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河川徑流量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水資源與耕地資源的地區分布也很不適應。約占全國耕地面積37%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其徑流量占全國徑流總量的85%;而占全國耕地面積44%的華北和西北地區,徑流量只占全國徑流總量的9%。全國鬧“水荒”的城市有400個左右,缺水地區尤以華北、西北地區為甚,這嚴重地影響和制約著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跨流域調水,是解決地區間水資源嚴重不平衡的重要手段。
跨流域調水設計的主要工程有:南水北調工程、北水南調工程(東北地區引嫩江、松花江水到遼寧等)、引黃工程等。南水北調工程是計劃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往華北和西北,有東、中、西三條調水路線。東線引水方案是從揚州江都抽水站引長江水,基本上沿京杭運河輸水到山東黃河南岸;中線方案從長江三峽水庫引水,出丹江口水庫,沿伏牛山、太行山東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西線方案從長江的上游引水到黃河上游。南水北調方案已列入國家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東線引水主要解決淮河下游和山東黃河以南用水問題;中線引水主要解決海河平原和京津地區的用水及黃河下游補水;西線引水解決西北干旱地區缺水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902884.html
相關閱讀:“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最大的島嶼群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