較少,及其繼續下降趨勢的存在,無疑要對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穩定、持續的發展,構成不可忽視的嚴重挑戰。
【自然資源日益短缺】
這是來自另一方面的對我國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挑戰。這種挑戰之由來,一是由于我國人口的繼續大量增長;二是因為經濟結構的不盡合理,資源消耗量大的產業過量發展;三是在某些地區某些時期依然存在的對一些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不合理利用,致使造成對某些資源需求日益嚴重的過分依賴,從而導致一些資源日益嚴重的短缺。這尤其突出地表現在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普遍短缺,和全國性的耕地不足和退化上。據統計,全國缺水城市迄今已達300多個,日缺水量達1600萬噸以上;缺水最嚴重的地區還是黃、淮、海、遼諸河流域,其缺水量要占全國缺水總量的64%。因為缺水,農業因灌溉水不足每年減產糧食250多萬噸,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因此都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水資源短缺,乃是我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所面臨諸多挑戰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再就耕地而言,我國耕地負擔人口的壓力本來就大;而我國耕地后備資源數量又并不多,且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邊遠地區,開墾利用難度較大,一時還難以借此擴充耕地以緩解我國耕地日益嚴重的人口壓力;另一方面,城鄉經濟發展中亂占耕地現象有增無減,最近幾年全國每年因此減少耕地數十萬公頃,農業用地和城市及工業用地需求矛盾日益突出,這更加劇了由耕地不足而引發的人地關系矛盾,這也是亟待采取有效對策加以妥善解決的一個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27691.html

相關閱讀:“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最大的島嶼群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