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甲午戰爭長篇觀后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觀后感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下面介紹的是甲午戰爭長篇觀后感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回顧歷史,特別是離我們最近的清代,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最悲慘,最恥辱的一段歷史。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在日本的蓄謀下被挑起,清政府被迫應戰。戰爭的結果是殘酷的,讓清政府引以為傲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賠款割地更是空前的過分,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規定把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這些本是中國的領土割讓給日本。日本不過區區彈丸之地,就能夠憑借一場戰爭的勝利就要求清政府割讓給他那么多的土地,這讓那些本就不懷好意的列強們更是加快了侵犯中國這片富饒土地的腳步。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還只是少數人有朦朧的民族覺醒意識。中日甲午戰爭以后,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時,中國人才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

明顯,中日甲午戰爭對中國人的刺激是很大的,它對那時的中國也是有著重大的影響的。接踵而至的瓜分狂潮,更是中華民族的各階級,各階層普遍產生王國滅種的重大危機感。

這一次的戰敗原因:1、軍風被各種習氣嚴重毒化。"來遠"、"威遠"被日軍魚雷艇夜襲擊沉,"是夜‘來遠’管帶邱寶仁、‘威遠’管帶林穎啟岸逐聲妓未歸,擅棄值守,茍且偷生".2、艦艇荒于管理。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曼特爾談過一段對中國艦隊的觀感:"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人掌管,外則鐵銹堆積,內則誤會狼藉,業已無可駛用。"3、政治腐敗風氣發展至艦隊。艦隊訓練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平日操練炮靶、雷靶,唯船動而靶不動".直至全軍覆沒,"定"、"鎮"兩艦到底有幾枚305毫米主炮戰時用彈,人人諱莫如深。就此一項,北洋艦隊大口徑火炮方面的優勢立成無有。4、戰火硝煙中謊報軍情。豐島海戰首站失利,"廣乙"沉沒,"濟遠"受傷。但丁汝昌謊報李鴻章:"風聞日本提督陣亡,‘吉野’傷重,中途沉沒。"黃海海戰,我方在有效射距外倉促開炮震塌飛橋所致,奏報卻謊報成"日海排炮將‘定遠’望臺打壞";丁汝昌還向李鴻章謊報稱"倭船以魚雷轟擊‘致遠’,旋即沉沒".事實則是日方艦隊中根本沒有魚雷快船,"致遠"在沉沒前也未曾"將來船攻沉".5、李鴻章、丁汝昌編造虛假的軍情欺騙國人。黃海海戰北洋海軍損失"致遠"、"經遠"、"揚威"、"超勇"、"廣甲"5艦,日艦一艘未沉。李鴻章卻致電謊報軍機處"我失四船,日沉三船";又謊奏"據海軍提督丁汝昌呈稱此次據中外各將牟目擊,攻沉倭海三艘。而采諸各國傳聞,則被傷后沉者尚不止此數。內有一船系裝馬步兵千余,將由大孤山登岸襲我陸兵后路,竟令全軍俱覆".事實則是日艦沒有攜一艘"裝馬兵步兵千余"的運兵船來尋北洋艦隊決戰,完全是無稽之談。李鴻章,丁汝昌為掩蓋失敗,說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一場我方損失嚴重的敗仗卻被丁、李兩人形容為"以寡擊眾,轉敗為功".虛假的軍情奏報,使全國上下受騙:本不能戰,以為能戰;本已敗,以為平,或以為勝;嚴重加劇了國人對局勢的錯誤 判斷。6、繼續謊報軍情使威海防衛戰失敗。丁汝昌、李鴻章謊報擊沉的日艦后來紛紛出現在圍攻威海的日艦行列中,但直至全軍覆滅那一天,謊報軍情仍未曾終止。1894年11月,"鎮遠"艦在歸威海港時為避水雷浮標,誤觸焦石,管帶林泰曾見破損嚴重難以修復,深感責任重大,自殺身亡。這樣一起嚴重事故,丁汝昌、李鴻章謊報奏成了"‘鎮遠’進港時為水雷浮標擦傷多處",具體損傷狀況則瞞而不報。1895年2月,威海防衛戰中,魚雷艇管帶王平駕駛帶頭出逃,至煙臺后先謊報威海已失。陸援軍得知此訊,信以為真,遂撤銷了 對威海的增援,威海防衛戰因此而戰敗失守。軍風至此,軍紀至此,欺上瞞下,不由不亡。

可是光是這些就能概括清政府的失利的原因嗎?我當然是不認同的。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封建思想,被人奴役久了,就忘了子還是有獨立思想的人,還有就是自私是人的本性,自私的偷懶,為享樂而挪用公款,還有好多的自私行為讓我列舉不完。但是不知奉獻的中國人民,如果就只顧及自己的安危,終究走不出被別的國家欺辱的狀態。

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后,中國人里總是有那么一部分覺醒的人,他們帶領著國人沖破枷鎖,經歷了磨難,建設了新中國,有了現在的美好生活。辛亥革命,廣州起義,五四青年運動,新文化運動,這些偉大的運動雖然它們所代表的觀念不同,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擺脫當時悲慘的現狀,創建一個讓人民幸福生活的國度,這是一個偉大的夢,它在中國人民的努力下終于實現。

以上就是甲午戰爭長篇觀后感范文的內容,感謝閱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1233441.html

相關閱讀:《旗幟》觀后感400字
阿甘正傳觀后感
觀《泰坦尼克號》有感1000字
《功夫熊貓》觀后感-600字讀后感
電影《南京大屠殺》觀后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