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物種起源讀后感500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后感500字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下文為大家整理了物種起源讀后感500字,希望可以幫到您哦!

物種起源讀后感500字

經常在文獻中看到被引用的《物種起源》,時隔100多年的書或其中的觀點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帶著好奇,我通篇閱讀了達爾文先生所著、苗德歲先生翻譯的《物種起源》。該書的核心觀點,如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緩慢進化的早就被人們所熟知,但在19世紀中期大家都在爭論生命是不是由神創造的年代顯然是有化時代好處的,怪不得恩格斯說它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了。

以擁有現代科技水平頭腦的人來看《物種起源》,你或許會發現它是類似于科普性質的著作,但書中羅列的事實和超多的生動的案例在我看來,即使對此刻的科技工作者依然是有啟發的。BBC的紀錄片或許繼承了達爾文講故事的傳統,透過羅列案例往往也能打動觀眾。如達爾文在論述食物與氣候對生物的影響時引述福布斯的例子:生長在南方淺水區的貝類比生活在北方深水區的顏色要鮮艷的多;同種的鳥,生活在清澈的大氣中,其顏色要比生長在海島上的鮮亮;生長在近海岸的植物葉子多肉質。這些案例在最新的文獻均得到了驗證。關于生殖與生長的關聯,達爾文引用了哥德的話,為了要在一邊消費,大自然不得不在另一邊節約,這就是著名的補償或平衡法則,則在植物生理上得到了廣泛的驗證。

達爾文堅信自然界中無飛躍,認為變異是緩慢的過程,不是突飛猛進的。他在書中花了超多篇幅來解釋為什么變異是緩慢的,他同時也多次坦白人們對自然選取和一些自然現象的無知,如在書中他不厭其煩的說人們對于某些問題極度無知、一無所知和知之甚少,一個謙遜有禮的老學者形象躍然紙上。限于當時的科技水平,達爾文沒有過多的糾纏在造成后代與親代每一個細微差異的原因,但他認為透過自然選取積累的差異使得平衡發生哪怕毫厘之差,而這便會決定哪些個體將生存、哪些個體將死亡(pp372)。此刻來看這樣的闡述,即種間差異,是何等的正確啊!

雖然達爾文沒有深究某個細節,但基于超多的觀察和試驗他最終發現了物種的起源和進化的規律。而這些要歸功于他的科學精神。如他堅信透過解剖學的手段來解釋現象,在對馬駒身體比例的分析上他是透過仔細測量得出相關結論的,他在論述雜交不育性時反復強調未經試驗,無人知曉(pp211),他在疑惑什么使馬滅絕的因素時對自己的驚異表示無根無據(pp253)。我著實被這些體現達爾文嚴謹的科學精神的例子所震驚!這或許解釋了為何18世紀的世界科學中心是英國!達爾文在對論點論證的同時,會舉很多有說服力的小案例,這要得益于他的勤奮,我想他就應是一個隨身攜帶筆和紙隨時做記錄的人。如他做了蘇格蘭冷杉幼苗更新的小試驗論述生存斗爭(pp58),他透過種子萌發的試驗論述擴散的方法,類似的小試驗或許令現代的研究生都感到汗顏(pp285)。科學精神歸科學精神,當我讀到達爾文關于騾子和斑馬的進化關聯時,我絲毫不懷疑靈感在達爾文構成其學術觀點中發揮的作用。

達爾文在書中反復強調所有的生物都有高速增殖的傾向,即按照幾何比率增加的速度,而恰恰由于生存斗爭的存在才不至于使一個物種就占用了地球的全部資源(pp53,54,64,254)。而這或許部分解釋了為何自然界的許多生理生態現象均可用冪函數Y=a*Mb來解釋。書中達爾文舉了林奈關于植物增長的例子,做為一個增殖最小的邊界,植物的更新速度也是驚人的。達爾文同時也堅信種內之間的斗爭是最慘烈的,正因種內的個體有相同的資源需求。由于種內生存斗爭和外界不利環境致使世界上每種生物均不能按照幾何比率無限制的增長,這點難道不能用于解釋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嗎?如果沒有戰爭、瘟疫和地質與氣象災害,人類估計會遍布地球上每個角落,若果真如此,人類這種毫無限制的增殖或許導致其自身的快速滅絕。從這點好處上來講,戰爭、瘟疫和地質和氣象災難倒有好的一面了。

達爾文對地質學和生物學的興趣以及其顯赫的家世促使他完成了近5年的環球科考,這樣的經歷是達爾文完成《物種起源》的基礎。書中超多生動的案例幾乎嚴謹地證明了他的論點,這種科學精神是值得稱道的,如他在書中不停地論述試驗和數據的重要性。限于當時的科學水平,書中沒有生物化學方面的數據,也僅采取簡單的數理統計分析,對一些法則和規律不能很好的解釋,但書中解剖學、形態學和進化生物學的知識,個性是科學思維和邏輯依然對現代的科學研究有啟發好處!

《物種起源》是達爾文論述生物進化的重要著作,此書大概是19世紀最具爭議的著作,其中的觀點大多數為當今的科學界普遍接受。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進化論的觀點。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試圖證明五=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方式實現的。

什么是生命的起源?這是書中最基礎的問題。

達爾文相信,所有的物種都由簡單的生命單位演變而來,但是,最初的生命到底是怎么來的呢?一個被常人忽略的事實使達爾文認為——生命是被創造的。在閱讀當中,我發現這樣一個結論,達爾文在經過類比以后得出結論,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機生物都是起源于一個共同的原始生命,而這個原始生命則是被吹了一口氣而來的。

我們可以從這一結論中知道,達爾文所倡導的是所謂的創造進化論,這也是部分基督徒所接受的理論。

《物種起源》這本書中不僅是生物進化論值得我們敬佩、學習,還有更多的觀點:自然選擇說遺傳變異過度繁殖生存斗爭,我們都要去好好學習。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懂得了許多科學的奧妙。

以上就是物種起源讀后感500字,相信可以幫到您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1229870.html

相關閱讀:雷鋒事跡讀后感500字
背包十年讀后感500字
《再塑生命》讀后感500字
幻城讀后感作文500字
范愛農讀后感500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