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林家鋪子讀后感800字,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林家鋪子讀后感800字范文
一
《林家鋪子》,一本寫1932年一二八上海戰爭前后的動亂生活故事的書。那是個人吃人的社會……
林先生是《林家鋪子》中的一位商人,他賣東洋貨。日子一天比一天艱難,日本軍打入上海,這東洋貨更是難賣。女兒不能再穿東洋衣了,不然將被趕出學校。
這貨,而且是東洋貨,在戰亂時,要賣出去就別想了。店里本來吃虧,而欠債的頭兒又來討錢。林先生拼了命,去借高利貸,不久,又來摧殘了。
林家鋪子不得不倒閉了,林先生帶女兒逃了。店鋪關門,朱三阿太與張寡婦之類人把自己僅有的儲蓄存在林家鋪子,他們哭也沒有淚呀!
在這年代,人民一點兒自主也沒有,帝國主義的傷害,官僚資本的迫害與地主的壓迫已使人們生無可戀了。
《當鋪前》中,王阿太夫妻倆被逼無奈,拿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棉衣與一些記載著可泣的事的衣物,如:從死去女兒身上扒下來的褲了等——拿去當錢了。
王阿大見兒子不滿地玩弄著妻子干巴巴的奶頭,萬分不舍又無耐地拿去當。
當鋪前擠滿了人,可就是遲遲不開門。許久,終于開門了。人們一窩蜂地沖了上前,擠倒了位老太太,她正捧著由白變灰的布哭;碰倒了位懷孕的年青女人,她抱著大肚子在地上呻吟,血灑滿了一地。王阿大狠下心來不管,好不容易可以當了,鋪主又拿起那幾件衣物都扔了出去。
王阿大心疼地撿起它們,想起了自己沒有奶吃的半歲孩子,想到了老婆的一身瘦骨頭和兩只干癟的乳房,他的心就如一塊石頭似的發沉了。王阿大夫妻與那個半歲的孩子只能等著餓死了……
鋪主不讓當,這就等于沒錢買飯,又只能餓死他們,這難道不是個人吃人的社會嗎?
金錢是重要不可缺少的,可它也是萬惡的,有多少人死在了它腳下?又有多少人為了人成魔?不要再為金錢而斗爭了,這只會使自己身敗名裂,失去人生中最寶貴的西——朋友誠信!
二
《林家鋪子》是矛盾寫于1932年的一部描寫鄉村生活的小說。它敘述的是一二八前后江南某個小鎮林家雜貨店倒閉過程的故事。小說以林老板的掙扎與破產情節為主線,以林小姐的婚姻糾葛為復線,兩者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整個作品的情節發展有起有伏,分層鋪開,又收放自如,首尾照應。作品以林老板與黑麻子、卜局長之間的沖突為矛盾主線,又以若干小事件作為多頭線索,展開紛繁的細節描寫,使得情節發展有張有馳,有主有次,而在紛繁復雜中又顯得井然有條,無懈可擊。
作品中的林先生是一個小市鎮的商人,他兢兢業業地經營著他的店鋪,然而農村的破產和農村的購買力銳減,使得他一再減價的商品還是銷路不佳;上海戰爭的影響又使得他在年關迫近之時金融上無處通融,且債主上門索要債務,窮于應付,更可惡的是,國民黨反動分子對他的一再敲詐勒索,甚至強迫他的女而為妾;此外,還有資本較為雄厚的同行們的排擠壓榨,落井下石。林先生最為顯著的特征便是精明而不強悍,能干而又懦弱,作為一個商人,他目光短淺,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之時,一心只顧作生意,度難關,他從父親手中接過的這個小店鋪,資本既不雄厚,政治上又無援手,他在洶涌而至的多種打擊面前,百般掙扎,力圖使自己的鋪子幸免于倒閉。
但是林家鋪子未能承受住這接踵而至的災難,終于在這窮苦的社會倒閉了,雖然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林老板不僅無法惟利是圖,而且還在做無利可圖,甚至是血本無歸的生意。矛盾先生在作品中著重寫的是他的剜肉補瘡、飲鴆止渴的窘況。
作品的最后,林先生在萬般無奈之下出逃了,一走了之,這是一種微弱的反抗形式,卻也是我在閱讀作品時始料未及的,但他在出走時卻沒有將心放在朱三太、張寡婦等人身上,這是不可取的,盡管他以后也會被迫走入他們這一大群人中去。小說便在這些不幸者的呼吁中結束了,這樣的結局,一方面對于整個悲劇的制造者提出了更加有力的控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舊社會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殘酷真相。
《林家鋪子》雖然描寫的是江南的一個小鎮,實際上它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它展示了一二八抗戰前后的民族危機和經濟恐慌,深刻地揭露和抨擊了國民黨反動派趁民族危難之時,大肆掠奪、敲詐和欺壓小商人和貧民的罪行,從而挖掘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中、下層百姓的悲慘命運的根源。
在我看來,《林家鋪子》是矛盾先生文學生涯的里程碑之一。
上文為大家介紹的林家鋪子讀后感800字,你了解了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1236994.html
相關閱讀: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800字范文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800字范文
讀《網絡安全與道德讀本》有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800字范文推薦
《哭泣的耶路撒冷》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