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黃金時代讀后感800字,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黃金時代讀后感800字
一、
黃金時代是以文革時期為背景的構成的作品。發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災難年代。那時,知識分子群體無能為力而極左政治泛濫橫行。作為倍受歧視的知識分子,往往喪失了自我意志和個人尊嚴。在這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處于恐怖和荒謬的環境,遭到各種不公正待遇,但他卻擺脫了傳統文化人的悲憤心態,創造出一種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于證明自己不無辜。于是他以性愛作為對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據點,將性愛表現得既放浪形骸又純凈無邪,不但不覺羞恥,還轟轟烈烈地進行到底,對陳規陋習和政治偏見展開了極其尖銳而又飽含幽默的挑戰。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處之坦然,樂觀為本,獲得了價值境界上的全線勝利。作者用一種機智的光輝燭照當年那種無處不在的壓抑,使人的精神世界從悲慘暗淡的歷史陰影中超拔出來。
二、
這幾年我形成一個習慣,每晚必看經典,夜不上網。天天看,讀一本買一本。東阿的大喜潤超市有專營圖書的專區,買書可打八折,感覺很便宜。一次就看到了王小波的一套專集,有四本書組成:《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
我過去沒看過王小波的作品,但聽說過他的大名,尤其前些年在報上看到他死在電腦前的報道,又知道他原是一位大學教師,后辭去教職專事寫作,就對他充滿了尊敬之情。我還在一篇小小說《離婚》里提到他的死因?吹剿臅毁I是不合我的行事風格的。但不知內容如何,就先買下《黃金時代》來看看,好就再買另外幾本。
現在把書讀完了,有所感,記之。
總的感覺王小波算不上經典作家,其實當代的中國還找不出幾上稱得上經典的作家,我們也不該對他刻求。原以為這是部長篇,買回來才知道是五部中篇的合訂。但每部中篇的核心人物都起名王二,而且每篇里的事件也多有相關聯的地方。這就給人一種似是長篇的錯覺。
如果從肯定的角度出發,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正如王小波在書的記后中所說,他是寫出那個時代的生活。不過在他的筆下,那個所謂的時代生活,已是變了味的生活,突出了作家的感覺和印象,是漫畫化了的生活。書中的人物,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貧困中,窮到了只剩下性這個東西,而且也算不上可供欣賞的性。另外一點就是他在敘事中,是以最粗俗、最赤裸、最不雅的語詞來講述。以上兩點,在他執筆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文壇上,確屬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的一位作家。我想這是受到一些文學評論者首肯的吧?由此也可看出為什么在他生前他的作品大多不能在中國出版,而只等到他于一九九七年死后才得以陸續面世。
中國寫性生活的較多的《金瓶梅》和后來的《廢都》,讀后還多少給讀者留下點性趣,而王小波寫出的性,無趣可言,只叫人感到厭。也讀過不少外國的經典,寫性愛最多的勞倫斯,也從不直寫兩個男女的性交,而只把關注點放在兩情相悅上,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性愛之美,從而得到了審美的快感。《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我覺得堪稱寫男女性愛的經典。審丑的過程也是閱讀的享受,可是王小波的筆下的性描寫,也不能給人以這種感受。他大概是把這種敘事當成人性的主題來發揮吧?
從王小波的性敘事,這讓我聯想到他夫人李銀河女士。李銀河是中國社會學家,關于男女的性問題,常見她的高論。我想這兩位夫妻,真是有共同的語言哩!她在給王小波的專集所寫的《寫在前面》中說,從內心深處,我穩秘地希望王小波是不朽的。看來這怕是一廂情愿的事吧?
如果要再買來他的別部書看,我想可以進一步了解這個作家,而且看的過程叫人生厭,容易產生疲勞感,正好在十一點入睡,成安眠之劑。買不買,再定。
上文為大家介紹的黃金時代讀后感800字,你了解了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1236606.html
相關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800字范文
《哭泣的耶路撒冷》讀后感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800字范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800字范文推薦
讀《網絡安全與道德讀本》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