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選擇,在高考志愿填報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眾多的專業,如何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名稱相似的專業之間有什么區別?選擇專業時,有哪些誤區需要避免?對此,省教育考試院專業人士提醒廣大考生,專業選擇前要認識專業、了解專業內涵,做到知己知彼,方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認識專業的渠道:線上+線下
線上全面掌握專業的基本信息!熬上渠道”,就是通過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平臺進行專業相關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包括各高校官方網站的“招生”專欄,各高校的官方微博、等。
通過線上“專業介紹”等相關欄目,了解該校各專業實力(比如是否為重點專業或特色專業等)、培養目標、主要課程、就業前景等內容。部分高校還開設有專門的“在線咨詢”,考生如有個性化的問題,則可在線咨詢院校招生老師。
相比學校招生網站上的專業介紹,學校院系網站上的專業專欄對本院開設專業的介紹更加詳實和清晰,如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師資、課程、實驗室、科研基地等辦學條件和建設情況,此外還有教學、科研等人才培養方面的動態信息,考生據此可對擬報專業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近幾年通過官方微博、推送招生信息的高校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報考志愿前夕,很多高校會通過推送來宣傳學校各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因此,建議考生和家長不妨通過院校的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來獲知相關信息。
線下實地了解更直觀。除了線上渠道,考生還可以通過線下渠道,更詳細、更充分、更深入地認識專業。可以利用“校園開放咨詢日”,走進校園,切實感受學校的文化氛圍,同時進行面對面的招生咨詢。與高校老師或是已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進行交流,考生的疑問可以獲得個性化的解答,還可以獲得一些個人的專業學習感受和學習建議。
當然,考生還可以撥打各高校招生辦公室的電話進行咨詢。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情況下電話咨詢得到的答復比較簡潔,而且在高考咨詢高峰期,還時常會出現線路繁忙、電話打不進去的情況。
此外,考生還可以通過閱讀相關資料的方式來認識專業。譬如各省級招生機構編印的招生指南、各高校的招生宣傳冊、權威專業的高考招生報刊等。
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及填報指南:/gaokaozhiyuan/
1認識專業的方法:透過內涵看本質
認識專業,考生和家長要深入了解各個專業的內涵。所謂專業內涵,指專業培養目標、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
通過了解專業的培養目標,可以判斷該專業是否符合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
通過了解主干課程設置情況,可以發現該專業與其他相似專業的區別,也可以了解不同大學相同專業的一些區別,判斷哪些專業更適合自己。因為院校不同,同一專業在培養方向和就業方向上也會有差異。這里面既反映了學校的辦學特色,也與學校的辦學歷史沿革有關。
通過就業和研究領域等,可以更加具體地了解就讀該專業后的發展方向。比如同樣是機械專業,有些學校學生就業集中在船舶行業,有些集中在汽車行業;同樣是化工專業,有些集中在煉油行業,有些集中在制藥行業,有些則比較分散。
1認識專業的誤區:單從冷熱、名稱、就業識專業
誤區一:根據“熱門”“冷門”識專業
有的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會將熱門專業作為首選,認為熱門專業就是好專業,對專業學什么、就業前景如何等內涵考慮甚少,也少關注是否適合自己。而一味追熱的后果是,有的考生因專業錄取分數高無緣就讀而后悔;有的被熱門專業錄取上學后,發現不適合自己,從而學習興趣不濃甚至厭學。所以,不管專業是“熱門”還是“冷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在自身和專業之間尋求最高的匹配度,才是更有效的選擇。
誤區二:根據錄取分數高低識專業
分數是考生選擇專業時必然考慮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有的考生在選擇專業時直接依據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再參照自己的高考分數直接對號入座,既不考慮自己的興趣能力,也不考慮各專業的培養特點。這種完全忽略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填報方式是不可取的。
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長注意的是,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只反映了考生報考的情況,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專業本身的辦學實力、發展趨勢、就業前景等。因此,專業特色、培養目標等也都應該作為選擇專業的必要因素考慮,才能科學合理地選擇專業。
誤區三:根據名稱識專業
以往填報志愿時,有的考生因為不了解專業內涵、混淆專業名稱而報錯志愿的情況屢有發生。事實上,不少專業的名稱并不能完全反映專業的實質和將來的職業。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計算科學”這兩個專業的名稱很相似,但是一個是屬于工學計算機類,一個是屬于理學數學類,不論是主修課程還是將來的就業領域都有較大區別。
此外,即使是同一個專業,在不同高校,其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特色等也不盡相同,所以,有時候通過名稱并不能清楚地區分專業之間的不同,考生和家長一定不能僅憑名稱來認識專業。
誤區四:根據就業率高低識專業
面對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專業志愿時會考慮專業未來的就業情況。高校公布的專業就業率一般是當年畢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影響就業率的因素除了專業本身還有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其他因素,考生將來是否容易就業是三、四年后的事情,這個時間差也是需要考慮的。
另外,專業就業率不等于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有些專業的學生雖然容易就業,但就業質量、就業滿意度卻不一定高。因此考生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axue/zhiyuan/1052158.html
相關閱讀:高考多少分能上阜新高等?茖W校?
2019年吉林高考志愿填報?婆梢詧髱讉學校
大學?坪捅究频膮^別是什么
2019寧夏本科提前批志愿填報入口
考多少分才能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錄取分數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