緘口結舌 jiānkǒujiéshé 侃侃而談 kǎnkǎn'értán
【緘口結舌】閉著嘴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或懾于淫威不敢講話。也作“鉗口結舌”。
〔例句〕
1.教皇以其權力,制御全歐……聰明英特之士,雖摘發新理,懷抱所見,而束于教令,胥緘口結舌而不敢言。
2.洪元嚇得緘口結舌,汗如雨下。
3.就是秦始皇、隋煬帝,他會自承無道么?百姓就只好永遠鉗口結舌,相率被殺,被奴。
【侃侃而談】形容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例句〕
1.他眼看著錢伯伯由隱士變為戰士,而他還是他,他沒有絲毫的長進。他只好聽著老人侃侃而談,他自己張不開口。
2.求和的、投降的使臣們不知見了千千萬萬……卻從來不曾見過像這位蠻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談,旁若無人的氣概。
3.我們在練功房見到了這位芭蕾舞演員,她顧不得換衣服,就熱情地和我們侃侃而談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559211.html
相關閱讀:犯罪的反義詞是什么_犯罪_立功
通常的反義詞
罕見的反義詞是什么_罕見_常見_意思解釋_拼音_例句
認帳的反義詞
放棄的反義詞是什么_放棄_堅持_意思解釋_拼音_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