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資源條件組合最優、開發基礎較好、投資較省、效益較好的原則,確定海南島海岸帶城市、工業和港口建設重點區域有三個。(1)?谑。包括瓊山區和澄邁的老城,可建成全省的政治、經濟、交通、科教和文化中心。選擇東水港、秀英港建成以重型工業、電力工業、化工工業、原材料工業為主的港灣工業區。老市區及瓊山府的發展以行政、商業、旅游為主,包括輕工、電子等無污染工業。(2)三亞市。以得天獨厚的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為主,建成在國內占特殊地位的熱帶海濱旅游城市。除完善亞龍灣、大東海、天涯海角等旅游區的設施外,應進一步開發西瑁洲、東瑁洲的海島旅游資源。遠期還可開發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海島、海洋旅游資源,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發展無污染的高科技工業,以及利用鄰近鶯歌海海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和鹽業資源,在崖城建設海洋化工工業和以天然氣為原料、燃料的工業區。(3)儋州市洋浦區。位于儋州市西部的干沖、三都、娥蔓三鎮,陸地面積170平方千米。利用洋浦港的優良深水航道港灣資源,以及土地資源充裕、地勢平坦、工程地質條件良好等有利條件,建設以重化工業為主的洋浦港灣工業開發區,將其建成為海南島西北部新的經濟增長極。
除上述三個主要集聚中心外,西部的東方市,已具有一定港口條件的八所港,鄰近的可建成為水泥工業、玻璃工業和富鐵礦開采基地的昌江?義河,東部具有較好港灣資源條件的文昌?清瀾、萬寧?烏場等,可列為次一級開發區。
通過上述重點開發區和次一級開發區的建設,組成環海型的、串珠狀的生產力布局。為發揮重點開發區和城市的集聚和輻射作用,并擴大農村腹地和加強全島聯系,帶動全省經濟起飛,還需進一步建設交通網絡,將各個環帶有機地聯系起來,相互溝通,便于交流,為各個區域發展商品經濟服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917751.html
相關閱讀:最大的島嶼群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