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有其表的
唐·鄭處晦《明皇雜錄》載,唐玄宗器重蘇?,欲以為相,召外表高大多髯的蕭嵩草擬詔冊。當玄宗讓蕭嵩進行文字刪改時,他竟“慚懼流汗,筆不能下者久之”。玄宗以為拖延多時,必當精密,近前一看,只改了一個字。于是將草稿擲在地上,說:“虛有其表耳!”后遂以“虛有其表”謂才不副貌。《舊五代史·周·安叔千傳》:“叔千鄙野而無文,當時謂之安沒字,言若碑碣之無篆籀,但虛有其表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1065175.html
相關閱讀:抽薪止沸的歷史典故
一函符的歷史典故
些子兒的歷史典故
江左之秀的歷史典故
金釵十二的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