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是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代表著作。
《實踐論》闡明了人類認識的過程是一個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的無限辯證發展的過程;《實踐論》論述和發展了認識領域中的量變質變規律;《實踐論》論證了理論在一定條件下的決定作用。
實踐論讀書筆記!秾嵺`論》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觀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進變化、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別聯系、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循環往復、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對具體來說就是:在對任何事情沒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結論。具體的操作過程可以是:
1)觀察事物的外在特性:盡可能多地從不同的側面觀察事物的特性,詳細列舉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
2) 觀察事物的內在特性:探尋事物內在特性,盡可能多地列舉事物的特性的各個要素。
3)觀察事物的變化過程:即探尋事物特性如何隨推演變化的。劃分事物的變化階段、描述每個階段的事物特性的變化。
4)觀察手段:從一切可以獲得文字、影像、交流、思考中提取事物的特性,逐一記錄。提取過程中,保持客觀態度,忽略原作者所有帶有推斷性、結論性或感性化的描述。
5) 觀察事物內在聯系:描述事物內部的各個要素是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
6) 觀察事物外在聯系:描述事物與周邊相關的聯系:是如何區別與聯系的,整體與局部是如何互動的。
7)技術方法:矩陣法,關系圖,時間軸。
8)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循環反復,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摸索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發展做出合理預測。
實踐論的提出根本意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指導人們依據對客觀事物的深入認識來改造世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655997.html
相關閱讀: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700字
《鄧小平傳》讀后感作文
讀《燈光》有感
哈佛家訓讀后感7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