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江新語》后,你有什么感觸呢,以下由為大家提供的“《之江新語》讀后感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之江新語》讀后感600字一
《之江新語》中有一篇《引進人才要防止“近親繁殖”》的文章,讀后令人掩卷深思。文章講到引進人才“要拆除‘圍墻’,降低 ‘門檻’,開辟‘綠色通道’。要做到求賢若渴,爰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人才,作為企業和社會發展最核心的要素,是基石、是棟梁、是成功的保證。特別對于企業,人才更加重要,企業的職能是“整合資源,創新價值,創造財富”,唯有人才,才能創造。
我們沒有蘇南發達地區那么大的吸引力,高層次人才比較緊缺。這就要求我們的人才引進要有新思路、寬眼界、大舉措,要有長遠眼光,從全省范圍、全國范圍吸引人才。要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產業化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增加企業的“吸才能力”。同時要創新機制,依托市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以各種形式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來宿豫工作、為宿豫服務;還要營造尊重特點、鼓勵創新、信任理解、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使宿豫真正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天堂和樂園。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人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感動;徐庶終生不為曹操設一計,是因為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用人者必須贏其心,人才方會盡其智。引才要引心,關鍵要激勵人才的事業心。青年人才、高層次人才,看重的是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堅持以用為本,讓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才能更好地引心聚才。要改變重引進、輕使用的現象,要破除阻礙人才發揮作用的各種樊籬,在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要充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讓他們有職有權有責,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要真心實意與人才交朋友,尊重他們的個性,包容他們的差異,使他們感受到信賴和光榮。要保護創新、寬容失誤,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營造寬松和諧的創業環境和學術氛圍。要創新激勵機制,以價值體現價值,用財富回報財富,使人才的創造性勞動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之江新語》讀后感600字二
最近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之江新語》,《之江新語》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間為《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撰寫了232篇短論,這些短論短小精煉,論述了經濟發展建設、干部作風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其中對群眾路線也有許多精僻的論述?偟膩碇v,我認為它總結論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
如何做人?習總書記講了勤學習,愛思考,尤其是關于學習這方面,給了我很深刻的思考,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快,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學習早已不局限于校園,但很多人一旦提起學習,總說自己很忙,工作忙、會議忙、應酬忙,就是不忙著學習,即便學也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在這方面我通過學習《之江新語》也獲得了很深的體會。一是學習要達到三種境界,要志存高遠,耐得冷清寂寞,靜下心來埋頭苦讀;要勤奮努力,刻苦鉆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撓;要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用,用有所得。二是要知行合一,注重實踐。學習要結合本職工作學習,學到的東西能用、管用是學習的一個要務,在我本職工作中,今后就要注重應用文寫作、新聞報道寫作和建筑相關知識的學習,讓學習支撐工作,讓工作推進學習。三是要掌握學習方法。。既要勤學,還要會學,學得實、學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
如何做事?習總書記講要說實話,辦實事,腳踏實地求實效,一是求實。做任何工作都要站在黨的利益和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樂于聽實話、善于做實事,勇于出實效,在求實的工作上,我還要向書中所論述的那樣,轉變工作作風,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的做好本職工作,扎扎實實的辦實事、出實效。二是求新。在工作中要學會以創新思維指導工作,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敢于提出新思路、善于實踐新路子。三是求韌。面對工作困難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干工作,把自己普通的工作堅持做好,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如何做官?習總書記講要“政如農工,日夜思之”,要向古人學習,古為今用也。當權者要向工人農民一樣,真正地用心良苦的耕耘自己的土地,春夏秋冬農田基本建設都要懂,要想事,要干事,要會干事,要會想事。不能幫倒忙,壞大事。要知天、知地、知人、知生產工具、知生產力、知科學實驗、知科學技術,知自己的長短和不足。要勤勞工作,要勤奮工作,要一心一意地工作,要有真正為老百姓打工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感情。人民是江山,老百姓是天。
總結一句話:做簡簡單單做人、扎扎實實工作、清清白白為官。
《之江新語》讀后感600字三
通讀全書232篇短論,閱后第一感覺是“耳目一新”,雖是在講大政策大道理,但語言生動、形象,文風樸實,讓人愿讀;再一個感覺是“有內容”,雖是短論,最長不過千余字,但均是有感而發,觀點鮮明,像“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能形成‘唯票’的導向” “不要引導領導干部當“滿票干部” “要看GDP,但不能唯GDP》“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等觀點,結合經驗談如何做領導干部,讓人印象深刻。
要能做到心無百姓莫為“官”。黨員干部,只要心里裝著群眾,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人民群眾就惦記他、信任他、支持他。對此,書中直言:“離開了人民,我們將一無所有、一事無成;背離了人民的利益,我們這些公仆就會被歷史所淘汰”;“群眾在黨員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黨員干部在群眾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因此,一個好的干部要“守土有責”,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不要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領導崗位上是為人民干事,而不是做“官”的。群眾利益高于一切,領導責任重于泰山。“‘烏紗帽’再大,也大不過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群眾的切身利益”。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書中指出,對領導干部來說,為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一方百姓造福,應該講政績。共產黨人的政績,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就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樹政績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在大局面前,在黨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一個好的領導干部既要善于“瞻前”,對那些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決策,要一以貫之,絕不能朝令夕改,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而要在前任的基礎上添磚加瓦,更要注意“顧后”,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甘于做鋪墊之事,甘于抓未成之事。所以,一個好的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潛績”與“顯績”的關系,“要多做埋頭苦干的實事,不求急功近利的‘顯績’,創造澤被后人的‘潛績’”。
要有“把困難當作機遇”的良好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領導干部在工作順利的時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并不難,難的是在面對眾多矛盾和問題時、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仍能夠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對此,作者提出“當官就要為民辦實事,干工作就是同矛盾和困難作斗爭。如果面對困難垂頭喪氣,占著位置毫無作為,那還是一個不合格的領導干部”。所以,一個好的領導干部要有“把困難當作機遇”的良好狀態,“如果在壓力面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最終將一事無成;如果在壓力下奮發有為,作出成績,那就能得到組織的認可、群眾的擁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1019136.html
相關閱讀:落花生讀后感600字
劉胡蘭的故事讀后感
春水讀后感600字
《患者的檔案》讀后感600字
讀《名人傳》有感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