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傳媒大學簡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211大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其前身是創建于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于中國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占地面積46.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4萬平方米。
     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訓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中國傳媒大學堅持“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的學科建設思路,充分發揮傳媒領域學科特色和綜合優勢,形成了以新聞傳播、廣播影視藝術、信息科學與技術為龍頭,文學、工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體系。目前,學校設有14個學院,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4個博士點,48個碩士點,3個專業碩士類別,78個本科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建校5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廣播電視領域高層次人才,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的知名學府”。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粕917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606人;有繼續教育在讀生15472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925人,其中專任教師1044人。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授、學者。近年來,有1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有16人次進入國家和省部級“人才工程”,2人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5人次榮獲北京高校教學名師獎,27人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脫穎而出,教師隊伍的整體學術實力得到增強。同時,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作為信息傳播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傳媒內容和形式創新研究、傳媒高新技術研發和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咨詢服務,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學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廣播電視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語言分中心、新媒體研究中心和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建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數字媒體工程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學校主持完成了國家數字中短波廣播技術標準制訂與系統研制、參與國家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技術標準制訂,在數字廣播技術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學校辦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現代傳播》。
     學校建有校園多媒體網絡、數字有線綜合業務網、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建有“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和“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多媒體教室、演播館、實驗室等裝備精良,功能完善;圖書館形成了信息傳播學科內容豐富,紙質、電子、網絡形式多樣的館藏體系。
     學校與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由我校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中國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已成為國際傳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臺。
     學校設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采取函授、夜大、現代遠程教育等多種教學模式,建立多媒體、多形式、多層次的繼續教育體系,為信息傳播領域提供全方位繼續教育服務。目前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9個分院、31個函授站、32個遠程校外學習中心。
     學校通過合作辦學在六朝古都南京設立了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南廣學院,規劃占地面積1660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已建設用地810畝,完成校園建筑32.4萬平方米。學院設立32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10000余人。
     面向未來,中國傳媒大學正以“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為發展理念,堅持內涵式發展,以質量、管理、特色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學科實力和辦學水平,為建設國家傳媒和文化事業發展的人才庫、科技庫、思想庫和信息資源庫,實現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傳媒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axue/211daxue/107688.html

相關閱讀:廣西211大學名單排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簡介
甘肅211大學名單排名
2015全國211大學名單排名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