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干旱在重慶和四川延續了近兩個月,重慶素來有“火爐”之稱,可是這次50年不遇的高溫干旱,讓習慣了酷暑的重慶人也熱得受不了了。
四川市民:我五十歲都沒見過,我五十歲了,今年主要是持續的時間太長了。
重慶市民:感覺很惱火,比那幾十年都惱火。
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村民:開始在澆水,搶著時間澆水,那個太陽好大,像火一樣。
解說:
這么嚴重的高溫干旱,究竟是什么在作怪呢?我們來到中國氣象局氣侯中心尋找答案。這是一個專門對異常天氣進行診斷、分析的機構,氣侯中心的董文杰主任先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圖,全球范圍內今年七月前后,因為氣侯異常帶來的自然災害。
董文杰主任:
同時全球也是這樣,你看這張圖,全球7月份實際上有很多極端天氣氣侯事件發生,最明顯的就是歐洲因為高溫熱浪八十多人死亡。7月份,美國因為遭受高溫襲擊,一百九十多人死亡,然后我們再可以看一看全世界范圍內,這兒泥石流,那兒洪水,這兒臺風,那兒高溫熱浪,實際上這種極端天氣、氣侯災害是個全球性的現象。
解說:
原來,今年以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都在忍受著天氣的折磨。一月下半月,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頻繁發生暴風雪和寒流,僅在歐洲地區就造成三百多人死亡;二月十七日,菲律賓東部因連續暴雨誘發嚴重泥石流災害,讓一千八百多人喪生;四月下月,巴基斯坦、印度,極端最高氣溫高達49.5攝氏度,高溫熱浪造成至少一百三十七人死亡;7月上旬開始的美國加利福尼亞高溫熱浪,也是持續了好長時間,熱浪導致一百四十一人死亡。
在這張世界干旱圖上我們看到,在歐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干旱都非常嚴重,我國四川、重慶這次遭遇的嚴重干旱,只不過是全球熱浪的一部分。
董文杰:
第一是全球大的背景,長時間的背景,因為最近一百年隨著溫室氣體的增加,實際上是全球溫度一直在升高,這種大的溫度升高背景下,就有極端高溫干旱事件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強度越來越大,這是個大的背景。同時從今年直接的環流異常造成這種高溫干旱的原因,可以這么理解,今年是副熱帶高壓異常偏西、偏強。
解說:
專家說是全球變暖,特別是副熱帶高壓活動異常,導致了四川、重慶的大旱,那么,副熱帶高壓到底是什么?它的本事又有多大呢?它其實就是一團巨大的,可以四處亂跑的高壓氣流,因為它的中心處于亞熱帶地區,也就是副熱帶地區,所以叫做副熱帶高壓,有人把它簡稱副高,這個副高是下沉氣流,他竄到哪,那里就干旱少雨、酷熱難耐。
丁一匯: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它在中東地區,你看它也是在30度左右,中東地區就是非常干旱的,從伊朗到伊拉克,再到以色列,這都是干旱少雨的地方。按理說地中海也應該是,你看它再往西走就是地中海,也應該是這樣子,但是地中海是水,所以它的氣侯又是海洋和干旱互相調節的地方,我們經過大洋再往美洲去走,美洲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的地方是哪呢,是墨西哥,大家知道墨西哥都是沙漠,所以說我們圍繞著地球這個副熱帶地區強烈下沉的地方,由于干旱少雨,它基本上都是干旱半干旱帶。
解說:
今年副熱帶高壓的勢力范圍和往年相比明顯更加靠西,而且來了就不走,牢牢地控制著這兩個地區,而它的西邊則是來自大陸的大陸高壓,這兩個高壓僅僅的擠在一起,北方的冷空氣就很難鉆進來,這樣一來冷暖空氣相遇不了,雨水也就很難形成。另外,往年可以帶來暖濕氣流的夏季風,今年在華南地區長時間滯留之后,又直接跳過了長江,跑到了黃淮地區,因此四川、重慶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夏季風帶著水汽遠走北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923251.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最大的島嶼群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