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義詞:小乘
大乘的解釋
梵文Mahāyāna(摩訶衍那)的意譯。公元一世紀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別。在 印度 經歷了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和密教這三個發展時期。北傳 中國 以后,又有所發展。“大乘”強調利他,普度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如發大心者所乘的大車,故名“大乘”。
《法華經·譬喻品》:“初?三乘引導眾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脫之。” 唐 張祜 《題畫僧》詩之二:“終年不語看如意,似證?心入大乘。” 蘇曼殊 《遁跡記》:“大乘,正理也。宜改先執,務從圣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663257.html
相關閱讀:認帳的反義詞
罕見的反義詞是什么_罕見_常見_意思解釋_拼音_例句
犯罪的反義詞是什么_犯罪_立功
放棄的反義詞是什么_放棄_堅持_意思解釋_拼音_例句
通常的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