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狩獲麟的
春秋時,魯國大夫季康子在國境西部的大野澤(古澤名,在今山東巨野縣北)畔圍獵,捕到一頭奇獸,孔子說是“麒麟”!洞呵·魯哀公十四年》杜預注說,孔子認為“麒麟” 是“仁獸”,只有明王在世才會出現。當時周王朝衰微,社會混亂,麒麟的出現預示著他的政治理想——恢復周公的禮樂制度不能實現了,因而他編《春秋》就“絕筆于‘獲麟’。”后代遂把“獲麟”作為明王治世的祥瑞。李白《古風》詩:“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977173.html
相關閱讀:些子兒的歷史典故
一函符的歷史典故
江左之秀的歷史典故
金釵十二的歷史典故
抽薪止沸的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