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現代地質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初一地理總結之現代地質學】,地質學從區域地質向全球構造發展,并推動了地質學各分支學科的迅速建立和發展。

  進入20世紀以來,社會和工業的發展,使得石油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和工程地質學陸續形成獨立的分支學科。在地質學各基礎學科穩步發展的同時,由于各分支學科的相互滲透,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與地質學的結合,新技術方法的采用,導致了一系列邊緣學科的出現。

  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體地球的圈層構造以及洋殼與路殼結構的區別 ;高溫高壓巖石實驗研究,為人們認識地殼深處地質過程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所有這些都促進了地質學研究從定性到定量的過渡,并向微觀和宏觀兩個方向發展。

  20世紀50~60年代 初一,全球范圍大規模的考察和探測,使地質學研究從淺部轉向深部,從大陸轉向海洋,海洋地質學有了迅速發展。同時古地磁學、地熱學、重力測量都有重大進展,為新的全球構造理論的產生提供了科學依據。在這個基礎上,德國的魏格納于1915年提出的與傳統海陸固定論相悖離的大陸漂移說得以復活。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赫斯、迪茨提出的海底擴展理論較好地說明了漂移的機制。加拿大的威爾遜提出轉換斷層,并創用板塊一詞。60年代中期美國的摩根、法國的勒皮雄等提出板塊構造說,用以說明全球構造運動的基本理論。

  總結:現代地質學,它標志著新地球觀的形成,使現代地質學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2969.html

相關閱讀:最大的島嶼群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