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天氣與氣候》說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教材特點:
天氣與氣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天氣和氣候定義、特點及區別、衛星云圖、天氣符號和天氣預報、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與分布、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及成因等要點。
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從天氣對人們生活活動的影響到判讀衛星云圖,以及進行家鄉的天氣預報均反映了天氣情況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理念。
2、教學目標:
依據現有地理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目標,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又要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將教學的目標定為:
(認識目標)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區別,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識記常用的天氣符號,學會看簡單的天氣圖,了解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世界氣候類型分布。
(能力目標)通過天氣和氣候的比較,加強判斷、分析的能力。
通過衛星云圖預測未來兩天的天氣情況,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祖國、家鄉天氣情況的查找和預報,加強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能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加強人地協調發展的意識,從此學會關注環境、關注環境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3、教學重難點:重點為讀懂衛星云圖和識記天氣符號,氣溫和降水的分布,世界氣候類型;難點是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影響氣候的因素。
二、說教法
為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知識為主線、育人為主旨的教學原則,從初一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體的心理學角度的特點出發,本節我采用了電腦網絡互動教學法、探究、討論教學以及游戲教學法。三種方法相輔相承,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在判讀衛星云圖、識記天氣符號時我主要是通過過探究討論的方法極大的激活了學生思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有利于創新意識的解放和提高。而且,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相互討論研究,變個體學習為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在討論中出現的爭論和辯解,使學生的智力相互激勵,產生智力的群體效應,形成思維高潮。
在識記天氣符號時游戲法的設制又考慮到了初一學生的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征,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易于在課堂中形成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是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因此,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
當前初一學生的思維發展主要表現為形象思維為主體,并向理論思維轉換的過程。因此,我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讓學生通過互動合作,積極動腦、解決問題,形成邏輯判斷和推力能力;在天氣預報的環節中加強口頭表達能力?傊,通過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發展的探究方法,并形成一定的地理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整節課的內容分為6個環節:課堂引入、天氣與氣候的概念及比較、識別天氣符號、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世界氣候類型分布,以螺旋式上升達到復習目的。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教師能否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是順利進入課堂教學的關鍵,在這里我運用了中國神舟五號的發射等錄像及對發射日期的疑問:當時神州5號飛船的發射并沒有決定僅僅設在10月15日發射,而是說在14至17日之間候機發射,為什么要進行候機發射呢?從這里開始誘導學生關注天氣與人們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學生一下進入到了興奮狀態,順利完成了課題的導入。
2、天氣與氣候--辨一辨
在生活中運用這兩個術語才是要學生達成的最終目標。于是,我出示了一組生活中常用到的語句,通過對詞語的選擇讓他們意識到了兩個概念的根本區別,并完成了兩者區別列表,最后讓學生對一系列中國古代詩詞中描寫的天氣或氣候的屬性進行判斷,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天氣與氣候的區別的理解。
3、識別天氣符號--比一比
天氣符號的對比識別中,天氣符號較多且難記,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的記憶,我設計了以游戲為主的符號競賽,在歡快的環境中輕松的完成教學任務,在識記天氣符號時游戲法的設制考慮到了初一學生的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征,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易于在課堂中形成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議一議
因為是復習課,容量大,我設計表格讓學生自主看圖填注。列舉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5、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及成因--游一游
設計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倡議學生關注天氣、關注氣候、關注空氣質量,進行家鄉生活區的廠礦企業進行調查:這些企業是否有排放廢氣超標的現象,如果有,這對周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并就這個問題在下一次課堂中進行一個口頭演講。進一步強化了人地協調發展的意識和觀念。
本課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結合教材重難點,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實現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以及心靈世界的有機溝通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形成正確的人地觀,激發學生的愛國家、愛家鄉的情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38971.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最大的島嶼群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