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講的是1911年冬,孫中山從海外歸來,于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與此同時毛澤東參加了光復新軍。很快,袁世凱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從孫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帥之身份,北洋民國政府成立。同年10月,國民黨成立。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定下密約二十一條并且更改國體,自封為中華帝國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孫中山與蔡鍔成護國軍,出師討袁。很快袁世凱便在舉國聲討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隨著張勛復辟的失敗,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而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等人雖身處不同地方,但都在內心思索著救國救亡之路,命運的會即將到來。
“是誰舉起燎原之火,為這片土地換了春秋
是誰用一卷藍圖展開了千年的眉頭
是誰帶領我們跟著嶄新的希望在走
走進這心花怒放的好時候”
——題記
伴著片尾曲,燈光照亮了影院;一如伴著國際歌,中國共產黨照亮了中國革命。眼睛被拉回到現代,然而一顆心仍在那段崢嶸歲月的一幕幕里徘徊,久久不愿離去。
一部《建黨偉業》,一份獻給共產黨90華誕的厚禮,一次中華兒女共同領受的精神洗禮。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巴黎和會、五四運動……我曾經狹隘地認為,這些只與歷史考試有關;然而,“滾滾長江東逝水”,真正的歷史,又怎是薄薄的歷史書所能承載得起的?當電影帶我走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我也徹徹底底地燃燒起來了,感受到的是他們與我們、昨天與今天,是精神與精神的碰撞,是時代與時代的對話。
影片里,有一幕深深刺痛了我——張勛鞭子上系著風箏,在紫禁城里一邊跑一邊喊:“皇上你看,飛起來了”;此時,侵略者的戰機從紫禁城的上空肆無忌憚地飛過,隆隆的巨響猶如趾高氣昂的諷刺和嘲笑。我憤怒了——那是怎樣一個昏暗腐朽的社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麻木著民眾,也麻木著統治者自己。
然而,或許是“亂世出英雄”,黑暗蒙住了愚者的眼睛,卻刺激了志士的神經。愛國者們開始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忘不了,陳獨秀在街邊、工廠、村間所做的激情洋溢的演講,他用犀利的目光照亮眼前的黑暗,用堅定的語調傳達“民主”和“科學”的力量;忘不了,宋教仁在火車站被害,彌留之際還不忘號召國民繼續奮斗救國,縱然“出師未捷身先死”,然卻“留取丹心照汗青”;忘不了,在得知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后,莘莘學子義憤填膺地走上街頭,火燒趙家樓、痛毆賣國賊,那一浪高過一浪的“愛國無罪”“革命萬歲”是對腐朽政府的無情拷問,是對廣大國民的深情呼喚——震顫了那個時代,也震顫了銀幕前的我。
那真的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v使眼前是無邊的黑暗,但人們無不執著地相信著光明;縱使身邊是紛繁的戰事,但人們無不堅定地信仰著革命。勇敢的志士往往都是單純的,而單純的勇士往往才爆發出最強大的戰斗力。我想,影片最令人為之動容的正是前輩們這份單純的執著。當年輕的毛澤東初見李大釗,激動地說:“行行行,叫我做什么都行,我白天晚上我都可以做的。”他或許并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頭像會被掛在******上;當學生們冒著被逮捕的危險沖進趙家樓,向衛兵們高呼:“同胞們,你們應該去戰場上打敵人,而不是給賣國賊看家!”,他們或許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被永遠地載入史冊……是的,每個人都很渺小,但是,每個人都義無反顧地相信自己可以為改變這個世界做點什么。一切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與權力無關,所有的愛與恨、激與憤、合作與沖突、明爭與暗斗都是來自于一顆顆熊熊燃燒的赤子之心。每個人確實很小,小到必須團結起來做事;但是每個人又很大,大到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偌大的中國!
影片的結尾,浙江嘉興的漁船上響起了鏗鏘有力的《國際歌》,我看到,前輩們的眼睛里閃動著信念;那震徹人心的唱詞、那緊緊握起的拳頭,無不暗示了這個年輕團體的強大生命力。
作為學生黨員,此時的我感慨萬千——為自己未能親歷那段動蕩艱辛的歲月而慚愧,為我有幸成為這個堅強團體的一員而自豪,為眼前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欣喜,為眼下出現的一些黨內問題而憤慨。望望鱗次櫛比的高樓,看看琳瑯滿目的商品,轉轉優雅寧靜的公園,我們何曾想到過那黎明前的黑暗?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中國證明了這個偉大團體的實力;南方雪災,汶川地震,世界見證了這個古老名族的堅強。我們有什么理由揮霍這得來不易的幸福和美好,又有什么理由在黨旗下踐踏偉大的民主和自由?當歷史的腳步走到今天,在一部電影的提示下,我們驀然回首,看看最初出發的地方,反省今天的自己,感受到的是肩上沉甸甸的重量。新時期的共產黨人,應當謹記前輩們血與淚的囑托,背負著歷史,我們的腳步注定是謹慎而穩健的。讓我們點燃一顆心,照亮一條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切不可辜負時代的重托!
最后,依然想用一首詩歌作結
“我們會珍惜這一切
在年輕的地平線上
讓自己擁有繼往開來的驕傲
我們會記住這一切
在今天的起跑線上
讓自己擁有勇往直前的自豪”
《建黨偉業》以尊重史實的態度向我們展示了我黨建立的艱辛歷史,從社會各個階層的角度向我們詮釋了中國人勇敢堅強的精神。無論歷史是對還是錯,是光榮還是屈辱,我們需要正視它。畢竟,它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的先輩們身上的。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一個關于肆意的青春、熱血的奮斗以及將國家命運興衰與個人緊緊聯系的故事。那一代的年輕人將救亡圖存、改寫歷史的大任無謂地挑在肩上。正是這批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藍圖,譜寫出了一曲雄渾壯麗的文明之歌。是他們給予了我們今天的一切,是他們以開天辟地的豪邁情懷讓共產黨的種子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同時又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這個泱泱大國又站了起來,甚至創造了今天這樣洪宏的國業。是它——中國共產黨將他們與我們,昨天和今天,血肉相連。中國共產黨給中國帶來的是六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從所未有的教育推廣和文化普及,是一個屬于中國自己的工業文明時代。而這一切,都發源于九十年前,發源于1921年的7月,發源于那些已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的人們。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都代表著中國大多數人的愿景和訴求。從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過三百七十萬中共黨員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由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建黨偉業》以中國近代史發展進程為敘述主線,但影片的核心重點還是落在了中國共產黨的艱難建黨歷程。從近代史角度上看,并不是每一件大事都與建黨有直接聯系,所以《建黨偉業》采取了多條線敘事的方法。其中一條線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記,從辛亥革命講到五四運動;一條線是毛澤東青年時代的人生軌跡,從加入新軍直到參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條線是中共成立前的各種社會歷史思潮。本片以全方位的歷史視角向我們較真實地還原了一個立體的建黨歷程。我們要深深銘記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這和平年代以自己的方式為我黨我國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619735.html
相關閱讀:觀《泰坦尼克號》有感1000字
《功夫熊貓》觀后感-600字讀后感
《旗幟》觀后感400字
阿甘正傳觀后感
電影《南京大屠殺》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